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完年后,你通常会做什么?

铁血步兵1927


自从懂事的那年(70年代)起就一直对过年记忆犹新。记的小的时候,那时日子过的很穷,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缺衣少食。但每年正月初一跟妈妈去给外婆拜年的情境依稀难忘,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华丽包装的礼盒与烟酒,仅有的也就是一包用麻纸包裹成四方形,皮上附带一张红纸的点心。妈妈每年带我给外婆拜年,都是帶着这样一包点心和一年一度才蒸一回的菜包子(里面和着少量的猪肉)。那时的日子紧张,拜年挣不到红包,只是去吃几顿外婆做的比平时好一些的饭菜,但心里乐滋滋滋的,非常开心。


后来长大成人,娶了媳妇(90年代),每年正月初一都和媳妇去给岳父岳母拜年,如果走的晚了,妈妈总会唠叨催促。那时已有礼盒,烟酒各店有售。每年给岳父岳母拜年,丈母娘都会做满满一桌子菜,岳父还会开一瓶好酒,高高兴兴的聚餐一次。有时当天就回,但大多都要耍几天才回。一年后我们有了小孩,每年拜年时带着孩子,走时岳父岳母总要给他们的外孙包个大大的红包,另外还要装些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和他们家的特产,如腊肉、核桃之类。

现在,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父母也已年迈,拜年的事情直接教孩子去跑,而我们正月初一则在家里做几顿好饭,陪着年迈的父母亲在一起吃饭过年,拉拉家长。因为我们常年在外,与父母团聚的机会不多,所以多陪一下他们是必要的。除了陪父母之外,闲暇之余和自家兄妹喝喝小酒,打打小牌,因现在的生活节奏紧张,兄妹之间平时也少有碰面,都很珍惜这一年一度的大团聚。春节就这样在惬意中很快度过。

朋友们,你们大年初一拜年吗?拜年的话给谁拜,拜完年都干些什么?

欢迎大家畅谈交流,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奔马155314228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大家过节的心情越来越激动。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感觉过春节特别的有意思,因为每逢大年初一就会穿上新衣服吃好吃的。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感觉在农村里面过年年味非常的浓。大年初一凌晨3:30起床。起来之后,长辈们就开始煮饺子。一般情况下是边煮饺子就听见有人敲门,街坊邻居开始来拜年啦。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晚辈去给长辈拜年。老家里面比较流行的是磕头拜年。跪在地面上给老人做一颗头,而且还说过年好。

一般来说,长辈们都特别的开心,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比如说70岁以上的老人过春节的时候,都喜欢在家里边等着晚辈们去给他们磕头拜年。老人一边说不用磕头不用磕头,但是当晚辈们给他们跪下的时候,他们还是非常的开心。基本上街坊邻居串遍之后再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那个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年初一拜完年之后最疼的就是自己的膝盖了。而且看见自己的衣服膝盖处都有泥呢!

拜完年之后天才刚刚亮,那个时候比较小,也不喜欢吃饺子,大人把饺子煮好之后也没心情吃,几个伙伴们一起出去接着放鞭炮。听着那噼里啪啦的声音感觉特别的好。感觉新的一年开始啦。然后就是几个好哥们儿一起吃饭喝酒。

紧接着就是如果这一年当中,自己的进门子里边有新娶的媳妇,就要把新媳妇请过来一起吃中午饭。一起和新媳妇又说又闹,感觉特别的开心……长大以后过春节总感觉没有小的时候有趣。但是现在在城里面过春节,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或者是带着全家一起回老家过年也挺有意思。




文史大世界


我们那初一大部分人拜完年都会睡觉。

1、一般情况三十晚上都要包饺子看晚会还要等到午夜钟声响起时去放鞭炮,一般基本上三十晚上就没什么觉可睡。

2、家里在家族是大户的初一那天要拜年走很多家家家有茶水瓜子什么的招待。每家都要聊上一会。最后基本大半天就算过去了,然后回家休息时又会有很多辈分小的来给老人拜年,都要倒水让烟的。

3、当拜完年,送走最后一波来拜年的你会发现一天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因为头天晚上就没休息会感觉非常疲乏。

