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玄武門之變在唐朝歷史上可謂影響深遠,它開創了唐朝皇位繼承人以武裝政變奪權的先例。然而由於勝利者李世民的篡改,使史書中對此事的記載多語焉不詳,疑點重重。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唐史記載公元627年。太子建成,魏王元吉,以進宮面聖為由,帶重兵欲發動政變,進至玄武門,秦王世民以勤王為名,進宮護駕,進至玄武,太子先發制人,引起譁變,秦王生擒太子,魏王,秦王念兄弟一場,正在猶豫,反而刺殺秦王,被秦王部下殺掉。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李世民真的是本無奪嫡之心,只是因為建成、元吉步步緊逼,為了自保才不得不發動兵變嗎?

顯然不是,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但是玄武門之變對於李唐皇室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悲劇,對此最感到痛心的無疑是高祖李淵。坦白講,恰恰是高祖李淵對此負有最大的不可推卸之責任。我們知道,玄武門之變的根源在於秦王黨與太子黨以及秦王黨與高祖李淵的權力衝突,而這種權力衝突追根溯源,還是因為一開始李淵的政治安排出了問題。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那麼李世民為什麼選擇要在玄武門發動兵變?除了買通了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必須在李建成面見李淵之前,就徹底把李建成消滅掉,然而立即派兵控制住李淵和重要大臣。給李世民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當著李淵的面殺死李建成。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當尉遲敬德率兵,穿戴著染血的盔甲出現在李淵面前時,政治經驗豐富的李淵心裡就非常明白此刻的形式,事已至此已經無力迴天了,形式如此嚴峻,已經不容的李淵再有半點思考的時間。而我們要注意到的是,李淵的妥協其實幫了李世民很大的忙,藉著皇帝的詔令,他才能夠迅速穩定局勢和人心。李世民利用李淵的手諭,把玄武門事件定性為李建成與齊王作亂,被李世民剿滅。不僅為自己的兵變找到合適的理由,還能給李淵一個臺階下。那如果殺了李淵呢?性質就完全變了。

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三國時期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要知道,李世民殺掉李建成的藉口就是太子和齊王作亂。可是如果尉遲敬德殺死了李淵,那作亂和謀反的恐怕要是李世民了,這樣李世民在政治上就站不住腳了,即便他奪得了皇位,也不足以服眾。

李世民能夠將自己的兄弟置於死地,為何沒有向李淵下手?

所以,李淵不但得活著,而且還得好好活著,以太上皇的身份為李世民統治的合法性提供來源和基礎。就算李世民通過武力鎮壓,將一些不安定因素都平息,但是大唐以後的傳承怎麼辦?別說弒父了,就算手足相殘,也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歷史總是充滿了戲劇化,李承乾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