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聆聽音樂"是耶魯大學的一門音樂鑑賞課,應該是該校的一門通選課,主講教授是克雷格.萊特,內容主要是西方古典音樂賞析。兩年前我在百度傳課看到錦毛鼠上傳了這門課,愛不釋手,不管是內容還是講課方式,都在我面前展開了一幅嶄新的畫卷。想要寫一篇作文,但是因為對音樂太外行,不敢寫。這段時間又有餘暇,重新看一遍這門課——如今錦毛鼠已經不見了,網易和搜狐還可以找到視頻——無論我多麼菜,這篇小作文是非寫不可了。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上面這位是伊娃.夕瑟,音樂圖書管理員,吹法國圓號的,克雷格邀請她來展示圓號這種樂器,克雷格用鋼琴給她定音或伴奏,其樂融融,我大概已經瞭解了吹奏圓號音準把握是非常難的,就像二胡,兩根光溜溜的細弦,沒有任何標記,按在什麼位置可以發出你需要的音高,完全是靠練習和感覺,圓號也一樣。一個幸福的音樂人,在離場時還喋喋不休地提醒同學們數學的重要性,可愛極了,克雷格對她尊重有加。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上面這位是勞倫.利鮑,是一位歌唱家,同時也是耶魯的一名學生,克雷格在講"莫扎特和瓦格納"這節課時,專門邀請她來演唱《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凱魯比諾的詠歎調,莫扎特在創作這段詠歎調時用到了假終止以造成一種低空盤旋的效果,上行模進也傳遞了一種焦慮情緒,克雷格也展示瞭如何用鋼琴表達絕望情緒——啊,聽來如此冷酷,他這樣說。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上面這位帥哥是布魯克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布拉德,也是耶魯的學生,在即將到來的音樂會上他要擔任指揮,同學們需要為這場音樂會寫評論。克雷格邀請他來介紹作為指揮所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素質,以及在指揮過程中怎樣掌控全局,問到了很多細節的問題,比如某個聲部音準不太準怎麼辦,甚至問到指揮應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上面這位是弗雷德裡克.伊萬斯,耶魯學生,我猜他是校園風雲人物,應該是唱爵士或者搖滾或者藍調,名氣很大吧,對流行音樂有獨到見解,所以克雷格請他來以一首超級男孩唱的Bye Bye Bye為例講解流行音樂的一般結構。結束的時候克雷格問大家:"是弗雷德裡克講的好還是我講的好?"大家回答說是弗雷德裡克,引起一陣笑聲,也說明了弗雷德裡克的受歡迎程度。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我最喜歡的肯索.瓦塔納比,是耶魯一位理科生,耶魯樂團小提琴首席,伯克利樂團客席指揮之一,我不明白為什麼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的五年制學碩連讀生,音樂是他的業餘愛好?我兒子的演奏跟他的感覺稍微有點像,飽含深情,很溫柔,很流暢,這得益於他們的音準都非常好,還有一點是從十六型人格分析角度來說,他們都是謝霆鋒型的,不是周杰倫型的。他在"奏鳴曲式和主題及主題變奏"這節課中被邀請來演奏《調和低音》。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內奧米.吳女士,大一學生,她說準備選擇數學作為自己的專業,克雷格講授"印象派音樂和異國情調"邀請她來演奏拉威爾的作品《水中精靈》,精湛的神技巧,不可能是後天練習來的,我只想說她就具有這種天賦,絕對的周杰倫型的人。我很希望她是一位華裔,但是從她的姓氏"Woo"來看,她應該是韓國人或者日本人。

下面這一款可能是周杰倫型的: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小丹尼爾.斯洛斯伯格,耶魯音樂專業三年級學生,也是一位作曲家。他在鋼琴上高超的技巧讓人眼花繚亂,在"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音樂"這節課中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在演奏之前,他把左腳側著,右腳踩在左腳上,像滾動路上的空礦泉水瓶子一樣搓來搓去。值得自豪的是他師從耶魯唯一的華人音樂教授楊為誼。

西方古典音樂漫談

上面圖片截自克雷格親自參與的莫扎特的歌劇《唐璜》的表演片段,這些普通人嗓音都非常好。中間戴眼鏡的是耶魯最受歡迎排名前十的教授之一,到哪裡都牽著自己的狗,不到十分鐘的視頻,我可以斷定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表演藝術家,克雷格本人的表演也非常精彩。

為了截取這些圖片,昨晚到今晚我幾乎在電腦前坐了十幾個小時,我大致知道我想要的畫面所在的位置,打開視頻前去截取,但是我不知不覺被課程吸引,又變成了安靜的學生,流連忘返。

