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19次會議決定,《農業稅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由此全面取消農業稅。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俗稱“公糧”。在古代,上交國庫的糧食,叫上交皇糧,共和國成立後改名叫公糧和購糧,就是每戶農民按所要求的比例上交給國家徵糧庫,這項制度延續了有幾千年。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公糧通常是每畝50斤,必須無雜質,乾燥,飽滿,一半是抵農業稅的的,一半是無償上交國家的。

村裡的大喇叭會喊:“各位村民請注意,鄉里已下發通知,從明天開始我們得交公糧了,三天之內必須完成。有些人不要存在僥倖心理,想抗糧不交,交皇糧那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抗不過去的。”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交公糧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而今的00後、10後更是不知交公糧為何物了,可是那個年代的記憶對於我們經歷過那段往事的孩子來說卻是一段珍貴的回憶,一段寶貴的財富!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交公糧並不輕鬆,不是所有的糧食都能通過檢查,一旦驗糧人員說糧食不合格,那農民只能拉回家,經過晾曬處理後再來交糧。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我的家在山東,俺們鎮有大大小小共100多個村。每年,各個村都要派年輕力壯的後生,把村裡的糧食運到俺鎮上的糧食所,進行驗收,交給公家。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通常在出發前,要求把所交的乾燥糧食,用麻袋裝滿,捆上尼龍繩紮緊口袋,不得漏氣。裝車前,兩手使勁的左右搖晃,確保糧食不會漏出來。這才放心的用粗麻繩,牢牢的綁在木頭架子車上。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糧食所為了確保收上來的糧食,能夠長久的儲藏。糧食所的工作人員在驗收糧食時,需要經過四道工序:一是,觀其色;二是,查其形,三是,聞其味,四是,嘗其味。

8張80年代農民交公糧老照片,苦澀的回憶中見證30年的經濟鉅變

交公糧的時間也有嚴格的規定,所以農民不得不抓緊時間交公糧,只有先把糧交了,他們才敢回家乾田地的農活,現在想想,那時的農民的生活的確挺艱苦的。不過那時候我的小夥伴們還年輕,好多大人都還健在,現在他們都不在了,時代也變了,每次家裡有事情也不會來那麼多幫忙的認了,人情也變得冷淡了……只能懷念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