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上週,筆者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在近現代文化史專家楊早老師的帶領下,尋訪了宣南一帶的會館古蹟,那些曾經驚心動魄的歷史就隱藏在一個一個破敗不堪的大雜院裡,實在令人唏噓。眾所周知,會館是宣南文化一大特色,曾經多達400餘家,如今卻是十不存一,九成老會館已經被拆。我們非常慶幸,能趁這些歷史遺蹟還未完全消失之前進行這次尋訪,聽到關於它們的故事。

米市衚衕

消失的 “北京會館一條街”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米市大街的江陰會館

宣武門外的米市衚衕有“北京會館一條街”之稱,可見這裡是會館極其密集。我們興致勃勃走到附近,結果發現那一帶全部遮上了圍擋,據說在進行施工修繕,真是太不巧了,我們只好隔著路口遠遠觀望。

如果追溯會館的歷史其實很長,會館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有個“馬前潑水”的故事,朱買臣被老婆嫌棄,他後來當官之後老婆想復婚,他把水潑在馬前,說你能把水收回來,我就和你復婚,於是又有個成語叫做“覆水難收”。朱買臣後來離婚之後沒地方住,進京趕考就住在會館,會館最大的功能 就是給這些進京趕考的但又沒錢租房的同鄉舉子提供一個住宿的地方。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當時北京會館的總數多達445個;至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最新北平市詳細全圖》上還開列有400處會館名,並註明了具體的街巷地址。1949年11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調查報告》統計,當時全市尚有會館391處,其中明代建造的33個;清代建造的341個;民國建造的17個。由於各種“你懂得”的原因至1993年北京尚有各類會館遺存91處,20多年後的今天,剩下的就更少了。

會館有的是一個省,一個市、一個州,有的是一個縣,或者幾個縣共同建一個,從中可以看出教育資源的分佈。1949年曾統計過北京會館每個省有多少房間,會館房間最多的是廣東,有2400間,絕對的“高考大省”第二名是浙江,三是安徽 ,當時安徽科舉也非常強,皖學和桐城文派很有名,第四是山西,山西不是因為科舉,是因為晉商,在北京商人中大概四分之一是山西人,叫“老西兒”,會館除了給舉子住的,還有給商人住的行館,第五是江蘇。

米市衚衕這一條小小的衚衕,有人粗略統計了一下它曾經擁有的會館:64號徐州會館,62號徑縣會館(含66號),80號六英霍會館,83號 寧鄉會館 ,94號 重慶會館 ,98號 江陰會館 ,108號潢光會館,米市衚衕111號 中州會館……除了南海會館(康有為故居)為北京市重點文物被原地保存,其他的基本都被拆了,目前已無蹤,實際上這條衚衕也可以說已經消失了。

南海會館

變成擠住150多戶的大雜院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米市衚衕最有名的一家,而且目前尚存的一家會館就是南海會館,也就是康有為故居,可惜現在也不開放,據說正在修繕。

道鹹年間,廣東赴京考試的人裡面四分之一都是南海縣的,所以南海縣的商人和官員合資把嘉靖名臣董邦達的故居買下來,成為南海會館。公車上書的時候康有為應該住在南海會館,當年,康梁正是在這裡開始在開始策劃變法。

南海會館是維新派的重要活動地點,1895年7月康有為等維新派還在會館內創辦了《中外紀聞》,它是北京出版的第一種民辦報刊。康有為來京參加會試至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都曾住在這裡。當年,康有為常在此與梁啟超、譚嗣同等人共商變法,“戊戌變法”失敗,據說光緒帝密使人將讓康有為速逃走的衣帶詔送到南海會館。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南海會館

康有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間院子裡。因當年有七棵樹,所以又叫七樹堂,七樹堂西房3間為臥室,北房4問為書房,其中有一間像船形,康稱它為“汗漫舫”。當年,會館共有十三個院落,一百九十餘間房屋,各院既獨立、又有高丈餘的木走廊相連。會館有假山、花回。涼亭,榆樹、丁香、青藤遍佈。於今,會館一片破敗,居民私搭亂建的小房密密麻麻,到處是羊腸小道。會館擠住著一百五十多戶人家。據說,南海會館目前已經開始修繕,不知道將來會以什麼面貌出現。

