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曆法知識基礎 彗星

古代天文曆法知識基礎

彗星

我國古代對於彗星的形態已很有研究,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天文氣象雜佔》上就畫有 29 幅彗星圖,由湖南博物館收藏。在晉書“天文志”上清楚地說明彗星不會發光,系因反射太陽光而為我們所見,且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陽。

營(huì)李(bèi):即彗星。環繞太陽運行或行經太陽附近的雲霧狀天體。”飛流:謂彗星,拖著光尾飛馳。

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

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三種。

橢圓軌道的彗星又叫週期彗星,另兩種軌道的又叫非週期彗星。週期彗星又分為短週期彗星和長週期彗星。長週期彗星可能來至歐特雲(Oort cloud)而短週期彗星可能來自柯伊伯帶(Kuiper Belt;凱伯帶)。

歐特雲理論(Oort cloud theory):在 1950 年,荷蘭的天文學家 Jan Oort 提出在距離太陽 30,000 AU 到一光年之間的球殼狀地帶,有數以萬億計的彗星存在,這些彗星是太陽系形成時的殘留物。有些歐特彗星偶爾受到"路過"的星體的影響,或彼此間的碰撞,離開了原來的軌道。大多數的離軌彗星,從未進入用大型望遠鏡可偵測的距離。只有少數彗星,以各式各樣的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不過到目前為止,歐特雲理論僅是假設,尚無直接的觀測證據。

柯伊伯帶(Kuiper Belt):歐特雲理論可以合理的解釋,長週期彗星的來源和這些彗星與黃道面夾角的隨意性。但短周彗星的軌道在太陽系行星的軌道面上,歐特雲理論無法合理解答短週期彗星的起源。

古代天文曆法知識基礎 彗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