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已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提高個人修養?

近日,作者方可成的文章《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刷屏。之後,作者又發聲:

“企業本應該更好地服務所有人,尤其是幫助那些信息素養上的弱勢群體。”

說到這裡,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該怎樣提高個人的素質呢?雖然我們為弱勢群體,但也必須尋找策略,有效地保護自己,不是嗎?

首先,讓我們看看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挑戰?

一、人們都不愛看書了

約十年前,美國的《Adweek》雜誌作了一個有趣的研究。雜誌社挑選了四個人:理髮師、藥劑師、小學校長以及房地產代理商。這項研究記錄他們一天使用媒體的情況,結果令人堪憂。雖然這四個人的行為截然不同,但有一點高度相似,他們沒有人看紙質印刷品,連小學校長也不例外。

這個觀察結果符合我們的常識。微信、頭條、抖音都在佔有我們碎片化時間。現在還有多少人能安靜坐下,讀書深思呢?

二、人們閱讀能力下降了

有人假設,在互聯網上閱讀,圖文並茂,能增進閱讀效果。從上世紀80年代末,這項研究就一直持續著。

研究結果表明,網上閱讀,實實在在增加了讀者的認識負荷,削弱了他們領會、記憶能力。

而對於紙質閱讀,讀者能領會更多、記住更多,學會也更多。

三、學生上課不愛聽講了

現在很多人提倡網絡教育。教育學者嘗試將網絡課程搬入實體課堂,希望能提高教學效果。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把一個班級學生分成兩組,一組邊聽課邊上網,內容不限,可瀏覽課程內容,或查閱郵件,逛網店等等;另一組學生專心聽課。

結果顯示,邊聽課邊上網,不管看什麼內容,就算是瀏覽課堂內容,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即時記憶表現糟糕。

四、做學問的水平下降了

真正做學問的人能倖免於難嗎?隨著數字化期刊進入大學數據庫系統,學者查閱、檢索論文的效率大大提高。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

詹姆斯.埃文斯做了一項調查,涵蓋從1945年到2005年期間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約3400萬篇學術論文。

原以為數字化檢索比傳統印刷檢索容易得多,引用的類別應該更廣泛,學術研究範圍本應該極大拓寬,但結果顯示,學者實際引用的論文數量減少了。雖然紙質檢索效率大大低於網絡搜索,不過傳統研究方法能開闊學者的視野。輕鬆的方式未必是好的方式。

百度已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提高個人修養?

五、互聯網的優勢

在吐槽互聯網之後,我們來數算一下它的好處。

好處1:社交優勢

我們都喜歡彼此牽掛的感覺,互聯網恰巧有力地滿足了人類這一需求。

好處2:交互性

我們可以上網評論,視頻會議,這都增加了交互性,讓活動充滿樂趣。

好處3:可檢索

信息爆炸不可怕,我們上網能迅速檢索到所需信息。互聯網給了我們極大的方便。

好處4:多媒體

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元素,能同時跳出來,令人耳目一新。

六、互聯網是殺豬刀嗎?

恰恰是互聯網的優勢,使它變成了“殺豬刀”!

損失1:專注力

人類不是全能的。人的工作記憶只能同時處理7個變量。事實上,這個數字高估了,一般只能同時處理2~4個,而且通常是下限。

互聯網豐富的信息同時映入眼簾,而且能隨時跳轉,對人類的認知能力而言,已經是超負荷了,而最受損的是專注力。

損失2:深入思考與創新能力

失去了專注力,人很難調動長期記憶,造成概念連接障礙,降低了理解水平。因此,互聯網還損傷了人深入思考與創新能力。

百度已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提高個人修養?

七、提高個人修養的解藥

我們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需要找到對策,方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通過上文分析,我們看到互聯網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地方是專注力的減損。那麼,要想提高個人素質,最好的解藥就是“深度閱讀”。

讀書要求我們專心致志,不被打斷。為此,讀者必須訓練自己的大腦,對周圍的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當我們沉浸在書中時,自己的知覺也在悄然變化。中世紀敘利亞大主教艾薩克描述:

一個人默默讀書,好像是做夢,進入了感覺和思緒的高度集中狀態。記憶的騷動打破了這種沉寂,內心思考帶來的喜悅浪潮此起彼伏,意料之外的歡愉突然爆發。

讀書是一項沉思冥想的活動,大腦充分動員、全力運轉。字詞、思想與情感產生的內部刺激,閱讀者會讓自己的注意力擺脫外部干擾。這就是深度閱讀獨一無二的本質。

讀書的大腦,也是博學的大腦。讓我們暫時關閉手機,打開書本,安靜讀一會書吧。這就是解藥。

歡迎關注:甲骨遊學,青雲計劃獲獎者,優秀教育領域創作者。

(1)三娃奶爸,勤奮父親,育兒達人。

(2)教育技術極客,《說文解字》視頻被騰訊收錄為精品內容。

(3)教育領導力碩士,海外名校畢業,全A拿下。

百度已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該如何提高個人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