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家有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父母,大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那個“我說啥你做啥”的聽話孩子突然人間蒸發,從天而降的青春期少年各種無厘頭的叛逆,天天“頂嘴”,滿口“歪理”,分分鐘都在“抬槓較勁”。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引起青春期孩子這些反常行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一、青春期心理特徵

青春期屬於心理“斷乳期”,隨著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逐漸強烈,青春期孩子迫切渴望擺脫成人的監護,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行動。他們常以成熟、穩重的成人自居,極力反感家長仍把自己當個“屁小孩”。

為了顯示出自己的成熟、穩重,他們對客觀事物表現與一般人對立或相反的態度,尤其針對平時管教他們的家長,常常持批判的態度或唱反調。與此同時,他們擔心家長不夠重視他們的想法或做法,便通過“與眾不同”的行為或語言來吸引關注,這便是令父母頭痛不已的青春期叛逆。如果家長像關注嬰兒期的他們一樣,一舉一動都能吸引家人的目光,青春期的孩子就不必費盡心思刷存在感了。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二、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教育中出現以下5種情況越多,青春期孩子越叛逆:

1.對孩子過多的照顧和滿足,越俎代庖地替代孩子做他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超過了孩子忍受的程度,孩子肯定要叛逆的。比如生怕青春期孩子受涼挨凍,強迫他們添衣加秋褲,可他們偏偏不聽,甚至生氣憤怒!誰的青春不是這樣美麗“凍人”過來?誰冷誰知道,哪怕有些青春期孩子冷得瑟瑟發抖,仍鴨子嘴巴挺硬:不冷。不必強迫,沒事,大不了感冒生病一次;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2.自以為是地好為人師,嘮嘮叨叨個沒完沒了。還當青春期少年是三歲孩子嗎?他們懂得的道理不要太多,只是理論與實踐有一定的距離,不去摸索不去經歷,怎麼能驗證所瞭解的理論是真理呢?他們之所以反感父母的嘮叨,就是爭取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的自主權;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3.居高臨下地打斷、干涉,父母常以此類“這樣做肯定是錯誤的,應該怎麼怎麼去做才會成功”去教訓孩子,獨立意識很強烈的青春期孩子肯定不會聽的“你這樣說我偏要那樣做,就是要和你對著幹,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期的孩子向來以成人自居,要的是尊重、平等、獨立、自主。如果父母在孩子遇到瓶頸後,恰如其分地給點建議或提示,孩子說不定感激涕零,而不是暴怒的反感。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4.遇到問題不是尋找處理方式,而是發洩情緒的批評、訓斥孩子,“作業都還沒完成,你還好意思一直玩手機遊戲”“我還就玩了,你咬我呀!”青春期孩子對父母不再是言聽計從或俯首稱臣,而是敢於揭竿而起地挑釁。在他們眼裡,父母不再是權威,父母也有出錯的時候,我玩手機是學習累了後的自我調節和放鬆。如果父母這樣說:“我看到你拿著手機玩了半個小時,你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吧?要不完成作業後再玩一會兒吧”,也許孩子馬上就會放下手機趕緊寫作業了。與青春期孩子溝通、交流,必須尊重孩子的自我,尊重孩子是一個與自己平起平坐的獨立個體。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5.父母關係不和諧,也是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父母長期意見分歧、針鋒相對、爭吵不休、甚至肢體衝突,都會引起孩子焦慮、矛盾、多疑以及反常行為。不幸的婚姻不要殃及無辜的孩子,先處理好成人的問題,才能談及教育孩子。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三、教育環境因素

如果哪一天,青春期孩子突然厭學了或對學習不感興趣,排除以上青春心理因素和家庭環境因素,可以在教育環境內分析原因。比如孩子是否對就讀的學校環境不適應?是否不能融入集體生活?與同學關係如何?以及師生關係如何?青春期是個特別敏感時期,有時在外人看來很不起眼的事情,也許在青春期孩子眼裡,是個天大的與他過不去,認為自己心底受傷很深,因此莫名悲憤、厭學。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四、社會環境因素

有些父母說別拿青春期說事,以前的人怎麼沒有青春期。其實不管哪個年代的人都有青春期。舊社會十幾歲的青春期孩子早已結婚生子,當家作主做自己的主人。而現在十幾歲的青春期孩子被父母約束,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不管做什麼都被教育、干涉,更何況早戀,性類的,父母更是讓孩子避而遠之,這怎能不叫青春期孩子有顆蠢蠢欲動的叛逆心呢?網絡帶來生活方便,也給青春期孩子帶來太多的誘惑,當同學侃侃而談討論遊戲的玩法,如數家珍列舉網絡的魅力時,被父母禁止上網的青春期孩子能不偷偷摸摸找個網吧過過癮?當青春期孩子津津樂道早戀那種砰砰砰心跳的感覺很美好時,被父母嚴加管教的孩子能不心猿意馬地胡思亂想一番?當青春期孩子來去自如外出社交時,被父母限制人身自由的孩子能不編造各種理由出去放風?

孩子叛逆時,如果父母能反思是否在家庭教育中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主權,而不是一味地管教、壓制,也許父母眼裡的孩子並不是那麼叛逆。在教育青春期孩子這件事上,從來都是雙向的互動過程。父母在引導青春期下一代的同時,也被“社會化”孩子洗腦最新的時代觀念。心態越放得開,越願意接受新事物的父母,越容易與青春期孩子磨合得順暢,也越容易與青春期孩子交朋友。

家長這幾種做法,居然是孩子叛逆期的“源頭”?抓緊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