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迎“2連降”!“感謝”特朗普,以及沙特、俄羅斯增產!


國內油價迎“2連降”!“感謝”特朗普,以及沙特、俄羅斯增產!


油價“12連跌”!隔夜重挫8%

堪稱是“史無前例”,美國WTI原油期貨創三年最大跌幅,出現“12連跌”,刷新34年最長連跌記錄。

隔夜,美油一度跌超8%,創2015年9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收盤跌7.1%、或4.24美元,較10月初的高點下跌28%,年內首次跌破56美元,創下2017年11月以來的新低。

短短一個多月,WTI油價就跌入了熊市,過去兩年的累計增長幅度已經回吐了60%。

此外,布倫特原油隔夜同樣收跌4.65美元,或6.6%,報每桶65.47美元,為7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布倫特原油在10月初觸及四年高位後已經下跌了25%,現跌至3月以來低位。

三年以來,國際油價從未出現如此“慘烈”的暴跌,這背後有2大因素!

因素一:“油價剋星”特朗普發推!

不可否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嘴炮”是本週油價下挫的重要導火索。

本週末,沙特和OPEC討論減產,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表示該王國計劃減產50萬桶。消息一出,美布兩油一度大幅上漲2%。

然而,作為“油價剋星”的特朗普自然持反對意見,在消息過後,特朗普發佈推文稱,希望沙特和OPEC不會再減產,並稱根據供應情況油價應該比當前水平低很多。

國內油價迎“2連降”!“感謝”特朗普,以及沙特、俄羅斯增產!


特朗普發推後,油價迅速回吐週一早盤漲幅,轉而下跌。市場情緒轉差,為油價暴跌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因素二:沙特、俄羅斯仍在增產!

在市場情緒已由多轉空之際,糟糕的基本面因素可能是壓垮油價的一根“稻草”:在供應端,市場越來越擔心供過於求的風險;在需求端,增長前景也非常黯淡。

1. 供應端:週二公佈的OPEC月報顯示,10月份,雖然伊朗產量減少15.6萬桶/日,但OPEC產油國合計增產12.7萬桶/日,沙特的產量甚至首次超過了2016年減產初始的水平。俄羅斯5萬桶/日,美國的原油產量當前也處於歷史最高位,日產量達到1160萬桶。

在報告中,OPEC對明年油市供應過剩提出警告。

2. 需求端:OPEC在報告中稱,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129萬桶/日,較上月預估減少7萬桶/日,這是該組織連續第四個月下調需求預估。

在主要產油國增產的背景下,OPEC和其他預測機構都預計,隨著需求放緩,全球石油市場可能在2019年出現供過於求。

國內車主受益!油價迎“2連降”

隨著近來國際原油價格的進一步下跌,國內的車主們“興奮”了,因為國內成品油價又能降了!

在11月16日24時,國內成品油將迎來調價窗口。對此,卓創資訊和金聯創的分析師都認為,本週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難以擺脫疲軟的態勢,零售價“2連跌”已無懸念。

這將是年內第九次下調,下調額度也十分喜人,這次將再一次刷新年內最大跌幅。

據機構測算,截止11月13日收盤,綜合原油品種變化率為-8.35%,當前油價預計下調約435元/噸,折成公升價汽柴油約下調0.34元/升,車主加滿一箱50升油,可以節省17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