瀏陽會館

譚嗣同的人生從這裡開始和結束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我們來到了半截衚衕的瀏陽會館,這裡也是譚嗣同故居。看樣子這個院子也早就成了大雜院,不過目前正在進行騰退,居民都已經搬走,我們正好可以隨便進去逛。

1865年譚嗣同就出生在這個地方,出生時此地還不是瀏陽會館,是他在京任工部主事的父親譚繼洵的宅子,譚嗣同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裡度過,後來父親調任新疆,他也隨父親遠赴新疆。1877年,瀏陽官員想建一個會館,就把這個宅子買下來,其實主持建造會館的人正是譚繼洵,估計是屬於半賣半捐的性質,從那時才變成會館。

譚嗣同曾經兩次進京,1896年他進京認識了梁啟超,結成變法的同志,成為著名的“維新三公子”之一;1898年他二次進京,受到光緒皇帝賞識,官封軍機章京,從事維新變法。1898年9月譚嗣同在這裡被捕,9月24日被捕後關到刑部,4天后在菜市口被處斬。可以說譚嗣同整個的人生從這裡開始,也基本在這一帶結束。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戊戌變法在庚子年間被平反,這裡後來就變成譚嗣同的祠,每年湖南同鄉都會到這裡公祭譚嗣同,這個院子民國租給一家姓周的人,慢慢就變成大雜院了。我們一眾人擠進院子裡,裡面已經破敗不堪,到處搭滿了違建小房,據說譚嗣同在戊戌變法時曾住在會館主房北套間,自題為“莽蒼蒼齋”,如今竟也難以辨認了。

紹興會館

魯迅在這兒思索中國命運的前途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離開瀏陽會館走了沒多遠,便來到南半截衚衕7號的紹興會館,它是宣南著名會館之一,得名主要因為魯迅曾經在此居住,不少名篇正是誕生於此。

這是紹興第二個會館,第一個靠著宣武門,這個是道光6年紹興一個大學問家張學臣提議創建的,裡邊相當大,曾經院子裡有塊進士碑,紹興中進士的人上面都有名字,蔡元培也在其中。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魯迅1912年從南京教育部到北京教育部,就住在這裡,開始住的小院叫“藤花別館”,比較吵鬧,後來就搬到“補樹書屋”,原有棵開淡紫色花朵的楝樹不幸折斷,就補種了一棵槐樹,故名,據說曾經有位紹興官太太吊死在這棵樹上,故而沒什麼人願意住。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此院騰退費91100元一米


紹興會館如今也是一個大雜院,大門口和院子裡都貼著騰退的公告,這一日正好是騰退最後一天,已經無人居住,大家魚貫而入,因為院子裡已經被房子擠得滿滿的,只留下一些羊腸小道,形似迷宮,院中有棵很粗的老槐樹,不知道是不是魯迅說的那棵“補樹”。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魯迅《吶喊自序》寫道:“夏天蚊子多了,我便搖著蒲扇坐在高不可攀的槐樹底下,一邊於密葉縫中看那一點點的藍天,一邊思索著中國命運的前途……”魯迅在這裡寫了《狂人日記》《孔乙己》《一件小事》《藥》等名篇。如今站在在破敗的院子追憶100年前魯迅在這裡生活的場景,很有一種穿越感。

這些大雜院埋藏著驚心動魄的歷史 可惜宣南九成老會館已被拆

這次尋訪讓我們看到了北京現存會館古蹟的現狀,目前倖存的老會館,零星分佈在南城的大街和衚衕裡,大多非常破敗,如果你由打它門前經過,忒不起眼,但是,外表的破落並不能掩蓋它們的價值。其實,能夠保留下來的每座會館都是一本記載北京歷史發展的教科書,會館可以說是“百年前的北漂據點”,每座會館都有許多故事。有些會館已經開始騰退修繕,希望它們能儘量恢復歷史的原貌,千萬別弄成簇新的樣子,那還真不如不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