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鋼鐵與濟南鋼鐵“合體”,撤銷萊蕪市,改設濟南市萊蕪區

萊蕪鋼鐵與濟南鋼鐵“合體”,撤銷萊蕪市,改設濟南市萊蕪區


山東萊蕪區劃調整持續引發關注。1月9日,新華社發佈消息稱,國務院日前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按照規劃,將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調整後,濟南市轄10區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區域範圍內人口870萬。

萊蕪市是山東最小的地級市,總面積2246.33平方公里,人口137.58萬。別看城市小,萊蕪的礦產資源卻很豐富,鐵礦保有儲量4.5億噸,還有山鋼萊蕪鋼鐵(集團)總公司、中國五礦集團魯中冶金礦山總公司等, 鋼鐵一直是萊蕪的主導產業,最高佔到全市經濟總量的60%以上。也因如此,萊蕪有“因鋼而立、因鋼而興”之美稱,但一個城市的發展僅僅依靠一個鋼鐵行業是遠遠不夠的。

萊蕪的經濟體量偏小,經濟總量在山東省各地市排名中長期墊底。2017年更慘,全年的GDP只有896億元,僅是濟南GDP的12%左右。一個地級市經濟總量攆不上一個縣級市,而且嚴重依賴鋼鐵產業,一旦鋼鐵行業不景氣,必將會對萊蕪的發展產生極大影響。

長期以來,濟南城市發展空間不足、功能佈局不合理、行政區劃設置與資源要素流動不適應,成為濟南乃至山東對接京津冀、服務雄安新區的一大制約。濟南的GDP不僅長期落後於青島,而且被煙臺狠狠地甩在後邊,長期屈居老三的席位。2017年,濟南市GDP總量7201.96億元,約佔山東全省GDP的10%,比經濟排名第一的青島市( GDP總量11037.28億元)少了3835.32億元。而鄰省省會鄭州市GDP約佔河南全省的20%,合肥市GDP則約佔安徽全省的26%。

萊蕪鋼鐵與濟南鋼鐵“合體”,撤銷萊蕪市,改設濟南市萊蕪區


鋼鐵行業的重組是濟南與萊蕪合併的前兆和鋪墊2012年,山東鋼鐵集團整合了山東省內國有鋼廠,萊蕪鋼鐵集團與濟南鋼鐵集團成為山東鋼鐵集團的主體。2013年8月,山東省政府印發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就曾特別提出建設“濟萊協作區”的概念。該規劃提出,立足於拓展省會城市戰略發展空間,增強輻射帶動功能,推動萊蕪優化結構壯大實力,啟動建設濟南萊蕪協作區,從交通、通信、戶籍管理、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等五個方面實現同城化發展。

2013年底,濟萊協作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濟南市委市政府駐地正式成立,下設綜合組、規劃建設組、社會事業組等3個工作組統一協調推進濟萊兩市一體化發展。隨後,濟南、萊蕪兩市居民身份證通辦業務開通,兩地還實現了跨地域戶口遷移“一站辦結”。

5年之後,濟萊“合體”加速。2018年2月,國務院批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對濟南的要求是,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省會城市,構建京滬之間創新創業新高地和總部經濟新高地,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並明確提出推動萊蕪加快融入省會城市發展。

客觀上,濟萊高鐵建設為濟萊“合體”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高鐵建設一直是濟萊兩地最為關注的焦點,也是兩地同城化的核心舉措。2018年10月8日,濟萊高鐵項目前期工作籌備組公佈了新建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緊接著,濟南市發改委也發佈消息稱,濟萊高鐵將於2018年年底全線開工,建設工期為4年,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等到濟萊高鐵建成通車後,萊蕪將納入到省會“2小時生活圈”。如果萊蕪人從家門口上高鐵,到濟南只需23分鐘,去北京將節省1/3的時間。

萊蕪與濟南的距離只有110公里,超近的距離使合併有了區位優勢;而有了濟南省會的輻射,萊蕪也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萊蕪融入濟南區劃,更為現實的利好是,可壓縮相當的行政層級和財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對老百姓而言,可以在教育、醫療、社保等這些切身利益上,享受到省會城市的光芒。

當然,也有人擔憂。雖然萊蕪和濟南存在著諸多協作可能,不過位列山東GDP倒數第一的萊蕪畢竟實力有限。不管怎樣,濟萊“合體”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濟南作為山東省的省會,迫切需要有較大的發展。尤其是通過這次區劃調整,做大做強省會,打造山東省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讓濟南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發揮龍頭作用,在山東省東西協調發展中發揮帶動作用,在全國區域發展大局中發揮重要作用。而對萊蕪而言,被納入濟南發展的“大盤子”,區域一體化增強,經濟聯繫緊密,能更好地提高萊蕪人民的生活水平。

萊蕪鋼鐵與濟南鋼鐵“合體”,撤銷萊蕪市,改設濟南市萊蕪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