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现在做一个有尊严的公交车司机,很难

在南京,现在做一个有尊严的公交车司机,很难

南京公交集团为应对驾乘纠纷,表示,预计到2019年,近8000辆公交车的驾驶室将全部装防护隔离门,还要求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对乘客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驾驶员如受了委屈,单位会给他"委屈奖"。

此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哗然一片。

首先应肯定南京公交集团为了应对如重庆万州恶性公交车坠江事故的发生,迅速出台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但其做法中第二条"要求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对乘客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驾驶员如受了委屈,单位会给他'委屈奖'"的合理性确是值得商榷的。

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时,要目光高远,要有大局观,有人本关怀的精神。应立足于基层员工的心理需求,思考长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机质。

而不只是仅站在管本位的角度去考虑,其效果必然是触及不到问题的根本,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此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这个问题虽被解决了,但随之因解决办法的不当诱发了新问题的出现,如此往复,恶性循环,最终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和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管理者需要重视员工的心理需求,以达到正向激励和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管理者职责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尊重、关怀和被重视,遇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维护员工的合理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如此企业员工才能从心底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爱护,并能以此为动力,每日敬业工作,最终员工能从企业和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管理者需要"爱民如子",在制定规则时,需从心理上激发了从业者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因为这种正向激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但不知,在颁布规则前,南京公交车集团是否考虑过南京市民和本企业员工是如何看待这些规则的?

透过这条规则,人们会认为,南京公交车司机是可以任人侮辱和打骂的,司机的人格可以随意被践踏,是没有任何尊严感可言的,所以司机这份职业是很卑微的,从业者会感受到委屈和羞耻。

透过这条规则,人们会认为,南京公交车集团不会保护自己的员工,只会用钱去买断公交车司机的人格尊严,用以讨好无理肇事者,息事宁人。为此,南京公交集团将无法招聘到优秀的从业人员。

2年前顺风集团应对突发事件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2016年的4月18日,当顺风集团有员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时,顺风集团的做法却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温暖。

在南京,现在做一个有尊严的公交车司机,很难

总之,"要求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对乘客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驾驶员如受了委屈,单位会给他"委屈奖""这条规则是需要好好商榷的。

南京公交集团需要思考对突发事件时长效对应机质和办法。

一名网友给出了很赞的办法,值得参考。

"这是人人平等的社会,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要受到尊重,得到保护,不因为你的职业,也不能因为你在工作中就要委曲求全。所以,当有乘客辱骂袭击公交车司机时,正确的姿式是:立即停车,报警,疏散车上乘客,必要时行使正当防卫!

报警之后,对此类分子,视情节,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直接监禁,没有缓刑。只要对此类行为,立发立查,加大处罚并处于重刑,只要她不是疯子,会因为错过一站车,再去坐上三年牢?说白了,她闹,还不是以为发疯不需要付出代价。

即便她真是疯子,就是不依不绕要袭击司机,那么,把她迅速地关进监狱,也是最好的办法。

而不能先捆住了被袭击一方的司机的手脚。"

另一名网友认为南京公交集团需要向员工传递正能量,并替南京公交集团草拟的文稿,内容也很赞,值得参考。

在南京,现在做一个有尊严的公交车司机,很难

总之,管理者是从基层员工中来的,应回到基层员工中去,站在基层员工的角度与他们一起,共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可能最终实现我们每一位都能"安安全全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