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人差什麼?

中國的老人差什麼?

也許是原本遙遠的老齡化社會來得太快,如今有關老年人的紛爭與話題總是不絕於耳。前不久有一條微博稱:“‘中國大媽、中國大爺’已經進入牛津詞典。還配上了名詞解釋:中國大媽:中國的中老年女性,大多數偏胖,精神飽滿,聲音大:走路成堆,排隊加塞;喜購物,裝束臃腫,熱衷拍照,喜歡佩戴鮮豔絲巾。中國大爺:60歲以上男性,大多數頭髮花白,精神抖擻,話多嗓門大,喜歡擺老資格,口袋餘款不多,裝束邋邋遢遢。熱衷買高檔照相機,三天兩頭出門拍照,自家小事不管,專說天下大事。”具有小學以上文化的就能看明白,網帖中對“中國大媽”和“中國大爺”的解釋帶有貶義。後經媒體查證,在牛津英語詞典中根本無法檢索到這兩個詞彙。

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如今一些老年人的個體行為動不動就被貼上“中國大媽”和“中國大爺”的標籤而被集體DISS呢?

“中國大媽”和“中國大爺”真的是這麼令人生厭嗎? 我們先看看他們這代人的閱歷:按照60歲以上進入老年人的標準,他們大部分屬於生下來就捱餓,上了學就停課。該上班了下鄉,回城了又下崗的那代人。下崗後要麼再就業,要麼自謀出路。的確有人因禍得福創業發了財,成了民營企業主。而大多數人則是終於熬到了領退休金的年齡,再加上子女基本已經成家立業,才剛剛開始穩定的生活。這一代人可以說是一路襤褸,風雨兼程,驀然回首,已然蹉跎大半生。

對於八零後、九零後來說,他們要麼是自己的父母,要麼是父母的長輩。本應該是受人尊敬的年齡為什麼卻屢屢遭人詬病甚至被妖魔化呢?被DISS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說他們文化素質低:你知道他們上學不久就趕上罷課鬧革命,批判師道尊嚴,學工、學農,學勞動,他們想學也得有老師教啊?即使後來恢復高考了,但是百分之幾的升學率,讓過不去獨木橋的千軍萬馬也只能扼腕認命;還有人嫌他們說話聲音大:與現在的孩子們天天在家裡看手機,打遊戲不同,他們這代人從小就是在戶外散養長大的。後來山下鄉走向廣闊天地多年,回城後又到工廠進車間幹活兒。從那個“交通主要靠走,通訊主要靠吼”的年代走過來的人,如果再趕上下崗再就業,自己乾點小買賣,要是嗓門小了都掙不來錢你造嗎?還有一個被年輕人DISS最多的就是“超市裡搶貨,公交上搶座”: 五零年代正是英雄母親輩出的時代,家裡孩子多是基本特徵。現在的小孩兒挑食偏食,那時的孩子爭食搶食,僧多粥少,手慢了就可能捱餓!在之後的下鄉知青等集體生活當中更經受了進一步的歷練。大概是物資匱乏年代落下的後遺症,這代人幹什麼都想著搶先:搶座、搶票、搶白菜,八十年代漲價潮中連麵醬都搶,非典時期搶加碘鹽。到現在搶房號、搶黃金,意識超前的甚至搶比特幣!這只是那個特殊時代留給他們的生活習慣而已。

更被一些人將近年來有關老人的各種負面新聞收集在一起,統一冠以“中國大媽”和“中國大爺”的標籤,加以噴評而無限放大!試問“中國大媽”“中國大爺”加在一起數以億計,僅是這少數人和事所能代表的嗎?那些常年在居民區裡義務為大家掃樓道、掃院子的是不是中國大媽?六十多歲甚至耄耋之年還見義勇為,下河救人的是不是中國大爺呢?

社會的環境在變,但絕大多數中國人身上尚德尚義的魂並沒有變。我們應該看到:經歷過這麼多艱難困苦的大媽大爺們,雖然有牢騷、有怨氣甚至有一些戾氣,但是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面對現實,逢山開路,吃苦耐勞,硬是靠著自己的雙手養活了自己同時也把子女養育成人——這其中也包括愛貼“中國”標籤的網民朋友!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人都是站在父輩的肩膀上長大的,後輩對前人走過的路加以總結反思甚至批判皆屬正常。但是批判前一定要換位思考,歷史地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一葉障目而不識泰山!改革開放的近幾十年來,人心飛轉,滄桑鉅變,時代的反差也必然加大,代際之間的觀念衝突也必然會倍增。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優越,學歷高,見多識廣,比較注重個人權利,與在大雜院吃百家飯長大的大媽大爺們當然有太多不同。但是後輩人要看到他們曾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對家庭的付出和始終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當代中國老人不差錢,差的是一份理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往今來,每個時代的人群都會留下那個時代的印記,這就是歷史。我並不認為現在的老年人是完美的,他們當中一些人身上的確存有很多與當今社會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的確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繼續加強自身修養,但是這些問題再加上極少數老年人身上發生的極端案例,並不能成為否定當代中國老年人的理由,不要再貼上“中國”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