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其實不光是現代的企業會有制服 ,在古代,朝廷的官員也有相應的朝服,重大的場合還有禮服。而在軍隊裡也是有規定統一的服裝的。清朝的軍隊裡,服裝雖然是一致的,但士兵胸前標著的字卻有分別,有的是一個兵字有的卻是一個勇字,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原來,清朝本來是當初關外的遊牧民族,當時他們叫女真,民風很是彪悍,所以進了關之後,最初的統治方式很血腥。因為人少,他們的兵都是由八位旗主帶領,能打能殺的,號稱是八旗子弟。後來坐穩了皇位,漢人也不再那麼反感這些統治者了,他們也就鬆懈下來了。


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除了八旗子弟,還有一部分後來抬進旗的漢人兵士,他們和八旗子弟沒法比,那些都是有家世的人,一般來說,都是分配到皇宮或者王府當侍衛,貼身保護皇帝或者親王這些高層人士的。而漢軍也只能做一些外圍的保護工作,或者去軍隊打仗。但這些不論滿漢都還算是正宗的軍人,他們的胸前標的字就會是兵字。


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後來,隨著進關時間越長,漢人也就反抗得沒那麼厲害,統治下的國家穩定了,這些八旗的兵士們的戰鬥力反而走了下坡路了。雖然國家有著優厚的軍餉,專門的軍糧庫,但他們卻越來越懶散,吃著軍隊的餉銀,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腐敗得讓人髮指。這樣的軍隊最終連白蓮教這樣的民間組織也無法打敗了,朝廷也是覺得不可思議。


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後來沒辦法只好從民間招了一些普通的年輕人來當兵,不過,這可就不是正式的軍人了,他們只能算是臨時招募。平常在家該幹嘛幹嘛,如果朝廷有剿匪任務,再到指定的地方集結,然後開始打仗。這樣的士兵雖然衣服穿得是一樣的但胸前卻標的是勇字。所以,在某些影視劇或者資料片裡,會看到清朝的士兵穿著一模一樣的軍服。


為什麼清朝的士兵服,有的是“兵”有的是“勇”?背後有原因


但胸前的圓圈裡卻是不一樣的字,這就表示他們一個是正規軍,一個是臨時工。當然,臨時招募的這些叫鄉勇,待遇是最差的一種,錢給的少,給養也是最不好的那一檔,但真的要上戰場了,最危險的地方卻指派給了他們。不過這些鄉勇其實還是挺能拼命的,畢竟待遇再差也比在家裡種地強,農民的生活其實還是很苦的,所以這些臨時招募來的年輕人都挺能打的。小夥伴們,現在對士兵胸前的字,有一點了解了吧?(素材來源於網絡 文章原創 運營人員:BF -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