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悲歌(下)

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农民军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大明统一政权宣告灭亡,南明时代宣告开始。然而南明政权却并没有像南宋政权那么幸运能够继续在南方维持数百年,仅仅只坚持了18年便彻底丧失大陆政权(郑成功及其后裔攻占台湾后继续奉永历为正朔,1683年,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清军占领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标志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的覆灭。)。前后18年间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了抵抗满清的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1661年(历十五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索求永历帝,十二月缅甸国王将永历交于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其子等被吴三桂处死于昆明。大陆最后一个由明朝宗室建立的政权覆灭,大陆汉人从此被满清统治。南明政权虽然短暂,但发生的事却很多,给汉人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时代。

南明悲歌(下)

绍武政权

绍武政权(1646—1646)南明政权之一,其建立者是唐王朱聿鐭(隆武帝之弟)。由于隆武政权的覆灭为了有人能领导南方军民继续坚持抗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初二日,南明大学士苏观生、隆武辅臣何吾驺等在广州拥戴唐王朱聿鐭监国。初五日,唐王匆忙称帝,改元绍武。在苏观生的把持下,绍武政权一开始就没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为了争夺帝统,和刚刚建立的永历政权互相火并,兵戎相见。但是,清兵这时已在降将李成栋的带引下攻破惠州、潮州,直向广州进发。十二月十四日,清军以十四骑伪称援兵赚开城门,大队蜂拥而入。苏观生急召宿卫百余人抵敌。次日,广州落入清军之手,唐王及苏观生等皆自缢而终。绍武政权仅仅维持四十一天就覆灭了。

绍武政权是南明诸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政权,基本上说是没什么作为。其覆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内讧,本来自身实力就非常弱小,而且清军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入侵的可能。但其却不把主要心思放在如何抵御清军的入侵上,还把仅有的一点力量放在和永历政权的较量上结果被清军轻轻松松的攻破防线直接拿下其首都广州并包围了皇帝在内的一干大臣。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本来就被人刀架在脖子上了还不想着如何化解危局,反而去和另外他人打架,最后能不被大家在脖子上的人杀死吗?不过虽然绍武帝做法愚蠢,不过他的气节还是值得敬佩的毕竟面临被俘没有选择屈辱的投降而是选择自缢保住了作为皇帝的最后一点尊严。

南明悲歌(下)

永历政权

永历政权(1646—1662)是大明宗室建立的最后一个被全国性承认的政权,也是南明时期坚持最久最曲折斗争最激烈的一个政权。其建立者是桂王朱由榔(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之子),于隆武二年(1646)十一月十八日,在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戴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其为人懦弱寡断,昏庸无能,大明最后的希望在其手中覆灭。

永历皇帝本人是没什么本事的,但其建立的政权能坚持16年之久,主要归功于张献忠大西政权余部和部分李自成余部的支持,因为经过连年交战大明的正规军早已所剩无再加上清军连续的进犯,永历政权创立之初所辖疆域也非常小,可以说整体实力非常弱。如果没有大西军和大顺军余部的加入和支持,我想永历政权可能早就覆灭了。在明末大明的北京政权覆灭后当时中国主要存在四大势力,分别是关外的满清政权、北京的李自成大顺政权、四川的张献忠大西政权、南京的弘光政权。在一系列的角逐中大顺、大西、弘光等政权都被满清政权击败。

历史有时候真是会开玩笑。大顺、大西政权的领导人李自成、张献忠居然都死于意外。李自成是外出意外被小股流寇杀死,张献忠是带领大军出川与清军交战意外被流矢射中而亡。结果他们死后余部都群龙无首,没有人能够统一领导逐一被清军击败,我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些意外,或与明末中国的政治格局会发生变化吧,但历史没有如果。李自成死后余部分为两支,分别由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张献忠死后余部由其几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等率领,于永历六年(1652年)归顺永历政权联合抗清。值得一说的是昔日的死敌大西军居然成为了南明政权最有力和最忠心的保卫者,而曾经保卫大明江山血洒疆场的大明将士在汉奸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等汉奸的率领下疯狂的攻击永历政权,这又真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此时名义上服从永历政权领导的较大势力还有福建沿海的郑成功部,浙江沿海张煌言部。

永历政权的抗清斗争非常曲折时而高潮时而低迷,最后斗争了十几年还是失败了,1659年永历皇帝朱由榔由滇西逃亡缅甸,这实际上已经标志着南明政权灭亡了。之所以会是这个结果我想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内部不团结,各个势力互相不服气不愿意相互配合,导致好不容易开创的有利局面又破灭了,被清军逐一瓦解消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时期的反清斗争。

永历元年(1647年) 郝摇旗部护卫永历帝居柳州,并出击桂林。年底,大败清军于 全州,进入湖南。次年,大顺军余部又同 何腾蛟、 瞿式耜的部队一起,在湖南连连取得胜利,几乎收复了湖南全境。

永历二年(1648年)广东、四川等地的抗清斗争再起,清江西提督 金声桓、清广东提督 李成栋、清广西巡抚耿献忠、清大同总兵 姜镶、清延安营参将 王永强、清甘州副将 米喇印先后反正回归明朝, [23][24] 清军后方的抗清力量也发动了广泛的攻势。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扩大到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还包括北方山西、陕西、甘肃三省一部以及东南福建和浙江两省的沿海岛屿,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永历三年(1649年)七月初十日,清军围困南昌,城破, 金声桓投帅府荷花池死,就在南昌城陷的同一天, 何腾蛟在湘潭被俘,六天后在长沙被杀。

