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

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

@母親a: 我孩子現在上初三,心思都在手游上,不想學習,覺得學習很苦很累,認為考不考高中無所謂,尤其對待英語完全放棄,覺得學英語毫無用處,不願意背單詞,英語作業基本不做。我給他斷網停機但是孩子軟纏硬磨或者態度惡劣強硬,最終還是敗下陣來重新給他開機。他爸常年在外地,對他態度相對溫和,照顧到他的叛逆期,儘量不和他衝突,對於他玩手機也是一籌莫展。請問我現在該怎樣才能幫助到孩子,讓孩子能逐漸走上正軌? 老師能有什麼辦法嗎?

@母親b: 孩子出現怪異的行為,剛開始教育,後來,沒耐心了就直接上手了,現在才知道,孩子們也是身不由己,所以其他家長當孩子出現叛逆的情況時,千萬別像我一樣衝動。

@母親c: 孩子快八歲了,可能我平時工作太忙沒太多時間陪伴她,她現在就很叛逆,完全不聽我的話,一不高興就打我衝我吼。今晚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她又開始發脾氣,我氣極了就打了她幾下,她就開始打我然後說不想要我這樣的媽媽,說不活了不想跟我在一起,我真的很失望,不知道怎麼去教育了。

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

作為父母我們要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叛逆行為,任何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度過三個“叛逆”階段,只是表現叛逆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

第一個階段:2-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剛剛萌發,物權意識逐步增強,對物品的歸屬意識定義不是很清晰,凡是他能拿到的就認定是自己的,很多父母錯誤的理解為孩子自私,不聽話,不願分享。

第二個階段:7-10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的能力,他們非常希望證明自己的能力,獲得認可。在處理事情上,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決,而不願意被大人所掌控,很容易被父母誤解為對著幹。

第三個階段:12-18歲,這個階段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他們的身體在這個階段逐漸發育成熟,但是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受家庭教育,校園教育以及社會和網絡的影響特別大,他們渴望獨立、自主,不希望父母的干涉,是非觀念不強,容易盲目的模仿一些不良習性,如早戀、抽菸、喝酒、打架、鬥毆、迷戀網絡等。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

2、為什麼我不能

3、試探家長的底線

4、想受到關注

5、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孩子叛逆期發展特徵

一: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二: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

三:變得更為倚賴

四: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五: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

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

1、孩子在第一階段的時候,父母最重要的是耐心,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表達能力一般,父母需要耐心的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和行動目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嘗試同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方法,正確的引導孩子去完成自己的目標。

2、處於第二個階段的父母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拓寬與孩子溝通的渠道,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的下,讓孩子充分的做主,同時要給予孩子解決問題、處理事情的建議,不論成敗,要培養孩子分析總結經驗的習慣。當孩子面對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要多鼓勵孩子,做孩子的堅強後盾。

3、這是一個很關鍵的階段,父母要充分利用前期打下的基礎,要善於溝通、及時溝通。把孩子當朋友相處,分享他們的喜悅,分擔他們的憂愁,解答他們的疑惑。給與他們嘗試的權利,創造展示自我的條件,允許他們有條件的失敗,對於他們取得的成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困難,承擔責任,陽光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