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賓:將行為分析變成微觀經濟學主流

當人們處於一個不可能堅持下去的“白熱化”情況時,他們會做出難以更改的決定,比如,車商的過分宣傳會促使人們買下名車,熱戀中的人們會馬上結婚。由於人們低估了強烈感情的影響程度,他們很可能做出不可更改的決定。“冷靜階段”就是要求人們在做這些決定之前拖延一會兒,或許能糾正這種錯誤,使人們不至於產生過分的預測偏差,並不至於做出讓自己後悔不已的決定。

主流經濟理論是在簡化市場參與主體行為因素的假設條件下構建起來的。隨著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積累,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行為因素已顯化為影響經濟運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應運而生的行為經濟學認為,不同參與個體通過行為表現與經濟環境產生複雜的互動關係。行為經濟學並非對傳統的顛覆,而是有益的修正。行為經濟學一直試圖融入主流經濟學。以2000年克拉克獎(青年經濟學家的最高榮譽)頒給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馬修·拉賓(Matthew Rabin)為標誌,行為分析方法迅速成為微觀經濟學的主流部分。拉賓的獲獎也直接促進了丹尼爾·卡尼曼兩年後摘得諾貝爾桂冠。

現年43歲的拉賓,1984年獲威斯康星大學經濟學與數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89年起執教於伯克利加州大學,1999年晉升為經濟學教授。

拉賓:將行為分析變成微觀經濟學主流

人類經濟行為的動機不僅僅只是“自利”

拉賓從事研究之初,是一位致力於主流的博弈專家。主流經濟學假設人類行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拉賓認為,人類經濟行為的動機不僅僅只是“自利”,也有情感、觀念導引和“社會目標”引致的成分。因此,他將社會動機的一種形式-利他或是人們對他人福利的關心納人博弈分析中。1983年,他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了傑作“博弈經濟學中的公平”。之後,拉賓將全部精力轉入行為經濟學研究,為行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做出開創性貢獻。拉賓的研究主要是以實際調查為根據,比較在不同環境中觀察到的人的行為,然後加以概括並得出結論。

準貝葉斯理論。判斷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是我們經常面臨的事。例如,什麼時候利率會上升?哪支股票會上揚?回答這些問題都伴隨著概率判斷的過程。按標準經濟學原理,概率判斷是基於統計樣本的概念,並且在面對新的事情時,我們不斷用貝葉斯準則修正自己的預測概率以使之接近實際。所謂貝葉斯法則,是指當分析樣本大到接近總體數時,樣本中事件發生的概率將接近於總體中事件發生的概率。但行為經濟學家發現,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往往並不遵循貝葉斯規律,而是給予最近發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經驗以更多的權值,在決策和做出判斷時過分看重近期的事件。面對複雜而籠統的問題,人們往往走捷徑,依據可能性而非根據概率來決策。這種對經典模型的系統性偏離稱為“偏差”。由於心理偏差的存在,投資者在決策判斷時並非絕對理性,會行為偏差,進而影響資本市場上價格的變動。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有力的替代工具,經濟學家不得不在分析中堅持貝葉斯法則。拉賓的貢獻在於提出了準貝葉斯理論,即假定人們雖然錯誤指定,或者錯誤解釋一系列假設,而使用的卻是標準的貝葉斯規則。拉賓用確定性偏差(confirmatory bias)加以證明。模型認為,一旦人們形成先驗信念,就會有意識地尋找有利於證實自身信念的各種證據,而人為地扭曲新的證據。那些相信假設量A比B更好的人會始終堅信A更好,甚至有時會為支持A而錯誤解釋B。例如,不論股市潮漲潮落,一些基金經理常年堅持“價值”投資策略,而另一些基金經理常年堅持“增長”投資策略。

小數定律將產生“賭徒謬論效應”

小數定律。在準貝葉斯的框架下,拉賓進一步提出“小數定律”(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人們往往過於簡單地將對不確定事件的判斷建立在少量信息的基礎上,即以小樣本特徵反映總體特徵。拉賓向人們展示了這種信念在金融、證券和管理等領域許多令人驚奇的結果。小數定律將產生“賭徒謬論效應”,或者反向調整的“平均法則”。賭徒謬誤是指在一個獨立的樣本里,人們預期第二次抽出的信號與第一次抽出的負相關,即人們預期第一個結果的出現增加出現第二個不同結果的可能性。比如說,隨便從口袋裡拿出一枚普通硬幣,如果拋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人們會說“下一次一定是反面”。他們認為,即使拋硬幣次數很少,也應看到正反面出現機會大約各佔半數的結果,因此必須有更多的反面來平衡這麼多的正面。其實即使連拋3次都是正面的話,下一次出現正面的機會仍然是50%。事實上,人們在某個彩票號碼中獎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都避免再在那個號碼上下賭注。再如投資者在三年的多頭市場之後預測會過度悲觀,在三年的空頭市場之後預測會過度樂觀。

