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考古發掘證明,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史前社會存在宗教信仰,夏商周三代亦存在盛大的祭祀占卜活動。這些祭祀占卜活動包含了對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萬物、以及社會群體的神秘觀念和祈求敬拜。

由此發展出對超自然體之神靈的信仰及崇拜,形成有規律的宗教活動。

一、宗教活動的影響

宗教活動對當時社會的生產與發展有重要影響,祭祀與占卜活動是先民對萬物認識的反映,並讓其指導當時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祭祀


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占卜


《繫辭傳下》:“古者包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法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在新石器時代,發現了大量的卜骨,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宗教活動的猖撅。

二、卜骨的發現

卜骨出現的時代應當早於齊家文化(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在靈臺橋村曾發現卜骨,據此,可將卜骨的發現年代推至公元前三千年前期後段之早期,即新石器時代末期。

陶寺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的居民有占卜的習俗,出土有牛肩胛骨製成的卜骨,一般未經整治,有的僅有鑽痕,有的只灼不鑽,有的灼點背面還有兆痕。

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卜骨


後崗二期文化的人們也有占卜的習俗,白營遺址的卜骨最多,有8件,白營遺址中發現蚌殼堆13堆,放置在牆基內,或在居住面下,可能與原始宗教有關。

但是,卜骨最早被人們作為隨葬品而帶入墓葬的例證,則是皇娘娘臺的M24了。卜骨的大量發現,以及被人們珍視為隨葬品而需要帶入另一世界的事實,說明一個巫師階層業已形成,並已成為當時社會的一股活躍力量。

三、中國古代占卜活動

我國古代占卜活動主要有十項:帝位、祭祀、征伐、生子、狩獵、婚姻、入社式、犧牲、夢佔、疾病;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預兆期(殷商以前時代為主)、甲骨卜期(殷商時代為主)、蓍筮佔期(周代為主)。

先秦宗教活動:祭祀與占卜

龜甲


古人常用龜與蓍作為主要的占卜工具,其原因正如《白虎通》所記載的:

此天地之間壽考之物,故用之也,龜之為言久也,蓍之為言蓍也,久長意也。又:龜曰卜,蓍曰筮,何卜赴也,爆見兆也,筮也者信也,見其卦也。

中國古代占卜時,用的是龜甲和獸骨,龜甲作為巫術的器具,當有“有靈觀”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