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1月13日,馬雲和獲得2018年“馬雲鄉村教師獎”的101名教師、獲得“2018馬雲校長計劃”的20名校長一起,重新回到課堂,併為這些鄉村教育的堅守者和創新者頒獎。

馬雲希望藉助頒獎,喚醒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家、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到鄉村教育,喚醒更多的年輕教師投入到鄉村教育。

課尾的發言中,馬雲和教師們聊起了心裡話。

1.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課堂,應該是人人嚮往的地方。

我坐在下面聆聽,感受課堂帶來的純淨,似乎回到了小學的時候。我小時候,儘管逃課很少,但是我的同學都在逃課。逃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老師上課不夠有藝術、不夠花心思。想要改變教育,一個最關鍵的課題,就是要讓我們的孩子,願意回到教室去。

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四年,今天的“重回課堂”也是第四次,我一直在聽,特別感動。我是真心感謝所有在座的老師以及全中國所有的鄉村老師們,是你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希望。你們讓成千上萬的留守兒童、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讓他們擁有了能力、擁有了信心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世界冠軍惠若琪在給鄉村教師上體育課

鄉村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教師。每一個優秀的老師,在課外所花的時間,所投入的心血,讓聽課的人覺得“課還可以這樣上,還能這麼有意思”,那麼我們的孩子們就會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

2.好的教育,就是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所以,什麼是“好”的教育?不是考試考得多好,而是孩子們熱愛學習,熱愛看書,熱愛自己去探索,擁有了學習的能力。中國的鄉村教育可能是我們中國教育改革最大的薄弱點,也是最大的突破點。

我們14億人,很多人的教育營養是嚴重營養不足,而農村是教育營養非常不足的地方。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跟教師們分享

對於馬雲鄉村教師的理念來說,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有些孩子讀書是有天賦的。我讀書的時候,有些孩子讀書就是好,像上輩子就會讀一樣,我背了五遍、十遍都不行。我們公司有一些年輕人,我真覺得我讀書是讀不過他們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我們就是要關注孩子,幫助他們發揮好自己最強的地方。

今天,宋小寶是我們“重回課堂”的班主任,他讀書也許不行,但是講笑話行,這就是每個人自己獨特的地方,一個優秀的老師總能夠發現孩子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強項。

所以回到課堂,好老師在於對學生的鼓勵、在於引導、在於啟發。所以我個人覺得,真正的教育是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3.未來社會,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創造力和愛商

未來三十年,全世界的教育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機器人,現在的教育是過去兩三百年工業時代所形成的,標準化、流水線、規模化的教育模式,這一整套體系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宋小寶主持“重回課堂”開場

教育要尊重個性化和特色化,要讓孩子對讀書有興趣,未來,我們比的不是誰背得多、不是誰算得快,不是知識的競爭,也不是考試的競爭。

未來,是創造力的競爭,是想象力的競爭。

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有想象力,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有創造力?這是我們不斷追尋和思考的,只有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的孩子在三十年以後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才不會對這個社會感到沮喪。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把“教”和“育”變成一門藝術,就能開啟孩子的智力。不僅僅是智商,我一直認為,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和幸福,還要有情商,更要有愛商。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情商,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智商,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愛商,有擔當的責任,敢做自己。

4.敢於在衝突和協作中,培養孩子思辨能力和團隊精神

“教”和“育”是兩回事情。

中國的“教”真的不差,今天的美國也好、歐洲也好,很多好大學裡考試考得最好的,往往是我們中國人。但是我們的“育”要提高,“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

“學”和“習”也不一樣。

“學”的可能是知識,而“習”是要嘗試,去體驗挫折、體驗失敗。“教”和“學”是對於知識來說的,“育”和“習”是對文化而講。

去年我去了兩趟以色列,以色列的教育對我啟發很大。最初,我是帶阿里巴巴的高管去學習,每個公司都說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我想帶大家看一看以色列這樣的國家,面臨的是什麼樣的競爭壓力,又是怎樣活下來,並讓整個民族如此強盛的。

我和以色列的教育部長聊了兩個多小時,他們靠的是教育、是知識結構、是創新,對於每一個個體教育的重視。每一個人都在終身學習,這讓我感到中國教育巨大的機會所在,還有許多能夠提升的地方。

