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唐代溫庭筠的詞《菩薩蠻》成為該劇重要插曲,這也是筆者相當欣賞的一點。這闋《菩薩蠻》所敘述的情懷,恰恰可以對應後宮·甄嬛傳》的情節,每每聽見此曲悠悠揚起,心總頓感悽悽惻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小山”指的是屏風人花好月上雕畫的山水景緻,也可長理解成女人們化妝的“遠山黛”;“金明滅”意思是那金光閃耀的奢華樣子,描摹的是女子臥室,燭火光影閃耀的奢華景況。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這時,雲朵似的鬢髮覆蓋著女子雪白的面頰,在那“香腮雪”之下,是女子隱藏孤獨的血淚;而她梳妝打扮,穿著昂貴的“羅襦”,就算有刺繡精美的絲綢短襖,或者臥室內裝飾的一對對“金鷓鴣”圖案,仍訴說著她一個人在這華美房內那寂寞蒼涼的心境。“花好月圓人長久”是多麼難以實現的願望,所以後宮裡面的女子,不免都如《菩薩蠻》那樣困囿於小小的四方天空之下。《菩薩蠻》就像是講述著後宮無數妃嬪的故事:金碧輝煌點綴的宮廷財富並非是生活情趣,而是在美麗容貌與華貴服飾的圍繞下,嬌柔女子只能期盼“雙雙金鷓鴣”的夫妻和樂場景卻不可得。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詩詞就是古人的流行歌曲,可吟可唱,更是濃縮的許多小故事。《菩薩蠻》描繪了一幅畫卷,有床前屏風的景色及女子梳洗裝扮的嬌慵姿態,更有孤獨寂寞的心境,運用反襯手法來傷感內心的寂寞空虛,卻不將傷心的感受溢於言表,品味時能使人產生種種聯想。或許能夠擁有那樣奢華的寢室、美麗的妝容、富貴的衣裳,是古代女子作為他人妻妾的盼望,只是那猶如金色牢籠的命運,無法跟夫君雙雙對對,只能瞧著床邊鷓鴣鳥依偎相親的圖案,真的非常諷刺。後宮女人們的初衷,也真是希望能少點慾望、隨遇而安,但誰又能得償所願呢?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真正“如此環”能夠跟皇帝“朝夕相見”的,就屬甄嬛“huan了,此處臺詞也對應了女主角的命名。皇后“宜修”的名字,使人不由得想起了《楚辭·九歌·湘君》中的“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她為了表現自己的美德而不免極端修飾自己的外表與內心,又如《楚辭·九章·橘頌》所說的“紛縕宜修,姱而不醜兮”,為了隱藏那真實的醜惡,只能藉由裝扮來偽裝起自己。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何時才能雙雙金鷓鴣。既然有“雙雙金鷓鴣”的盼望,其他鳥類對應的,卻是安陵容這樣孤單可悲的“黃鸝”;有瓜爾佳·文“鴛”少了另一半的“鴛鴦”,還有餘鶯兒那樣垂死的“黃鶯”,或者被皇帝亂棍打死的寶“鵑和寶“鵲”等人。電視劇真的完整呈現了小說無法表達的寓意,也是從頭至尾的重複反諷。甚至是裝扮方面的安排也是如此,例如:曾經因為十七爺喜歡而常常“紅配綠”地在頭上戴一朵鮮紅杜鵑花的浣碧,就從這方面諭示了,她像傳說中的杜鵑鳥悲劇一樣,因追逐伴侶而在杜鵑花上泣血而死。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儷”是美好的想象,“鴛鴦”也是幸福的表徵,正由於人心的脆弱和命運的捉弄,安陵容成為“鸝妃”,從不曾遠離是非,而且也沒有黃鸝鳥那樣多子,不免造成許多的遺憾。女人的願望很簡單,至多就是有個雙雙對對的伴侶;但這和後宮唯一的男人不同,皇圖霸業江山夢,帝王在後宮有這麼多妃妾,自然難以鍾情於其中一人,女人們的悲劇也就是如此形成。“富貴安逸動人心志,臥薪嚐膽方圖大業”,這一句曾經是皇帝感嘆的話,沒想到最後卻應驗在一心報復的甄嬛身上,好色的帝王終於在刻意的酒色底下,掏空了自己的鬥志與健康。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甄嬛回宮後的種種怨毒表情,演員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得教人心驚膽戰,更不免思考起一夫一妻制度的價值。“紅袖添香”或許是很多男人的夢想,擁有三妻四妾的古代知識分子,可能無法像帝王的後宮那樣花團錦簇,天天可以有美女在旁做伴讀書,就如《花月痕》第三十一回所說的:“從此綠鬟視草,紅袖添香;眷屬疑仙,文章華國。”或許這樣的神仙“眷屬”非常“詩情畫意”,可是如詩畫般美好浪漫的幻想,僅存在於文人或文學家的想象。

對後宮而言,如詩畫般的美好浪漫,僅存在於文人的想象中

那些愛得絕望或鬥得精彩的女子,從太后、皇后、華妃,到甄嬛和沈眉莊,甚至是馮若昭和齊月賓這些後宮妃嬪,一抹宮牆又圈住了多少糾葛?因此,每當電視劇的鏡頭轉向皇帝的養心殿,就不免對下圖的對聯感覺分外諷刺:“諸惡不忍作,眾善必樂為。”後宮裡,“善”舉能用一隻手數得出來,而那樣多的“諸惡”及斑斑血淚,簡直更使人覺得“不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