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选择127 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部分城市“身兼多职”),包括41个陆港型、30个港口型、23个空港型、47个生产服务型、55个商贸服务型和16个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至此,国家大物流体系建设拉开大幕。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物流枢纽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因此物流枢纽的布局规划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因此,不论是省区层面还是城市之间,关于物流枢纽的竞争和暗战从未停止过。

分省来看,沿海、延边大省是此次规划的最大受益者,广东省总计布局了13个五大类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除了陆上边境口岸型),全国最多。江苏省紧随其后,总计布局了12个五大类型国家物流枢纽((除了陆上边境口岸型)。东部的浙江和西部的新疆也都有11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河南、河北、山东各有10个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沿海的福建和东北的黑龙江也各有9个枢纽布局。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如果说省区的物流枢纽布局数量很大程度上受到辖区面积和地理区位影响的话(比如新疆、黑龙江),那么城市层面的物流枢纽布局就是实打实的硬实力较量。

在城市层面的物流枢纽格局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七座城市组成的四大枢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他们是面向国际层面的物流枢纽,这是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就确定了的顶层设计。

上文提到127座城市布局212个枢纽,这其中“身兼多职”的城市就是枢纽中的枢纽。长江沿线的武汉、南京两座城市身兼“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5职于一身(因为不延边,所以不是陆上边境口岸型),这一壮举连北上广深也未能做到(北上广深因为沿海不延边,所以不是陆港型,也不是陆上边境口岸型)。武汉、南京两城综合实力超群,几乎没有短板,组成了国家物流枢纽的第二梯队。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杭州、西安、郑州、贵阳、青岛四城集4大国家物流枢纽类型于一身(杭州、西安、郑州、贵阳缺失港口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杭州虽有港口,但是运量较小,所以未能入选港口型枢纽。青岛缺失陆港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以上五城虽稍有短板,但综合实力依旧强大,组成国家物流枢纽的第三梯队。

大连、宁波、厦门四座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集3大国家物流枢纽类型于一身,虽然短板明显偏科严重(大连缺少陆港型、空港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宁波缺少陆港型、商贸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厦门缺少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和陆上边境口岸型),但是依靠强大的港口优势,位列国家物流枢纽的第四梯队。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以上17座城市,也就是此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钦点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核心城市。

当然,除了上层的规划,城市的内生动能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内外动能的结合,才能建设成真正有含金量的“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钦点127座城市,这17座城市才是最大赢家!

对此榜单,元芳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