事實上,這門課程的精髓是要聽的,而不是看到的這些圖片。巴赫創作了一首《平均律和絃》,法國作曲家查爾斯.格羅德為這段和絃加上了主旋律,一首大提琴曲,美到讓人窒息;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詠歎調,用上行模進製造不協和音——像一條蛇蜿蜒往上爬——然後加入協和音,終止模進,音樂逐步走向平和安靜;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一種從容擁抱鄉村的感覺,第二樂章林中蟲鳴,第三樂章興高采烈的農民,第四樂章暴風雨來臨,第五樂章讚美詩,貝多芬是這樣感情豐富的人;印象派經典作品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不規範的,難以演唱的,長笛、雙簧管。。。不同的樂器逐步進入,是沒有邏輯的,也沒有句法的表達,正如繪畫一樣,這裡一筆那裡一筆,毫無章法,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波光粼粼的池塘。。。

這樣的作品分析在課程中比比皆是,是這門課的重點,也是這門課最精彩的地方。

我試圖在這裡插入一些視頻。

《命運交響曲》演奏大約需要33分鐘,我們一般的樂曲6、7分鐘的樣子,歌曲4-6分鐘,33分鐘相當於一部長篇小說,作曲家是怎樣構思的?尤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聲音,在腦海裡有了那樣連貫的旋律,再寫下來,會不會中途跑掉了找不到了,畢竟不像語言這樣具體。會不會有那種可能,作曲家先寫下音符,然後看著音符耳邊出現旋律,不和諧的地方再做修改?即使過去的作曲家沒有這樣做,現在的年輕人是否可以做這樣的嘗試,在對音樂基礎知識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後,比如你已經知道了有些音符組合在一起是完全不行的,古箏曲《漁舟唱晚》的後面部分是如迴文詩一樣的旋律,可以注意到旋律在上行時兩兩組合的前面一個音的音高要比它的搭檔高一度,下行時兩兩組合的前面一個音的音高要比它的搭檔高二度——相對於五度音階而言,非如此不能和諧,在瞭解了諸如此類的規則之後,再從美學、對稱等角度考慮,可否在五線譜的稿紙上先寫下音符,寫下音符的同時旋律也就有了,可否用這種方法來作曲呢?因為要想腦海裡有了旋律之後再來寫曲譜實在是千難萬難,連音樂造詣如此之高的克雷格.萊特都聲稱自己沒有這樣的天賦啊,讓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怎麼辦?——當然不是說我自己,我連這樣的普通人的資格都不夠——我嚴肅而慎重地給年輕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務必堅持不懈地反覆嘗試看看吧。

請不要嘲笑我的弱智,好吧,我提供一個更可笑的素材讓你們嘲笑我,以確保你們不嘲笑我上面的建議:

我曾對一個初中生說:"咦,現在時間過得這樣快,會不會是地球離太陽更近了,地球自轉速度更快了?而且全球氣候變暖,也許就是地球離太陽更近了。。。"

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我,溫和地回答說:"那不是還有時鐘顯示時間嗎?"

我不等他說完搶過話頭:"會不會因為自轉加速導致地球引力加大,鐘擺擺動快了?"

"電子鐘是靠電池運行的。。。"

"好吧,是我想多了。。。"

其實我還想說:"會不會地球引力加大破壞了電池的電磁場?"但是我對電磁場一無所知,實在不敢再多說了,傻不要緊,傻且固執就不好玩了。

哈哈,還是跑題比較容易,繼續說作曲吧,你可曾想到,很多美國酒吧裡的藍調或者爵士之類,竟然是即興演奏,總之我是聽了《聆聽音樂》之後才知道的,在美國酒吧裡產生了很多傳世之作。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這是一個小號演奏家和歌手,克雷格播放他的演奏,熱情奔放,也有人說他的即興演奏和歌唱"像月光般輕盈"。難以想象,如果是一個人的獨奏,即興幾分鐘可以理解,但是他們是一個團隊,需要多麼好的默契呀!靈魂相通?音樂的魅力也在於此了。對於我這樣的人,即興兩個字總是讓我興奮,隨意一點吧,灑脫一點吧,就把你想表達的表達出來就可以。。。我就想對年輕人這樣說。我甚至想告訴他們,有一款作曲軟件叫"西貝柳斯",是我聽到兩個音樂系學生的對話知道的,西貝柳斯是芬蘭作曲家,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作曲軟件,音樂家就是值得如此被尊敬。

克雷格是1946年的,錄製《聆聽音樂》視頻的時候他說他64歲了,轉眼七年過去了,如今他已經71歲,不知道是否還在上課,想必再表演《唐璜》的時候,躺倒在地的動作,演唱的嗓音一定不會如七年前那般流暢,但是他是如此珍貴,無論時光怎樣流逝,他永遠都閃閃發光,他說音樂界有兩類人——"天才和勤奮的普通人",他自稱自己屬於後者。他教授這門課的使命,其一是"使你們成為心胸更加寬廣和更有內涵的人",其二是不遺餘力傳播古典音樂,希望"古典音樂會對你們二十年後三十年後的生活產生影響"。

音樂究竟對我這樣的普通人有什麼影響?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痛苦和醜陋的時候吧?歇斯底里?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甚至還有更加不堪回首的?然而今天,我們的心裡滿是如此美好的音樂,此後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一天,此後的我們是嶄新的我們,我堅信我們可以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