以色列教育強調思辨的能力。

我們中國的孩子,放學以後,面臨的是父母這樣的問候“在學校有沒有跟同學吵架啊?聽不聽老師話啊?”我們總覺得聽話的、不吵架、不打架的孩子是好孩子,但其實,誰能在今後的一輩子裡保證做到不吵架,誰能一輩子不跟人鬧矛盾。

如果一個孩子從來不吵架,不會鬧矛盾,當他長大後面臨真實社會的問題時應該怎麼辦?就像我們的體育運動,個體運動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但是隻要是需要人與人碰撞的、協作的、衝突的、複雜的,這種對撞性群體運動,我們都做的不好。

學會在衝撞過程中解決矛盾,學會在跟別人的爭論之中、不同意見中解決方法,這樣的能力非常重要。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鄉村教師在“重回課堂”中晨誦

未來社會,數學越來越重要。

人工智能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一種通用語言,怎麼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讓孩子在數學中不斷去探求?探求是一種智慧,優秀的老師在於啟發、在於喚醒,知識是可以被灌輸的,但是智慧是需要被喚醒的。

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隱藏的智慧,我們怎麼讓他們通過體驗,在衝突和協作中開啟智慧,培養團隊精神。所以,我們國家現在重視推廣足球、推廣籃球。

真正的智慧和團隊精神,不是不要失敗,而是努力不讓你的夥伴失敗。

5.每個人都有天賦,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我希望我們認真去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好老師就是要發現這些天賦,鼓勵這種天賦,支持這種天賦,相信他們有天賦。

我們家,ABC三個字,我爸我媽肯定認不出來。我是家裡唯一英文還能夠講得不錯的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的英語老師給我的鼓勵。

他會不斷表揚我,“馬雲你的發音比我還好”,就是“比我還好”這句話,讓我信心百倍。

做企業也是一樣,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總是用欣賞的眼光看他的員工,一個優秀的老師是用欣賞的眼光看這些孩子。當你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的時候,孩子自然能夠感覺得到。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今天,中國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

不是煤礦、不是石油、不是森林、不是水,中國最了不起的資源是每年近2000萬的新生兒,人的大腦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資源。

我國有近2000萬新生兒童的大腦等待開發,這佔了全世界很大的比例,而開發大腦、啟迪智慧的,首先就是我們中國的教師。

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正是因為我們注重了教育,我們恢復了高考,我們讓13億人的腦袋裡邊有了東西,才讓我們13億人的口袋裡邊有了東西,這是一門巨大的藝術,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讓教師和孩子們相信:我也能站在聯合國的舞臺

因此,我特別希望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尤其是鄉村校長和鄉村教師。

一個校長決定了一個鄉村、一個地區的教育。

中國原來有400多萬名鄉村教師,現在不到300萬名,有一些老師離開了,原因之一就是我不喜歡校長。我們公司也一樣,很多員工離開公司,就是因為不喜歡老闆。

校長不是官,校長是一個領導者,他要把握方向,他要鼓勵他的員工,他要支持他的老師做好工作。

我特別希望中國的鄉村校長得到支持和幫助,因為你們肩負著一個地區教育水平的提升。中國的鄉村教育強了,國家教育才會強,鄉村才有可能振興。

鄧小平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現在要讓沒有富起來的人,讓剩下的人富起來,而教育正是關鍵和基礎。

農村是中國教育最大的突破口,也是機會所在。

馬雲: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師

△馬雲在現場與教師交流

所以每年臘八節,在海南三亞辦鄉村教師節,我就是想向鄉村教師致敬!國家要感謝你們、孩子們要感謝你們、未來要感謝你們。鄉村校長是教育改革中,奔走在一線的真正的改革者,這就是我們今天做這一切的原因。

去年,我們把鄉村校長送去了美國,專門帶老師們去紐約聯合國參觀。每一個老師都激動地在安理會的會議廳拍照留念。我希望讓老師們相信,讓他們告訴孩子們相信,有一天,“你也能走出大山,站在世界的舞臺”。

校長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有有擔當的校長,才能夠改變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讓孩子們離開山村,讓孩子們面向大海, 讓孩子有自信,讓孩子們敢於面向未來,讓孩子們敢於成長成為他沒有想到可以成為的人。

一個校長在20年內至少會影響200個老師,一個老師一輩子至少會影響200個孩子,我希望我們關注鄉村校長,關注鄉村老師,讓中國的鄉村教育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