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作為與中國接壤的陸地鄰國,印度與中國的聯繫並不算緊密,我們對這個人口能與中國匹敵的鄰國並不太瞭解。歷史上除了佛教東傳,實在是想不出太多的交集,也許是因為被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了太多的交流。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今天我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下我們這個陌生的鄰國,首先我們看一下地形圖,從上面這張地形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印度從海洋到沙漠、從高原到平原,地形及其完整,有孕育文明的先決條件,南部地區深入大洋,擁有漫長海岸線,兩側海岸各有一條上千公里長的山脈,分別是面向阿拉伯海的西高止山脈和麵向孟加拉灣的東高止山脈。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世界第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和世界第二高的山脈喀喇崑崙山脈,構成了印度次大陸北部屏障,印度次大陸東北部是與緬甸的界山帕凱山,印度次大陸西北部是興都庫什山脈,該山脈位於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內,平均海拔4000-6000米,也是一道高大巍峨的天然屏障,印度次大陸的北部、西北部、東北部三個方向都被一系列的高山包圍,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但是環境也不是完全封閉的,其中有一個“漏洞”存在。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有了從海洋到沙漠,高原到平原的豐富地貌,有了被群山、海洋包圍的獨立環境,特別是北部群山之中發源出的印度河和恆河,分別形成了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這裡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區域之一,古代印度人可以開始創造他們的獨特文明瞭。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首先是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代中國還沒有進入商王朝,印度人就已經在印度河平原上,用土磚建造了城市,整個城市呈網狀分佈,有市政建築、市場作坊、倉庫、民居和神廟,甚至還有大型浴池,這些建築的存在表明當時印度人文明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這一時期被稱為哈拉帕文化,可惜的是哈拉帕文化並沒有傳承下來。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我們開始提到的那個“漏洞”,在這個時候也慢慢顯現出來,它便是位於印度西北部的興都庫什山脈,這條看似高大的山脈,其實並沒有像喜馬拉雅山包裹的那麼嚴實,它有數個關口,最寬處有數百米,中亞的入侵者很容易通過這些山口進入印度,印度的歷史也幾乎就是由這條山口開始的。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第1次入侵發生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群自稱雅利安人的入侵者通過興都庫什山的關口進入印度,他們摧毀印度土著人的村莊,把土著部落歸入最低賤的階層,入侵者高貴、土著低賤的印度種姓制度由此產生,之後新的入侵者也都沿用此制度奴役被征服者。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這一時期印度開始了以恆河兩岸為主形成了16個較大的邦國,政治上分裂使得文化思想百花齊放,加上炎熱的天氣更容易讓清閒的高種姓階層喜靜勿動,長時間在樹下打坐冥想,包括佛教在內的多個宗教便在此誕生,宗教開始全面進入印度人的生活,宗教的興盛一直保持到今天。印度人篤信宗教,已經到了不惜金錢、家庭甚至生命的地步,印度的宗教讓人們嚮往“來世”、忽略“現世”,也讓人們更加多關注“精神世界”,忽略“物質”,所有現世的骯髒、苦難都有了精神解脫之法,以至於對城市垃圾、行政腐敗的“寬容度 ",讓每個到訪印度的外國人都感到驚訝,哪怕再一次受到異族侵略,也可以通過宗教在精神上尋得快樂。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公元前516年-公元前327年第2、3次入侵相繼發生,波斯國王大流士與來自歐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相繼攻佔印度河流域,這兩次入侵雖然非常短暫,但卻大大刺激了印度建立統一國家的雄心壯志,公元前322年印度歷史上唯一一個接近統一的帝國誕生-孔雀王朝,不過統一非常短暫。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公元1世紀前後興都庫什山又迎來了希臘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第4、5、6次入侵接踵而來,印度再次陷入長期分裂,這幾次入侵也為印度留下了影響巨大的遺產,其中之一便是希臘式佛教藝術這種融合了希臘、羅馬風格的佛像還遠播中國,形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公元500年前後,來自中亞的遊牧民族白匈奴又一次利用“漏洞”侵入印度,一度攻佔恆河中下游地區,形成第7次入侵,頻繁的入侵為印度社會帶來了大量新的民族,時至今日印度有超過1600種語言,僅鈔票上的語言就多達15種。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公元8世紀、11世紀,波斯人、突厥人再次穿越興都庫什山進入印度,形成了第10次入侵,入侵的結果是又一個伊斯蘭國家莫臥兒帝國建立,眾多伊斯蘭式的宏偉建築多在此時拔地而起,包括泰姬陵、德里紅堡。然而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伊斯蘭教並沒有完全融入印度社會,這為日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分裂以及民族衝突埋下了伏筆。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此後,來自“漏洞”興都庫什山的入侵依舊不斷髮生,波斯、阿富汗的入侵者甚至焚燬了德里古城,長期的入侵使得印度國力衰弱,一直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而從海洋上來的歐洲入侵者居然以殖民地的形式完成了印度的統一,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今天的印度國土範圍正是當年歐洲入侵者的政治遺產之一。

因為一個小山口,被外敵入侵300多次,種族和語言眾多現在成隱患

事實上除了上述這些規模較大的入侵,印度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入侵多達300次,到了今天興都庫什山的“漏洞”早已失去了戰略地位,但現代印度目前最大的桎梏是在宗教、種姓制度、民族衝突等方面,一方面努力步入現代化,一方面舊有固疾未能根治,這正是印度充滿矛盾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