拉賓:將行為分析變成微觀經濟學主流

貼現率是時間不一致的

時間偏好。經典金融理論在時間偏好問題上不考慮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差別,即不同時間的貼現率都是一樣的。拉賓則認為,貼現率是時間不一致的。這涉及我們怎樣權衡某一天與第二天的問題。如果要做一件事的時間是第300天和第301天時,人們通常把這兩天看成一樣。但當這兩天就是今天和明天時,我們極其在意今天的處境。如果你在今、明兩天之間做出選擇,你會傾向於今天就去做一件渝快的事,而把不愉快的人物拖延到明天去做,即使這種拖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比如,人們會因為拖延戒菸、節食或是體檢而影響壽命。拉賓進一步論證,相比未來福利,人們更重視現有福利。這意味著,在每個時段,一個人會比任何先前時段更加追求即刻的滿足。抓住這一特徵,拉賓描述了人們儲蓄行為中的“誇張貼現”現象。他認為,當預期有金錢收入但尚未收到時,人們能相當理性地在消費和儲蓄上規劃。在有限的刺激下,人們願意儲蓄和推遲開支。但是當錢真來了,人們的意志便崩潰了,錢往往立即被花掉。這是因為,人們的時間偏好中,短期貼現率往往大於長期貼現率。

損失規避。標準經濟理論中,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人們會將期望效用最大化,而且往往是將各種不確定結果中的效用加權平均後再得以最大化。通過心理學實驗,拉賓發現了與期望效用理論不一致的一些結論。傳統經濟學中對於風險、損失或獲得金錢的態度,都是有關絕對水平的。但實際上人們更在意變化,而不僅僅是絕對水平。人們通常更為關注財富的變化情況而非財富的絕對水平,而且對於一個給定的財富水平參考點,人們對財富的減少(損失)比對財富的增加(收益)更為敏感,即具有“損失規避”的基本特性。這顯然比期望效用理論能更好地解釋了人類行為。

以強制性“冷靜階段”糾正預測偏差

預測偏差。如果飢腸轆轆地衝進食品店,你會採購更多的食物,偏向過度消費。但既然這個道理眾所周知,為什麼這種現象會長期存在?拉賓認為,因為人們常常低估了自身行為和外生變量對未來效用的影響,從而誇大了未來偏好與現在偏好的相似度,由此產生了預測偏差(projection bias)。拉賓分析說,一個人的現在福利不僅受其現在消費的影響,還受到他過去的行為,偏好中暫時的變動以及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當他在會使其偏好發生改變的環境中面臨選擇時,肯定會預測未來的變化如何影響他的未來偏好。

拉賓規範了人們對未來效用的預測偏差的含義:人們傾向於低估其狀態中的變化效果,從而錯誤預測未來偏好,導致動態選擇環境中的系統性偏差。他強調,預測偏差是廣泛存在的,而且產生預測偏差的環境是多樣的。人們常常低估了偏好中短期的短暫變化,或是緩慢發展但長期存在的變化,以及不依賴於先前選擇偏好的變化。拉賓為此提出應讓消費者有一個在決策前的強制性“冷靜階段”。他提出,在很多情況下,當人們處於一個不可能堅持下去的“白熱化”情況時,他們會做出難以更改的決定,比如,車商的過分宣傳會促使人們買下名車,熱戀中的人們會馬上結婚,當人處於極度絕望時會自殺等。由於人們低估了強烈感情的影響程度,他們很可能做出不可更改的決定。“冷靜階段”就是要求人們在做這些決定之前拖延一會兒,或許能糾正這種錯誤,使人們不至於產生過分的預測偏差,並不至於做出讓自己後悔不已的決定。

年輕的拉賓早早登上了學術顛峰。與年齡相稱的是,他喜歡明快的色彩。他的辦公室擺滿了色彩斑斕的寫字筆和玩具。他製作的課件也總是五顏六色。在閒暇時,他喜歡身著花哨的T恤、哼著鮑勃·迪倫的民謠搖滾遊走在電報大道的服裝店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