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要為實體店賦能,微信小程序恐難擔此重擔

騰訊馬化騰在公開場合表示,騰訊跟阿里在新零售時代都側重為線下實體商業賦能,但是他跟馬雲對於賦能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說白了就是阿里直接控制線下產業鏈上的參與者,或者直接踢開他們自己幹。而騰訊是典型的授人以漁,即是為現有實體商家提供各種線上化和社區化信息工具,讓每個線下商家自由發揮。這裡筆者為騰訊的賦能方式點個贊,我想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讚賞騰訊的賦能方式,原因以後說,這裡談一下新零售戰場中騰訊的拳頭產品“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推出1年左右了,記得就剛退出火了一陣,直到最近推出官方微店,小程序熱度才再度迴歸,但是筆者真的不看好小程序在新零售戰場的未來表現。

馬化騰要為實體店賦能,微信小程序恐難擔此重擔


首先,擁有小程序的商家還是原來的商家。很實體商家為自己的店面做了小程序,但是運營結果呢?商品以前賣的什麼價格,有了小程序後價格還是高高在上無任何變化;商品種類呢?還是賣那幾樣;服務更好了?常見的上門維保的小程序,上門該宰客還是宰客。所以說商家沒有因為小程序而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和產品性價比,消費者體驗還是原來的體驗。

馬化騰要為實體店賦能,微信小程序恐難擔此重擔


其次,小程序在線下交易環節中是的多餘的環節。我以前買奶茶,直接跟店員溝通,直接微信掃碼支付,有了小程序後呢?店員都懶得說話了,直接讓你掃碼打開小程序,自己看自己選,最後再微信支付。你說這體驗是不是變差了?肯定是,手機這麼小的字我自己都得瞅半天,反而感覺這硬生生的購物多出一個手續步驟。

馬化騰要為實體店賦能,微信小程序恐難擔此重擔

最後,微信是社交產品,現在噪點太多、太大。打開小程序總有很多開發小程序的商家的小程序,還有的小程序開發者掛羊頭賣狗肉的,在全國海量投放小程序,在南京的打開小程序,發展商家地址竟然在四川,給普通消費者的體驗很差。最近的某多多產品,基本每天一次甚至多次給我推送微信消息,告訴我什麼拼單完成,我沒拼什麼,點進去才知道是個坑。

馬化騰要為實體店賦能,微信小程序恐難擔此重擔

騰訊線下賦能的方式觀點很好,不過新零售時代的線下賦能肯定是個系統工程,小程序肯定獨木難支,騰訊需要從更多層面和環節來整合發力。否則小程序永遠可能只會是一陣風,除了肥了小程序開發者,消費者、線下商家和騰訊都無法從小程序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