4、所以初一自己拜完年就是伺候来拜年的。最后全完事了真的是想好好睡个觉休息一下。





会飞的猪


正月初一早上,窄䁔还寒,海棠花和樱桃花最先苏醒。家中各种食品齐备,糖果点心不缺。

老年人仍然在家中喝茶、零食,过年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元

年轻人呼朋唤友或上电影院,或到茶楼,或者驾车远游。

一部分从初二开始,提上箱子大小的礼品,从城市奔向农村,访亲探友。坐在阳光下的院坝,摆起麻将,来一盘"川军血战到底"。年纪再大的把长牌整起,在"天牌、地牌、输了拿来"的喳闹中是耿直的兑付,因为是过年。

古代把初一至初七按照动物名称排列,毎年的正月初七是传统中的"人日",传说女娲娘娘在这一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节日予以庆祝,晋朝开始有贴头饰的习俗,唐代更加重视,皇帝要大宴群臣。

这里引用杜甫人日两篇摘抄二句: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说明早春二月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

但是在杜甫草堂不远的武侯祠,成都市民都有拜碣的习俗,记得小时候游完了武侯祠,走到南门大桥头的枕江飯店,和先父母总要叫上几个菜,一家人在和谐的气氛中,庆祝了人日。

还有一个重要活动一一灯会。

⋯半夜船游载内家,水门红蜡一行斜。这是后蜀花蕊夫人百首宫祠中二句,对成都的元宵灯会作了生动描述。

元宵佳节,游人滿城,彩灯齐明,欢声笑语,暗香浮动。我国有很多城市的灯会十分有名,比如成都灯会,长达半个月的盛会期间,青羊宫中的八角亭、人工湖,花灯似海,灯团锦簇,争奇竟艳,大放异彩。

绵阳市人民公园也是一番精心佈置,传说中的人物灯、花鸟走兽灯、戏曲造型灯,形态各异,五光十色。

其中小游戏,套圈圈、打汽球、品小吃,挨肩接踵,川流不息。

元宵节一过,整个春节过完,人们又奔向各方,一地鸡毛暗示:明年请早。


良人执戟2


70后的我,过年兴奋啊,初一天不亮随大人几乎转变一个村子,进人家的院子第一件事就是找树底下没炸的鞭炮,每家都要磕头,完事要9点多了,感觉有点饿,膝盖也疼。

现在过年不用早起了,也不用磕那么多头了,只是不错的转转,给长辈还是要磕头的!

过完初一,亲戚开始,你来我往,那时候串门哪有新鲜水果和牛奶啊,无非是点心,鸡蛋糕,麦乳精,但是感情很纯朴,现在都有点势力了。

现在我只想一个人在一个小屋子里,静静的,悄悄的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虽然穷但是很开心,总是要着要那,那时候也不知道父母过年难吗?如今唯一挂念的是父母,无以回报他们!


有钱不慌



漠然R


其实现在年味淡了,初一拜年一过,年味也就马上变淡了,初二开始走亲戚,小时候这天是去姥姥家,大了这天是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丈母娘家,亲戚聚聚,平时各忙各的,趁此机会加深一下感情,人与人之间还是要多联系才能加深感情的。

等所以的亲戚走完了之后,就该考虑新的一年该做什么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陆续外出,打工或者上学,正式开始新的一年多工作和学习。


十月十一月


大年初一拜完年之后,如果有朋友提意出去玩,那我们就可以商量一下,有多少人一个车,还去一个车还是两个车?去玩的地方远不远?大概几点能回家?还要不要准备点吃的喝的?因为怕大年初一出去了,没有吃的,再有的地方太远,吃不习惯,如果带孩子的,怕孩子饿着,所以该准备的不该准备的都必须要想到或做好,联系一下看有多少人,几点钟出发?

或者就去串串门和邻家的妹子呀,嫂子呀,做一下,聊一聊吃的,穿的,用的,看到的,想到的,什么都可以聊,谈天说地,说家长里短,谈自己的未来,谈自己的想法等等。

或者带上老公和孩子去关系好的朋友家里去玩,或者叫上好多朋友来我们家玩,在我们家吃饭,喝酒打牌打麻将等。

反之初一这一天怎样高兴怎样来?


燕子宝贝14


在十五年以前,送走拜完年的人之后也就十点多了。准备一些中午饭,吃完就得补觉了。我们这里是起早的,四点左右就鞭炮齐鸣了。

现在不一样了,我每年初一都要准备一桌子丰盛的饭菜,为我的小公主庆生。


一轻子


除了玩耍继续准备吃的,因为忙了一腊月不是为了三十一天,可以说在十五之前都是过年。但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简单的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