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現代化的今天,我們看時間都習慣性地拿起手機。科技的發展,讓鐘錶從顯示時間的作用漸漸變成了一種裝飾品。其實,人類很早就已經對時間產生了興趣,通過判斷天空顏色的變化,影子的長度來判斷時間,發明了日晷、水鍾、機械鐘等。

在所有的鐘表類型中,天文鐘獨樹一幟。因為它不僅顯示時間,也顯示包括主要星象在內的天文信息,包括太陽月亮的位置、日食、月亮的盈虧,某時刻的星空等,將時間與空間融為一體。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世界上第一臺天文鐘是北宋年間在我國誕生的,遺憾的是靖康之變時被金兵掠走後丟棄。原理複雜的天文鐘需要花費眾多人力物力不斷維護,許多古老的天文鐘都因為年久失修或後人無法解讀先輩留下的手稿而無法維護。於是,位於捷克布拉格老城廣場上的這座天文鐘就顯得彌足珍貴,直至今天依然每隔一小時精準地敲打出清脆響亮的鐘聲,精妙的天文星象和機械的演示也如同製造之初一般鮮活。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有著六百多年曆史的這座天文鐘可謂歷盡滄桑。1410年,皇家鐘錶匠Mikuláš z Kadaně(1350-1419)在天文學家Jan Šindel(1375-1456)的協助下製作了上方的天文表盤和機械鐘部分;1490年鐘錶匠Jan Růže(?-1497)在下方製作了日曆表盤,增加了兩側的雕像。曾經傳說因為這座鐘太精美了,當權者防止再做出一樣的就刺瞎了他的雙眼,後確認只是個訛傳,Jan Růže只是晚年失明瞭。1552年,製表師Jan Taborský花了20年時間改善了它,還寫了一份技術報告,也是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說明;17世紀,改進了鐘上月亮的運行,增加了活動的雕像,繪製了與十二月份週期對應的黃道十二宮圖;1787年,由於年久失修,天文鐘險些被出售,在查理大學教授Antonín Strnad的不斷努力下,請來鐘錶匠Landspergerem修繕,才保住了它,在上方增加了使徒木雕。1865年再次大修,繪製了新的日曆表盤,1882年在上方增加了發聲系統和公雞雕塑。二戰末期市政廳遭到納粹炮擊,不僅木雕全部被燒燬,天文鐘也嚴重受損。今天看到的木雕是捷克雕塑家Vojtěch Sucharda(1884-1968)二戰後重新制作,天文鐘於1948年終於恢復運轉。2010年,布拉格還舉行了慶祝天文鐘600歲的大典,近兩年又再次修繕,2018年9月28日,煥然一新的天文鐘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頂端有一隻金色的公雞,一格石像天使和左右兩扇小窗。每天早9點至晚9點之間,每逢整點,12使徒像兩兩依次出現在窗口。在雄雞高歌聲中窗口關閉,報時鐘聲敲響。

1、 首先出現的是小雅各和棍子、彼得和鑰匙,彼德抬手祈福。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2、 然後是安德魯和X形十字架、馬提亞和斧子。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3、 達太和棒子、腓力和十字架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4、 多馬和長矛、保羅和劍與書,多馬還會搖頭質疑,保羅點頭認同。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5、 約翰和酒杯、西門和長鋸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6、巴拿巴和卷軸與骷髏頭、巴多羅買和剝皮刀。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十二使徒表演完畢,公雞鳴叫報時。下方的天使石像是二戰後損毀重製的。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既然叫做天文鐘,它就不僅僅只是像普通鐘錶一樣顯示時間。它以精妙的設計和鬼斧神工的構造,完美體現了波西米亞工匠的知識和技藝。直到17世紀,天文鐘都是布拉格居民們主要的計時和日曆工具,不僅顯示古巴比倫時間、古波西米亞時間、德國時間、恆星時間,還能通過它瞭解太陽、月亮、星座在宇宙間的動向和位置。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那麼,如何看懂這座天文鐘呢?我曾經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對照著各種說明,才看明白這座鐘是如何運行的,不得不感慨古代天文學家的聰明才智和巧奪天工的技術。

