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第一期節目更像是一個海選。我不太會把它所有的東西都過度包裝,失誤就失誤了。”《以團之名》總製片彭正圓說。

刺蝟公社 | 周矗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在2019年團體競技類真人秀混戰中,《以團之名》是個特別的存在。

早在2018年12月11日,《以團之名》便已經正式“官宣”導師和選手陣容。作為團體真人秀的“新玩家”,優酷將節目定位為藝術研修教育類原創節目,並首創以團隊為單位的選拔模式。

正如節目名稱一樣,《以團之名》將前所未有地凸顯團隊的概念。

1月17日,一直未宣佈具體播出時間的《以團之名》突然宣佈在晚間提檔播出,讓觀眾們都有些“措手不及”。在愛奇藝的《青春有你》、騰訊的《2019創造營》兩檔同類型節目還未播出之前,“新生”《以團之名》則率先拉開了2019年團體競技真人秀的大幕。

截止發稿之時,《以團之名》的微博超話閱讀量已經達到4.2億,優酷站內評論突破13000條。

不過,節目在獲得巨大關注度的同時也遭到了網友們的吐槽。在首期節目中,很多學員的初次等級評價表演中出現了破音、走調等“車禍現場”,令導師瞠目結舌。而部分學員們表演的才藝也是花樣眾多:滿滿的正能量舞蹈、模仿憨豆先生、小黃人語的《人猿泰山》等等,這些似乎與傳統男生團體的氣質相差甚遠。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節目播出當晚,“快樂源泉”、“全開麥不修音”、“車禍現場”等關鍵詞很快霸佔了相關的微博熱搜,導師們不滿的表情也紛紛被網友製作成了表情包。在豆瓣上,《以團之名》的開分為3.2分。

然而,以團之名的官方微博則興致勃勃地用網友的吐槽“安利”起了節目:“真狼人節目組、真實開麥的初舞臺、每週四快樂源泉”等自嘲式金句頻出。許多觀眾猜測,這檔“有毒”的《以團之名》是不是後面還“憋著大招”?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不要著急給節目下定論”

在大部分綜藝節目還在靠百萬修音師、花樣剪輯等手段“遮羞”時,《以團之名》則選擇直接暴露選手們的真實實力,這種耿直而殘酷的呈現方式被網友們調侃為“鐵血真漢子”。

對此,《以團之名》總製片彭正圓透露這其實是節目本身的想法。 “如果跟之前的選秀節目相比,我們的第一期節目更像是一個海選。我不太會把它所有的東西都過度包裝,他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失誤就失誤了。”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比起用其他手段為學員做包裝,《以團之名》更希望突出選手的成長,以及成團以後團隊帶給學員的變化。“成團之後的表演將會是一個飛躍。”彭正圓說。

面對豆瓣低分、被網友調侃為“快樂源泉”等質疑,《以團之名》總監製、阿里大文娛優酷MAD工作室總經理宋秉華則比較淡定,甚至認為這不算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文娛市場不怕有人說你不好,就怕沒有人討論你。說實話我根本不介意豆瓣評分3.2,因為微博上、在朋友圈以及和豆瓣上的熱度是三件不同的事情,口碑的良好是不一樣的。很難去用單一的指標去評價一檔節目的好壞。”宋秉華說。

在節目剛剛上線的那天晚上,宋秉華和彭正圓心裡一直緊張地怦怦直跳。1月18日下午,《以團之名》在優酷站內的評論量突破了一萬。這個數字讓宋秉華有些恍惚。因為距離上次他製作的節目的評論達到這個量級時,還是很久之前的《這就是街舞》。

宋秉華坦言,他曾經制作過很多高分綜藝,但討論量都相對不高。“我們認為其實它更多地是影響到觀眾,觀眾更多願意被你影響,更多地討論,這就是一個好內容。流量乘以口碑才等於一個作品的商業價值。”

“當然我們同樣希望節目有好的口碑。相信接下來隨著內容不斷播出,這個節目會越來越好。希望大家不要僅憑第一集的內容,就給這個節目下定論。”他說。

“團離開就是學員離開”

在媒體採訪間,宋秉華與彭正圓兩個人並排坐在一起。彭正圓安靜且低調,宋秉華則幽默而健談。兩個看似磁場不同的人,卻已經是相識多年的一對綜藝界黃金搭檔。

“我和彭彭合作有四、五年了,他是我全中國最欣賞的三個製作人之一,另外兩位老師是洪濤和謝滌葵。”宋秉華回憶,從湖南經視的《白日夢工廠》,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再到與優酷合作的的第一檔節目《美女與極品》,彭正圓做的每一檔節目氣質都完全不一樣。

“我第一次見彭彭的時候感覺特別悶,有點蔫,後來發現其實我看錯了。我們倆反差特別大。我的話特別多,他基本上不說話。但是他做節目的時候總是給人一種強烈的感受,他對於多個人物之間細膩的感覺是拿捏得非常精準的,這很重要。”宋秉華說。

對於男生團體競技類節目,優酷團隊很早的決定就是“要做”。宋秉華認為,《以團之名》的差異化在於這是一個講團隊的節目。而彭正圓對人物性格與關係的準確把握,讓宋秉華覺得這個製作人非他莫屬。

