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很多家網貸無力還,是否構成犯罪?大家來看看

欠了多家網貸,且累計數額較高,無力償還,好擔心...

那多頭借貸償還不上到底會不會坐牢呢?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老看...

欠了很多家網貸無力還,是否構成犯罪?大家來看看

一、網貸平臺的綜合利率。

根據“最高法”對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超過24%以上的,法院不予以支持,超過36%以上的,還得退還給借款人;

二、是涉及到異地訴訟,成本很高。

借款用戶一般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詐騙”

法律上定義的借貸詐騙,需要借款人提供虛假的個人信息、虛假的擔保文件與證明文件等等;

而市面上的網貸都是無擔保抵押、無使用場景、純信用貸款,網貸平臺審核的都是你的個人信息,而且放款時需要至少三要素或四要素鑑權。

換句話說,你只有給到平臺你本人正確的信息,造假反而

貸不出錢,除非你搞到別人的一整套信息,包括銀行卡及密碼才可能構成“騙貸”這種詐騙行為,但訴訟主體就變成他人而非網貸平臺了。

因此,正常的借款用戶一般構成不了法律意義上的詐騙罪。

三、你會被法院認定為“老賴”嗎?

上面說了,雖然你不構成詐騙,但如果涉及金額巨大,有可能被你的“實際借款人”提起訴訟。

一旦法院明確了你有還款能力並責令還款,且在你名下有存款、汽車、不動產等的情況下,如果你還是拒不還款,則可能被認定為老賴,進而影響自己與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如題目所言,你“無力”還款的話,一般法院是不會把你列為“老賴”的。

欠了很多家網貸無力還,是否構成犯罪?大家來看看

四、欠網貸的錢不還,會不會坐牢?

借錢不還只有一種情形有可能坐牢,就是出借人,也就是你的真正債主向法院起訴,你被判還款,在有能力償還的情況下,你拒不償還,那有可能會以“拒不執行判決或裁定罪”

,面臨牢獄之災。

基於“老賴”橫行對社會經濟及國民素質造成的惡劣影響,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失信懲戒力度不斷上升。

比如行為被限制: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六)旅遊、度假;(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九)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2016年國務院還曾發文對“老賴”實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購買不動產、限制乘坐飛機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去年年末至今,國家更是陸續下發了多項懲治條例,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消費、限制出入境、公佈個人信息等懲戒,情節嚴重者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譬如,有關部門與社會機構平臺廣泛合作、聯合懲戒,如最高法和百度合作,曝光老賴個人信息;

在國際機場安檢口的電子屏幕上不斷翻動很多“老賴”照片和信息,實行24小時播放;

與當地電影院通力合作,在電影放映前,集中曝光失信被執行人,“霸屏”15秒。

所以說,不管會不會犯罪,成為“老賴”都將會在國家與社會合力圍剿下“無處躲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