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是夠了,深圳女童被虐的新聞爆出來沒多久呢,近日又有衡陽媽媽掌摑3個月女嬰了!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這次下手的理由也夠奇葩“為了讓老公早回家!”

那你幹嘛不直接去掌摑老公啊?!噢,那也不行,總之打人不對。丹丹老師都快被氣糊塗了。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好在傷害沒有繼續,這位媽媽也自首了。

但這位媽媽曾在微信裡說:“希望寶寶死,自己也想自殺”,於是大家懷疑,這位媽媽已經中了產後抑鬱症的“魔咒”了。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唉,當媽不易啊!

近年來,雖然大家漸漸意識到,產後抑鬱症不是媽媽“矯情”,而是跟多種因素相關的一種病理表現。

但是對於這個概念,仍然有許多誤解,今天丹丹老師就來跟大家詳細說道說道。

1

“產後抑鬱”和“產後抑鬱症”是兩回事

根據統計,80%的媽媽都會出現“產後抑鬱”的現象。

因為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很容易讓媽媽們陷入抑鬱情緒。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產後抑鬱症一般在產後6周內就會出現首次發病,產後6個月發病的現象較為多見,產後12個月及產後18個月發病相對少一些。

但是,抑鬱情緒離“抑鬱症”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

90%陷入抑鬱的媽媽,是能夠通過自我調節,走出抑鬱情緒的。

2

如何判斷抑鬱的程度?

媽媽們可以參照這9條標準,看看自己的情況符合幾條。

1、情緒經常很低落

2、精神處於高度亢奮(容易被激怒)或阻滯狀態

3、對全部或者多數活動明顯缺乏興趣或愉悅

4、遇事覺得毫無意義或有自罪感

5、體重顯著下降或者增加

6、失眠或者睡眠過度

7、時常感到疲勞或沒有力氣

8、思維力減退或注意力渙散

9、反覆出現自殺或殺嬰的想法

2條及以下

此時,媽媽們可能根本算不上抑鬱,只能定義為“情緒波動”,只要好好休息就沒事啦。

3-4條

屬於輕度抑鬱的情況,這時,媽媽的疲憊和內心的壓抑可能已經積壓了一小段時間。

要注意休息和放鬆,有意識的找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做,不要放任自己一直處在負面情緒中。

5-7條

其中還包括1~2條持續了2周以上,那麼可以判為中度抑鬱,最好尋求專業心理諮詢。

特別要告訴媽媽們,不要認為接受心理諮詢就是“精神病”或者“丟人的事”。

必要的話,還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抑鬱的藥物,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8條及以上

先心疼的抱抱這些媽媽,她們基本都可以確診為“重度產後抑鬱症”。

身體機能極有可能已經受到損害,沒辦法控制情緒,感覺十分痛苦,甚至出現幻覺和妄想,具有傷害自己和寶寶的傾向。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此時,請一定要到精神科就醫,並輔以心理諮詢等幫助。

3

哪些因素最易引燃“產後抑鬱”?

① 生理疼痛、疲勞

每一個當媽的女人,都要闖過無數“疼痛關”,傷口痛、腹痛、腰痛、下奶痛。

不僅如此,小月齡嬰兒還需要頻繁夜奶,媽媽睡眠嚴重不足

這些艱辛,放誰身上,都很難有好心情。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② 巨嬰老公

不得不說,大多數產後抑鬱的媽媽,一定有個“不給力”的老公。

帶娃技術不過關,還不耐煩學;不體貼老婆的難處,不幫忙調解婆媳關係,只會怪老婆矯情,甚至自己也等著老婆照顧

③ 媽媽自身的心理創傷

很多媽媽,內心似乎總有一個巨大的充滿愧疚的空洞

奶水不夠,覺得自己對不起寶寶;寶寶生病,覺得是自己的疏忽;就連寶寶哭鬧難哄,也會懷疑是自己無能。

即使親友們沒有責怪,媽媽自己都無法原諒自己。

4

當媽前你得想好的事

帶孩子,你有靠譜的幫手嗎?

不要聽信老人家常喜歡唸叨的“過去我一個人帶幾個娃……”

過去養娃,活著就行。如今養娃,必須讓媽媽和娃都活的有尊嚴!

要麼有靠譜的父母、公婆,要麼攢夠請月嫂、保姆的錢。

養娃這件事,媽媽們不應該一個人戰鬥。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你和老公的感情堅固嗎?

但凡夫妻感情好,老公是不會捨得看你一個人“煎熬”的。

很多媽媽以為,是娃的到來,激化了夫妻矛盾,其實恰恰相反。

是矛盾隱患早就存在,被“養娃”這面照妖鏡反映了出來而已。

所以養娃之前,一定要多反思自己的婚姻質量,有問題,早溝通。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生孩子真的是你“自己的意願”嗎?

到年齡了、同齡人都有娃了、父母跟我要孫子……

但凡在這些理由下,稀裡糊塗懷上娃的女人,都很難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因為對孩子沒有強烈的期盼,自然不會甘願承擔養娃的辛苦。

簡言之,不真心喜歡的東西,你不會樂意“買單”。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你有隨時可以傾訴的朋友嗎

養娃這一路上“升級打怪”,難免有“深夜痛哭”的衝動。

有一位能夠聆聽的朋友,也很重要。

最好她也曾歷經養娃的辛苦,能對你感同身受。

其實,產後抑鬱症是可以預防的,優化媽媽們的“生育環境”,老公和親友們的支持理解,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如果你愛孩子,請先愛ta的媽媽。


為讓老公回家,媽媽掌摑親生女兒,到底誰該為產後抑鬱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