無論是從節目名稱,還是在節目各個環節的設置,《以團之名》都對團隊精神有著十分執著的情結。

在接下來的節目裡,原有的圍繞所屬公司形成的團隊將會被完全打碎,10個新的團體將會重新誕生。和以往的節目不同的是,選手的命運將不再被單獨決定,而是直接和團隊的命運相關聯。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我們其實並不是想要做一個單純滿足觀眾的節目。我們希望這個節目是能夠帶給整個演藝圈和文娛行業全新正向力量的東西,我們強調的是一個團體在這一個成長過程中它能夠表現出的這種東西,這也是我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較缺失的部分。”宋秉華說。

作為新入局者,彭正圓坦言《以團之名》在前期挑人環節中的確面臨著被“挑剩下”的尷尬。但當他看到選手們身上有著未來在團隊中發光的巨大潛質時,便堅定了再難也要做下去的決心。

宋秉華同樣看重團隊帶給選手的力量。“團進團出,團成功就是學員成功,團離開也就是學員離開。”他說。

“這次,我們絕不薅羊毛”

以團之名學員公演當天,位於郊區的錄影棚外聚集了大量等待入場的觀眾,讓這片有些荒涼的土地有了些生氣。一向嚴肅的保安看到這麼多年輕人都開心了起來,向她們打聽起燈牌上那些大大的名字是何許人也。

天天站在人群中,與夥伴激動地討論著一會將如何為支持的選手做應援。

她的生活從幾個月前開始忙碌起來。在去年11月的樂華娛樂的一次學員亮相中,一位穿著毛衣的清秀小哥哥一下子吸引到了她。得知這位小哥哥將以學員身份參加《以團之名》,她和幾個小姐妹迅速地行動了起來。

“首先在線上積極宣傳節目內容,然後再快速組建打榜投票組。幾乎是線下在還未通知有錄製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製作燈牌手幅等周邊了。”天天說。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天天和朋友製作的應援物

為了親自讓小哥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20歲的天天親自從上海飛到了位於無錫的節目錄制場地。1月的無錫異常寒冷,不過她經常在錄製地旁邊一站就是一天。

“雖然有點累,但是看到他還是很開心,相信他一定可以在團隊裡走到最後。”對於經常關注團體競技類綜藝的天天來說,支持的選手是否能加入最終獲勝的團隊尤為重要。

團體組合模式最早從日韓開始興盛。近幾年,隨著TFBOYS、SNH48等團體的走紅,這一模式也開始在國內盛行。由於一個團體組閤中團員眾多、風格各異,相比較個體藝人來說,團隊協作、團隊精神以及成員之間碰撞出的火花,會相對容易獲得更廣泛的支持者群體。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由於國內團體組合市場需求的逐漸壯大,各大綜藝製作平臺與經紀公司也開始摩拳擦掌,紛紛在團體真人秀領域“試水”。2016年起,《燃燒吧少年》、《星動亞洲》等團體競技類真人秀開始在國內綜藝市場湧現。

2018年,團體競技真人秀開始正式衝擊主流綜藝市場,在數據與營收上都獲得了現象級的成功。2018騰訊娛樂白皮書顯示,《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團體競技真人秀的播放量均破50億,分別佔據了2018年網綜熱度排名的冠亞軍。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不過在各檔節目取得大規模聲量的同時,團隊模式、投票機制上的不成熟也為節目與選手本身都帶來了很大的遺憾。《偶像練習生》出道團體NINE PERCENT合體表演屈指可數,《創造101》出道團體火箭少女101也曾身陷團員退團風波。

2019年,團體類真人秀節目依然熱度不減。除了率先在1月17日上線的《以團之名》,愛奇藝與騰訊還將分別推出《青春有你》、《2019創造營》兩款男生團體節目。

帶著《以團之名》新入局的優酷對自己的節目模式格外地自信、堅定。“我可以確保的是我們項目將來絕不撕逼,會堅定地為學員的發展考慮。背靠阿里大文娛,我們給這些年輕人提供的舞臺和環境要好得多。”宋秉華說。

《以團之名》,團體真人秀中那個很特別的存在

而被問起《以團知名》未來將如何規劃粉絲經濟,宋秉華則笑稱,自己其實非常討厭“粉絲經濟”這件事。

“一說粉絲經濟感覺就開始薅羊毛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其實並沒有說要靠這些人去賺錢,我們更希望給整個文娛行業帶來改變,帶來賦能。”宋秉華提到,曾經有客戶想和他談學員投票與購買產品相關聯的合作,直接被他一口回絕。

“如果會導致一些不理性的花錢行為,那對不起,不合作也不做這件事。”他說。

在截止到1月24日播出的前兩期節目中,學員們的基本考核已經結束。下一步,他們將會迎來更加艱難的團隊戰。而這也正是《以團之名》的製作團隊希望學員們去體驗的。

但僅憑12期的節目把學員從一個素人打造成藝人,宋秉華認為這事本身就不成立。學員們在節目中遇到的種種挫折與磨難,只是他們想要進入演藝圈的第一堂必修課。

那麼,你最期待哪位學員?

(文中“天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