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中國地大物博,城市小鎮發展迅速,以各自特色吸引各地遊客。而在河南有這麼個特殊的小鎮,號稱上,雞鳴三省紫金冠之稱。橫跨三個省,有“一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美稱,歷史底蘊悠長,卻沒人開發,只有遊客自發地前往。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河南省淅川縣的荊紫關鎮,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和河北的紫荊關鎮一字相差。荊紫關鎮在公元前304年就已經建造,當時還是歸楚國管轄,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為“北接秦川,南通鄂渚”,所以自古就是商貿繁華之地和兵家必爭的要塞。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荊紫關鎮在明清時期是繁華古城,直到現在鎮中還保留著濃厚的商業文化氣息。“明清年代這裡油漆幫(山東)廟和河南館,是商業洽談的活動場所,還是各省的貨物運轉站。”,湖廣會館館長張軍介紹。因為荊紫關以西的丹江不能行大船,明清兩朝丹江航運步入黃金時代,荊紫關便成了南北貨物集散地。特別是清末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清廷西遷西安以後,南方八省的貢糧都要經這裡中轉,大船換小船。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因為明清時期的商業繁榮,客商從四方雲集於此,江浙、湖廣文化也融入於此。所以因丹江水運而興的荊紫關古鎮有“小上海”之稱,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淤古道”。而在鎮上白浪街中心,有一塊“一腳踏三省碑”,原為一塊頂角朝天的三稜石,上面分刻湖北、河南、陝西三省名字,所以被譽為“一腳踏三省”之地。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會很自覺的腳踩三省石,體驗一番一腳踏三省的豪邁之感。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荊紫關旅遊辦主任付太華介紹,清朝末年,荊紫關的貿易達到頂峰,有八大幫會、三大公司、十三大騾馬店、二十四大商號,“清末河南省在荊紫關設立百貨厘金局,每天稅收上千兩銀子。”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走在街上,不出十步路,你能聽到三種方言土語,看到三種婚喪習俗,同時聽到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湖北的漢劇,各自有著各省的電視、電話和廣播。據說成語“朝秦暮楚”就是來自這裡,因為這裡還有秦晉文化:戰國時,荊紫關是秦楚交界地,公元前312年,秦國和楚國之間爆發了“丹陽之戰”,秦國憑藉佔據荊紫關險要地勢的優勢,一舉擊敗楚國。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但是隨著公路、鐵路交通的發展,丹江航運也隨之蕭條,荊紫關古鎮便漸漸冷落寂靜下來,沒了商賈沸揚的人流,沒了昔日的熱鬧繁華,只留下日漸清冷的古街!其實很早之前古鎮就開始發展旅遊業,但沒有像其他古鎮變得商業化,沒有嘈雜的酒吧,也沒有滿大街的燒烤,古鎮的居民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河南一小鎮,橫跨三個省,入哪個省戶籍讓居民頭疼

街邊的門面都是清代建築。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古鎮的居民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還保留著原來的生活方式。在年歲古老的房子裡面繁衍生息。而且這裡農戶家中基本上都安了三部電話,因為隔了一條街或是一堵牆﹑一條小溪,打個電話就成為出省長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