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網裡找機遇

關係網裡找機遇

社會關係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結成的互動關係,它包括同事、同學、師生、朋友等。人處於錯綜複雜的龐大社會關係網絡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這個網絡,一能受到保護而免受傷害,二能為你所用,創造鉅額財富。

社會關係是一種資源,也是整合各種資源轉換為財富的催化劑。在中國,親情在創業過程中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在中國,完全沒有社會關係,光憑大腦智慧空手道式的運作是十分困難的,而有社會關係作為支撐,則能事半功倍。

印尼華人林紹良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印尼獨立戰爭中,與印尼高級將領蘇哈托(後成為印尼總統)結下非同一般的私人友誼,他後來利用這種關係在印尼軍政界建立了牢固的聯盟。所以,許多商人不敢經營軍火,唯獨林紹良大做這一本萬利的大買賣。

在販賣軍火的同時,林紹良又敏銳地發現了另一宗可獲厚利的買賣,這就是丁香。當時中爪哇生產的一種丁香菸,聞名遐邇,銷路很暢,中爪哇大大小小的菸廠上百家賴此為生。但丁香產於馬魯古群島,要將丁香運到中爪哇,需經過荷蘭軍隊重重封鎖線。一些商人雖看中了這一誘人的發財機會,但害怕無情的戰火,不得不忍痛割愛,一此挺而走險的人,也多數砸了鍋。經過周密的謀劃,林紹良決定幹這樁買賣。他設計了一條比較保險的運輸路線:從馬魯古群島以北蘇拉維裝貨,繞道新加坡,避開印尼國內的戰區,從三寶攏登岸,運到古突土鎮,再發往各菸草廠家。這樣,從馬魯古到古突土,林紹良一次次頻繁往來。言而有信的蘇哈托,為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特殊的軍事保護。於是林紹良終於告別了走街串巷的小販生涯地,成為印尼商界小有名氣的商人。

印荷之戰結束後,印尼領土得到了統一。此時的林紹良已積累起相當豐厚的資本。事業上的成功,經濟實力的增長,使她萌生了一種擴大領域,大展宏圖的強烈願望。經過冷靜分析,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印尼目前的狀況是經濟全面崩潰、百姓窮困潦倒。面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個商人,必須把自己的立足點放在百姓的衣食住行方面,同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接軌,才能有利可圖。在販賣丁香的商務活動中,他也獲得了一個新的啟示:辦廠比行商更為有利。因為他雖然賺了丁香園主的錢,可菸廠又賺了他的錢。如果選準目標辦廠,一定能得到更大發展。經過深思熟慮,1954年,他在首都雅加達開辦了一家肥皂廠。這一步邁得非常紮實,肥皂生產工藝簡單,原料充足,勞動力又非常低廉,因此,不需花多大投資,就可見效。剛剛平息戰亂的印尼,物資極度匱乏,林紹良的肥皂一上市就呈旺銷勢頭。他憑此立住了腳跟後,又在尼默和布拉巴亞興建了兩座紡織廠。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力,他又與人合資,在古突土和萬隆建立了兩座中等規模的紡織廠。

林紹良的資金越來越多,他的辦廠熱情也越來越高。他遵循應民族之所需,補民族經濟之所缺的原則,辦起了輪胎廠、自行車零件製造廠、鐵釘廠等等。總之,他審時度勢,明察行情,佔領一個陣 ,便迅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隨著事業的發展,在經營活動中,林紹良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成為一個立於不敗之地的實業家,必須建立自己的金融機制。於是他求得泰國金融巨頭泰籍華人陳弼臣的幫助,辦起了自己的銀行——中央亞細亞銀行。從而擺脫了為應付企業資金周圍而四處拜佛燒香的被動局面。中央亞細亞銀行業務迅速發展,很快成為印尼最大的私營銀行。

關係網裡找機遇

60年代中期蘇哈托就任印尼總統,林紹良的事業更得到了空前發展。1968年,鑑於印尼長期遭受殖民主義掠奪,糧食缺口很大,每年需拿出大量外匯進口糧食,林紹良向政府提議,在國內自行加工麵粉。印尼政府很快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把全國生產麵粉2/3的專利權交給了他。林紹良為此成立了波戈沙裡有限公司,並獲得印尼國家銀行28億盾(約合280萬美元)的貸款,國家總統蘇哈托親自主持了公司第一座麵粉廠的落成典禮。經過十年的努力,波戈沙裡公司屬下的幾座麵粉廠,已能生產國內麵粉需要量的80%,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同年,林紹良又獲得了經營丁香的專利權,並與蘇哈托家庭共同創辦了擁有了三十多家銀行、建築、水泥、鋼鐵等行業的“根扎那企業集團”,連企業集團後成為印尼華人實力最雄厚的五大財團之一。隨著外資、合資企業在印尼的出現,多年冷落的建築業漸漸復甦。林紹良機敏地抓住了這一時機,投資1億美元鉅款,建成狄斯丁水泥廠,使水泥的生產能力由每年的50萬噸猛增至100萬噸,同時著手另建兩座水泥廠。僅用三年時間,一個佔全國水泥年產量38%的“印尼士敏土集團”就形成了。年銷售額達2億多美元,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生產集團。

林紹良的成功憑的是什麼?許多人認為他的發跡,半靠機會,半靠個人奮鬥。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應該說,他的成功,一半得力於總統蘇哈托的支持。況且,機會也是由人創造的,林紹良以一個到處叫賣的小販起家,其成功主要憑的是左右逢源的人際關係。他認為,不論幹什麼事,成敗皆決定於人。因此在經營活動中,他極為重視人際關係的處理。他注重與上層人士的關係,更注意與社會各界友好相處。為了讓個人的事業深深植根於印尼民族的土壤,他在雅加達證券市場上公開上市自己集團的股票,以吸引更多的印尼人參加自己集團的經營,從而牢固地在印尼土地上立住腳跟。在集團內部,他很注重思想交流,經常與下屬交換意見,溝通感情,以儒家的“性善”論為基點,不斷開採人性中蘊藏的能量,使每一個職工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關係網裡找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