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戴真鑑文⊙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為什麼將"書法創作”作為問題提出?這不僅僅是為了區分於一般不是創作的書寫,更主要的是為了增強我們的書法創作意識,為了增強作為藝術的書法創作的自覺性。在只有借書寫(包括契刻、範鑄等手段)才能以文字保存、交流語言信息的時代,書者基本上是無所謂創作意識的,書契出文字以保存思想語言信息就是一切,沒想到為審美進行創作,創作意識是從有了為審美而書的自覺以後產生的。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不過,缺少明確創作意識的情況,在當今一些有志於書的作者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是實用目的使其難以顧及,而是學書者們門沿襲著傳統的學術方法,還未充分認識到創作意識在當今書法活動中的意義與價值。

或許有人說:古人從不講自覺的創作意識,卻產生了許多美妙的書法藝術。事實上,古人並非全無自覺的創作意識,古人留下來的書法作品,確有創作與非創作之別。當然,我們不能離開了時代條件談這個問題,不能以今天的藝術意識看待古人的書法藝術的產生,正如不能以古代書法藝術之產生看待當今全無實用目的的書法創作一樣。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把握住這一點,我們可以說,古代傑出書家的創作精神,是後人無可倫比的。從無到有,古人不僅創造了使文字得以美妙地呈現的書契技法,還創造了各種各樣既供實用又有審美效果的字體。那時候,幾乎每一步都是史無前例的創造。書法的歷史,確實顯示了這種輝煌的創作精神和成果,出現瞭如張芝、鍾繇、二王等許多書家。人們讚美他們的創作,也取作樣板向他們學習。不過那些學他們的人即使學得像,學得好,也不是創作了。但是這種認認真真如燈取影地向優秀書跡摹習之事,在書法作為一種實用技能存在的時代,是必然要產生的,在當時學得像,書寫有效率,還要受到稱讚。只是到了後來,人們才發現,一味學仿前人,有違學書者的本性;一種面目的重複,久之也使人產生逆反心理。在書法還沒有從實用中獨立出來成為純觀賞藝術之時,就曾發生過眾人獨宗義獻最後引出對妍媚書風不滿的事。視書法為定技,一個勁地重複一種形式面目、就更易使人厭煩了,強令書家恪守一種規定的風格面目,會使書家有精熟的技能,卻泯滅了藝術個性,更不要說自覺的創作意識,明代草書大盛,但書法思想籠罩於帖學,他們中許多人的作品,有工藝性的技能、沒有創作意義的個性面目,就是有目共睹的例證。這不能責怪個人。在書法為實用而存在的時期,人們所關注的是精熟的技能,而且是風格面目。這一點,從早期的書論(如趙壹的《非草書》等)就可以看到。但書寫漸多,用途且廣,人們把不同書寫條件下,不同書寫心態下所產生的作品加以比較,就發現那些不拘於法度,盡其情性、具有創作激情(即使是不自覺)的作品,就有種只求摹肖前人者所無可比擬的自然活力。書法現實使人發現了一種遠非定技所能創造的審美境界。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事實喚醒了人們的創作意識,人們開始從理論上總結,孫過庭要求書法:“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要求書家“無間心手,忘懷楷則,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違鍾張而尚工”張懷瓘深深認識到:“為書之妙,專在應變,無方皆能,遇事從宣。決之於度內者也。"“與眾同為俗物,與眾異者奇才,書辦亦然。”釋亞棲更深切地感到:“凡書通即變”“若執法不變,縱能人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是書家之大要。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這不是創作意識的明確表達嗎?

書法首先是一種非經鍛鍊不能獲得的行為能力,當然十分重視技能、但書法藝術的作,不單是技能,而是書家情性、修養、精神竟界審美,趣好對技能的把握運用、因為書法的美說到底就是書法形象創造中,書家情性、志趣、修養、精神氣格表現的美。有淋離盡致傾瀉者,有平和簡淨、緩緩流露者、真正具有審美價值的書法,使人感到的不只是寫技巧,而是流洩的美的心靈。

增強書法創作意識,是繁榮創作、提高創作質量的需要,有了自覺的創作意識的人,不會滿足技能的情熟、因為這種技能,如果只是前人的“集會”,那只是基礎準備;如果已成為“自己的”,一味重複而無的創作意義的追求,只會給作品帶來甜熟的驅殼。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古人確有無心於創作而只從技能就產生了不朽的藝術者、其實那看似只講技能的作品,恰有不知不覺為特定條件所觸發的情意。甚至正是這種特有的情意,使其技能得到充分的基至超常的發揮。這就是《蘭亭序》等那些作品作者本人也難以再作的原因,對於蘇東坡的《寒食帖》,連黃庭堅也說”試使東坡夏為之未必及此”!

今人有煞費苦心於創作而效果不如人意者,這倒不是沒有自覺的創作意識,而是有意識而無真正的足以化為藝術創作的修養和追求。所以我們講增強創作意識,不是提倡一種空洞的主觀願望,而是講書人要紮紮實實對構成創作的全部內容的充實把握。(戴真鑑/文)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談談書法創作問題的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