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你的身边,还有多少人在用三星手机呢?按照三星如今的市占率,100个人里,估计不到1人。

如果不是刻意提及,三星手机这个词在普通用户的生活里,已经极少出现了。

一个品牌的崛起不见得轰轰烈烈,但一个品牌的失败却总是突然而迅速。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据媒体报道,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将于12月31日正式停产。关闭天津的工厂,主要是因为三星手机在中国地区销量的急剧下滑。

据IDC中国提供的数据,2018年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大约为70万台。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2016年三星全年市场占比为5.5%,2017年不到3%,2018年前三季度为0.9%。

失败远比成功容易

三星花了超过10年时间,在中国啃下了超过20%的份额,成为国内手机市场老大;然而从市场老大滑落到0.9%的份额,却只花了5年不到的时间。

尽管三星手机在今年第三季度依然拥有全球19%的市场份额,前三季度卖出了全球最多的7220万部智能机。但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三星的出货量下降了超过1000万台,全球份额下降近3%。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而且,随着小米、华为等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崛起,三星手机在全球的地位正受到国内厂商的强力挑战。

在印度,小米手机已经超过三星,成为最大的手机厂商。而占据全球14%市场份额的华为,也在向三星发起猛烈冲击。同比去年,华为出货量猛增了33%,今年前三季度一共在全球卖出了5320万台智能机。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在手机市场,尤其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三星跨越了功能机与智能机两个时代,“熬死”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手机巨头。进入智能机时代,三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仅有的能与苹果相抗衡的安卓机。

就是这样一家手机巨头,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溃败至几乎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地步。它到底做错了什么?

忽略用户与质量,让三星付出惨痛代价

国内的智能机市场,曾经是三星和苹果的天下。三星的Galaxy系列,更是对抗iPhone的强力产品。

转折发生在2016年8月,在那一年的苹果发布会前期,三星发布了旗舰机Galaxy系列的note7。由于过于激进的工业设计,这款手机在全球发生了多次过热、起火事件。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2016年9月初,全球一共出现了几十例Galaxy Note 7电池燃烧的报告。迫于压力,三星宣布暂停销售该款手机,随后进行了首次全球召回,但不包括中国市场。

对国内用户傲慢的三星手机,直到10月11日,才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

随后,事件持续发酵。“三星手机爆炸”、“三星手机炸死人”等新闻被媒体频繁报道,民航局更是直接禁止三星Galaxy Note7的运输和携带。

甚至,在机场这种人流量巨大的场合还竖起了大大警示牌。一时间,在用户的心里,三星手机=不能带上飞机=会爆炸。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辛辛苦苦十几年建立的品牌,就这样毁于一旦。

三星关闭天津工厂:从市场老大到0.9%份额,它犯了哪些错?


与此同时,无论是质量、性价比、还是工业设计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的国产机迅速蚕食三星的市场。小米、华为、oppo、vivo等手机品牌迅速扩张。

三星手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变成了有质量问题、性价比低的代名词。被败坏的品牌和逐渐走低的产品竞争力,导致三星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迅速下降。三星手机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商业竞争就是如此残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忽视产品质量、对国内的用户态度傲慢的三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