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泰州?聾啞人能說話?今日報紙奇聞兩則

今天有兩則新聞,讓人摸不著頭腦。說到底,還是文風不正。

1月25日《經濟日報》第8版的圖片新聞中竟出現“山東泰州”。

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

泰州,簡稱“泰”。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北翼。

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

1月25日《漯河日報》第2版《善良心靈綻“金花”》文中:

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

不過,再打開報紙時,PDF改了,去掉了婆婆是聾啞人:

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

不過,從以往的資料中,我們發現有些媒體對婆婆的介紹確實是聾啞人:

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山东有泰州?聋哑人能说话?今日报纸奇闻两则

此類新聞不是孤例。不妨看看之前的。

其實,不必迴避婆婆是聾啞人這一事實,只要把“婆婆感動地說”改為“婆婆用手語比畫”就可以。

事蹟挺感人,我們還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傳播真善美上,只是文風還需要持續改進。

文風不實,作風難正;套路寫作,難見真誠。多年來,有多少新聞報道里的“說”非當事人所言?不少新聞工作者不但自說自話,而且形成一種教科書式的套路新聞寫作模式,也算是一種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