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兒童過早使用抗生素,危害太大了!

「健康」儿童过早使用抗生素,危害太大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嬰幼兒罹患溼疹,秋季也是寶寶溼疹高發的季節,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溼疹呢?

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食物因素、細菌、病毒感染均能導致溼疹。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藥物(尤其是抗生素),也會導致溼疹。

小於2歲的兒童使用抗生素後更易得溼疹

2016歐洲呼吸學會(ERS)年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早期抗生素暴露會增加溼疹和花粉過敏的風險。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者對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發表於1966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觀察性研究進行了檢索。研究納入了評估出生後的前2年使用抗生素的情況與日後發生溼疹或花粉過敏相關的研究。

研究顯示,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溼疹風險增加15%~41%,使花粉過敏風險增加14%~56%。

此外,研究還顯示,與接受1個療程抗生素治療的嬰兒相比,接受2個療程抗生素治療的嬰兒同時發生2種過敏(溼疹和花粉過敏)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腸道益生菌對兒童免疫系統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抗生素會改變嬰幼兒的腸道菌群,進而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削弱嬰幼兒的抗過敏反應能力。

兒童使用抗生素的其他風險

早期過度使用抗生素,增加兒童1型糖尿病風險

抗菌藥物在嬰幼兒人群中的使用相當普遍,有研究顯示抗生素的使用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增加了兒童1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腸道菌群失調和菌群多樣性的破壞也與T1DM的發生有關。

過早用抗生素會增加幼兒患哮喘風險

許多研究證實,新生兒期和嬰兒期應用抗生素可導致腸道菌群的改變,增加哮喘的發病風險。

2011年1月,挪威科技大學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如果孩子在胎兒時期接觸過抗生素,或者在出生後不久接受過抗生素治療,那麼他們日後患哮喘的風險可能增加。

研究人員指出,孩子過早接觸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腸道有益菌群被破壞,導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統,引發過敏反應,從而提高患哮喘的風險。

2012年3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兒童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增加他們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別使用鏈黴素和萬古黴素這兩種抗生素。他們觀察後發現,鏈黴素對新生小鼠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萬古黴素卻導致它們出現腸道菌群失調並患上嚴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沒有出現任何症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增加兒童哮喘和超重風險

2016年1月,《自然-通訊》上發佈的一項研究,芬蘭、荷蘭和德國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42名2歲至7歲芬蘭兒童的抗生素使用記錄,並檢測他們糞便樣本中的腸道菌群。

結果發現,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會影響這些兒童的腸道菌群,擾亂兒童免疫系統,使其患哮喘等疾病的風險升高。另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總體使用量越大,兒童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就越大,體重超重的風險也就越大。

2歲前抗生素的使用會增加兒童肥胖風險

2016年7月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中,對2歲前抗生素暴露和4歲時肥胖之間的聯繫進行了評估。這項研究的最終的結論是,2歲之前接受3個或更多療程的抗生素治療與早期兒童肥胖的風險增加有關。

結語:

鑑於目前抗生素濫用情況較為嚴峻,過度處方抗生素情況尤為普遍,醫務人員大力呼籲,兒童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更加謹慎,應儘量減少兒童的抗生素使用,尤其是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當然,醫務人員也表示,對於某些疾病需要的情況下,兒童應接受抗生素治療,不應因噎廢食。

W

onderful review

往期精彩回顧

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掌上醫訊

總編/王鍵

監製/林曉暉

「健康」儿童过早使用抗生素,危害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