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做會“弄花”信用記錄?90%的人都有這個貸款誤區!

徵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使用廣泛,在貸款過程中,可能需要自查徵信。而隨著信用在各行各業的普及使用,學會自查徵信是非常重要的。

這麼做會“弄花”信用記錄?90%的人都有這個貸款誤區!

為什麼要自查徵信報告?

個人信用報告又被稱為個人“經濟身份證”,會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對客戶的信用評定及放貸。

舉個例子,小平打算買套新房,打算申請房貸,結果被銀行告知,徵信不良,無法批貸。

小平自己查了信用報告後發現,之前曾有一次信用卡的逾期記錄,然而此時知道已經於事無補了,因為記錄已造成,短期之內是無法消除的。

自查信用報告,主要就是為了查看是否有逾期等不良記錄,當你需要申請信用卡或者貸款之前,最好查詢一下,做到心中有數。

什麼時候才是查詢的最佳時機?

查看信用報告中主要看看這些問題:

第一, 信用報告中有沒有“錯誤記錄”?如果有的話,可以及時向徵信中心或業務發生銀行“申請糾正”。

第二, 信用報告中是否有“未經本人授權”的查詢記錄?如果有的話,可以向所在地的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投訴,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 信用報告中是否有人盜用或者冒用我的身份證,導致我“被貸款”?如果有的話,及時報案或者通過訴訟的方式主張貸款無效。

自查徵信報告會“弄花”徵信記錄嗎?

這麼做會“弄花”信用記錄?90%的人都有這個貸款誤區!

理論上,自查信用報告並不會“弄花”徵信記錄。

那有人說,那麼是不是可以無限次自查?

並不是,自查信用報告是應該且有必要的,但是也要適度!最好就是半年查一次。

自查信用報告收費嗎?

《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個人一年可免費查詢2次,每年第3次起按10元/次進行收費。一年查詢兩次個人信用報告即可,記住大體情況,如有必要也可以保存查詢結果,這類是指詳細版本的徵信報告。

有些信用軟件類APP可免費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主要是簡版的徵信報告。通過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方網站或者是去當地人民銀行網點可查詢到詳細版本的徵信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