永历四年(1650年)正月 瞿式耜, 张同敞在桂林被 孔有德俘获,后二人坚贞不屈,被杀。三月初一日, 李成栋部突围信丰城,清军乘势尾随追击。李成栋部大乱,将领纷纷南窜,李成栋在渡河时坠马淹死。清军重新占领 湖广,其他刚刚收复的失地也相继丢掉。

永历五年(1651年)东南沿海的 张煌言、 郑成功抗清军队也乘机发动攻势,接连取得 磁灶大捷、 钱山大捷、 小盈岭大捷、 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 海澄大捷的一连串胜利,并接受了永历封号。一时间,永历政权名义控制的区域恢复到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两省大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永历六年(1652年)十月, 刘文秀四川用兵失利,在保宁战役中被 吴三桂侥幸取胜。而孙可望妒嫉李定国桂林、衡州大捷之大功,逼走李定国,却在宝庆战役中失利。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也在 漳州战役中失利。 所以明军在四川、湖南、福建三个战场上没能扩大战果,陷入了与清军相持的局面。

南明悲歌(下)

永历七年(1653年)、永历八年(1654年)李定国率军两次进军广东,与郑成功约定会师广东,一举收复广东;清廷在永历七年、八年招降郑成功,郑成功为了不破坏和谈,消极与李定国会师,导致肇庆战役跟新会战役失败。

永历十年(1656年) 郑成功取得泉州大捷,1657年又取得 护国岭大捷。同年 王兴率部取得 文村大捷,确保了南明在广东沿海的抗清据点,维持了西南永历朝廷和东南郑成功部之间的联系。同年孙可望秘谋篡位,引发了南明内讧,李定国拥护永历帝至云南,次年于曲靖交水大败孙可望,孙可望势穷降清。孙可望降清后,西南军事情报尽供清廷,滇黔虚实尽为清军所知。

永历十二年(1658年)四月,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年底吴三桂攻入云南。

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清军下昆明,占据云南,永历帝逃亡缅甸,二月, 吴三桂及赵布泰、尚善等率清军与李定国部战于滇西 磨盘山。六月, 郑成功称招讨大 元帅,率十余万水路大军,在 崇明岛登陆,开始北伐,接连取得 定海关大捷、 瓜州大捷、 镇江大捷的胜利,一度兵临南京城下。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联军秘密遣使至赣州与抗清英雄李玉庭联系,争取呼应。被清朝臣子汤斌查获。 汤斌将使者交与江西巡抚苏宏杀害,并报请清朝移兵守南安。李玉庭争取汤斌支持抗清,被汤斌告密,被俘后凌迟处死。汤斌藉此染红顶戴,官至工部尚书。 然而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最终失败,撤回厦门。

南明悲歌(下)

永历十四年(1660年)五月十日,清军围攻厦门,企图一举歼灭郑成功,郑成功沉着应战,取得 厦门海大捷的胜利,稳定了东南沿海局势。同年李定国、 白文选亲统明军入缅迎回永历,缅军杀使者,明军与缅军大战于缅北,明军大胜,后接旨退兵。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领将士25000,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准备夺取台湾为新根据地。同年八月十二日,缅王以饮咒水盟誓为名,杀害了永历朝四十二名大臣和太监;十二月初三,缅王迫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

永历十六年(1662年)正月,台湾荷军向郑成功投降。四月十五日,永历帝与其子朱慈煊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 郑成功其子郑经在 思明与乳母私通,加上当时 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闻 永历帝 朱由榔在云南遇害,郑成功数痛攻心,于五月初一日病逝(据最近考证是被暗杀);六月二十七日, 李定国在 真腊得知永历帝死讯,亦忧愤而死。

永历十八年(1664年)八月,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 李来亨全家自焚,明朝在大陆的抵抗结束。

附永历政权册封异性王表录

<table><tbody>

爵位

谥号

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秦王

-

孙可望

????-1660

1651-1658

西宁王、晋王

-

李定国

1620-1662

1652-1656-1662






南康王

、蜀王

刘文秀

????-1658

1652-1656-1658






黔阳王

-

皮熊

????-1665

1655-1665

巩昌王

-

白文选

1615-1675

1656-1661

庆阳王

-

冯双礼

????-????

1657-1662

嘉定王、汉阳王

-

马进忠

????-1659

1657-1659

延平王、潮王

郑成功

1624-1662

1657-1662






延平王、潮王

郑经

1642-1681

1662-1681






延平王

-

郑克臧

1664-1681

1681

延平王

-

郑克爽

1670-1717

1681-1683

/<tbody>/<table>

综合南明所有政权的表现可以看出南明之所以没有像南宋那样还能存在数百年之久,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大明末年明朝的统治根基已经被彻底动摇了。因为连年不断地内忧外患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特别是对武将的控制。由于连年征战军队损耗率非常高皇帝不得不同意让敌方将领私自募军导致最后军队都成为了将领的私人军队,只有有兵就是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军阀。这些军阀都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战就谈不上什么保家卫国了,致使皇帝没有一支自己完全靠得住的军队抵抗外敌。第二个原因就是崇祯皇帝在国家危难时刻没有做好后续按排,致使北京城破时自己和他的皇子们都没幸免于难全部报销。结果大明政权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于是各地幸存的宗室纷纷登上舞台谁也不服谁,绝大部分力量都被内耗了。这真是一个国家和那个时代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