天文鐘分為上下兩個錶盤,上方天文表盤,主要顯示時間與天文星象信息,裝飾有一圈石頭雕刻,上面刻有刺蝟、青蛙、貓、蝙蝠、面具等;下方是日曆表盤,是固定的錶盤,計算月份和天數,圓心是布拉格老城標誌,向外第一圈是12星座,第二圈是12個月代表的景象,再外圈代表了古老月曆標識,共有365格,代表365天,每格分為4份。在波西米亞王國,每一天都有特定的稱謂,所以錶盤每天旋轉一格,一年旋轉一週。小小的指針指向這一天的星座。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我們的地球有北迴歸線、赤道、南迴歸線,在上方天文表盤上表現為由外到內的三個同心圓,太陽夏至與冬至分別照射到南迴歸線與北迴歸線。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古巴比倫時間:又叫“行星時間”。它是天文鐘可以顯示最古老的時間,由古巴比倫人創造,將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平均劃分為12小時,正午是6點。每個小時的時長根據季節變化而變化,所以12月巴比倫小時最短,6月最長。在固定錶盤上用黑色阿拉伯數字1-12標出。錶盤上的弧線叫“巴比倫分界線”,白天和黑夜不是瞬間切換的,也就產生了黎明和黃昏(天文上叫曙暮光),只有太陽在地平線18度以下才是完全的黑夜。弧線圈出來的藍、橙、黑色區域分別代表白晝、黎明黃昏和黑夜。布拉格夏至日出時間為4:52,日落時間為21:16,在錶盤上正好是巴比倫分界線日出和日落線和外圈北迴歸線相交的點。由於布拉格地處北緯50度,每年6月1日至7月12日不會出現天文黑夜,所以黑色區域沒有完全覆蓋到錶盤邊緣。仔細看錶盤上還有拉丁文字,左邊巴比倫日出線之前的曙光時段“AVRORA(黎明)”,上方是“ORTVS(日升)”,右邊日落線上方為“OCCASVS(日落)”,下方為“CREPVSCVLVM(黃昏)”。

古波西米亞時間:中世紀時,意大利人發明了這種計時,一天有24小時,從日落開始算起。也就是顯示日落的時間在一年中的變化。這個時刻以金色的阿拉伯數字鑲嵌在最外圈錶盤上。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德國時間:固定不動的羅馬數字表盤。太陽指針頂端的金手指所指出,每24小時手指轉一圈。同時金手指還指向古波西米亞時間,同為24小時一圈,對應到羅馬數字就是當天的日落時刻。布拉格冬至日落為16:00,夏至為20:16,德國時間比捷克現在用的中歐標準時間晚1小時,一年中最外圈的環在固定錶盤右半圈羅馬數字的3:00-7:16間往復運動,也是天文鐘上移動最緩慢的組件。

黃道圈:太陽運行的軌道也就是地球的公轉軌道叫黃道,太陽一年中經過黃道上的12個星座,黃道圈浮於鐘面上,貼著背景圓周邊順時針運動。圈上面標示著黃道12宮,也就是12星座,起點為春分日,從雙魚宮進入白羊宮。外圈還有72個格,每個星座6格,可以更精確地獲悉太陽的位置。成直角的兩條黑色直線與12星座相交,代表了四季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個節氣。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太陽指針:在黃道圈上運行,它的齒輪有366個卡齒。在圓盤上左邊往上移動到右邊,象徵太陽東昇西落,還在指針上做內外往復運動,顯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及和地球的相對位置。同時,它也指示出古巴比倫時間。

月球指針:顯示月球在黃道上的位置和太陽的關係,和真正的月球一樣,既自轉也公轉。指針上半銀半黑的球體通過自轉顯示月相,與太陽重疊時全黑,就是新月,與太陽成直線時全銀,就是滿月。月球指針的齒輪有379個卡齒,自轉一週要29天13小時,是月球以太陽為參照繞地球一週的時間;沿黃道運行一週要27天8小時,是月球以無限遠的恆星為參照繞地球一週的時間。

恆星指針:固定在黃道圈上的金色六角星指針,是天文鐘唯一顯示星星運動的時間。和德國時間共用羅馬數字刻度。一天24小時在天文上叫“太陽日”,是太陽兩次出現在同一經線上的時間,但實際上地球自轉360度只需要23小時56分4秒,就是“恆星日”,差的這3分56秒,日積月累就是閏年的由來。恆星指針每個恆星日轉一圈,太陽指針每個太陽日轉一圈,恆星指針比太陽指針一年正好多轉一圈。每年春分這天兩針重合,太陽標誌落到雙魚宮與白羊宮之間,恆星指針也就固定在黃道圈上的這兩個宮位之間。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天文表盤兩側雕像也有各自的含義:左側外邊點頭照鏡子的人,代表虛榮;左內晃動錢袋和手杖的人,代表貪婪。右側靠內轉動沙漏、搖響喪鈴的死神,代表死亡;右外彈琵琶的土耳其人,代表奢靡。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日曆表盤兩側雕像,左側外邊持書的哲學家,右側靠外是手持紙筆的歷史學家,都是二戰後新添的;左側內邊是持劍和長矛的天使長米迦勒,右側內邊是手持望遠鏡的天文學家,都根據老鵰像翻新。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每當整點報時時,廣場上擠滿了欣賞它的人們。布拉格天文鐘所承載的600年斗轉星移榮辱歲月,以及它所象徵的人類對浩瀚宇宙與未知奇妙的探索與追求,是無價的。

600歲的天文鐘不僅用來看時間,還能顯示日月星辰

=====================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40餘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