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不知道是第几次看到因让座而引发纠纷的新闻了。

“请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这句话不是第一次听到。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需不需要让座”的挣扎。

“让座”话题发展到今天,大家的态度也越来越鲜明: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最近,一位大连孕妇吐槽坐地铁无人让座的微博火了,网友竟然呈现出一边倒的事态,大家纷纷坚定回噴:这个社会谁都累......


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小编看到,网友@芳兵小qq将她自己在大连地铁2号线、12号线亲身经历和看到的各种不让座行为拍下照片,发表在自已的微博上,并在文中说明“不针对个人,只想说一个现象”。

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在发稿前已经达到600多条,评论中言辞激烈,更像是一场微博“论战”!小编梳理了一下,评论分为两大阵营:

网友: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


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林佳洋小盆友:这不道德绑架吗?

@哪块小饼干baby: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佛系mother:都九个月啦还挤快轨,怎么不去找你老公算账,跟别人较啥劲?

@Mr_Jia:谁也不欠你的,这个社会谁都累。

@张冰倩-Melody:很多老年人是刚跳完广场舞上车的,跳舞的时候体力比一般年轻人还好,一上车就倚老卖老,只是阐述个人看到的个别现象。

@Hunter_hongen:矫情。


也有网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有人让座应该感恩,不让也不会抱怨。


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粉色系国际范:我是孕妇,我能出门打车我就打车,就怕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这么做的!

@二杨阿-:呵呵,我脚骨折自己去医院打的石膏自己坐的地铁。没人让座,大家都在看,后来有人让了我也没坐。因为这个局面我可以打车,我没有,感觉自己给这个事看的没有很严重所以坐地铁。也没想给别人道德绑架造成麻烦。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出发点就不一样。

@董二侠侠侠侠:让座是美德!还是应该提倡的!我一般会让,除非自己难受生病!也许那些年轻人都很难受都很累!所以我也不会指责他们!让就谢谢,不让也不会抱怨!


网友:老弱病残座就应该让出来



我就是不想让座,怎么了?


@煊彩气球装饰:这是道德绑架吗?给老孕病残幼让座还用说吗?不是我说,就这样对自己爹妈都不带孝顺的!

@丹妮Yellow:对于坐的是老弱专用座椅的。这是道德,没有绑架。

@御雪男孩卢克:真寒心啊。年轻人占着爱心座椅,却满口道德绑架、情义本分。地铁通行效率这么高,让个座会累死吗?这社会怎么了?这都什么世界观?

@路上的土豪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网络喷子和毫无同情心的人嘴,里活生生变成了道德绑架。

@煊彩气球装饰:请问这些坐着的年轻人敢和这白发奶奶,孕妇对视一眼么?我估计都低头玩着手机不敢抬头吧?对视后不会觉得骚的没脸吗!

@熊姥姥28131:你可以不让座,但是有占残孕座位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就应该把座位让出来,不要拿着手机装瞎说不过去!


有独无偶,大连地铁风波未平,台湾公车风波又起。

台湾一女大学生,因生理期不舒服坐在公交爱心座上。一位大妈怒吼逼其让座,骂她下三滥,反呛“我也生理期过,我也站着”,称“我闲闲的,我家做律师的,来告啊!”女生气愤表示,“难道因为在滑手机,就认定没有不舒服吗?”

巧的是,那些不愿让座的年轻人,碰到的刚好都是些精力充沛的老年人,连骂数句不带喘气儿,模样颇有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问题来了:大爷大妈们精力这么充沛,真的需要让座吗?

很多老人骂年轻人的理由千篇一律:没教养、没道德、没素质等等诸如此类。

其实仔细看看,这代年轻人是自由的一代,新媒体时代给予他们的观念是“为自己而活”,道德观在他们这里还真没什么大的号召力。

为了活的自由,他们连孩子都不准备生了,老人口中的“自我道德束缚”凭什么能困住他们的灵魂呢?

城市文明发展到今天,让座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把这种行为上升到必要的道德准则上,稍显有点严重。知道吗,

促使他们让座的从来不是道德感的约束,而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同理心。

“什么情况下会让你心甘情愿地让座?”

就这个问题我问过几位年轻朋友,他们的答案很一致:

当我看到那些步履蹒跚的老人、行动不便的孕妇、抱着孩子的人时,我会想到家里的老人,他们或许也正在经历这种状况。再长远一点,我会想到那可能是将来的自己。终将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那类的弱势群体,所以我选择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

如此,我们又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对于从小就接受“让座是一种礼貌”教育的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为难:旁边站着位身体看上去还硬朗的“白头发”老人,可我上班一天,腰疼得要命,好不容易坐会,让还是不让?

对于拥挤的车厢来说,座位有限,社会资源紧俏,大家更应讲究先来后到,有序接力。即使三四岁的小孩,也完全可以接受公共乘车规则,站几站没问题。所以,

不让孩子对“被让座”产生期待显得很重要。没有这种“期待”,或许大连孕妇也不会这么犀利的在微博上发表言论,没有这种“期待”,台湾奶奶也不会那么理直气壮的辱骂女孩。公交车、地铁的座位,使用规则是先来后到,谁先到就是谁的(当然,关爱座位优先倾斜给特殊人群)。如果有人给你让座,你一定要衷心地表达感谢。如果没有人给你让座,你就好好自己找地方扶好。

获得善意要感恩,没有获得不可以抱怨。世界主动给出的善意是情分,带着感恩心去接受,但不可以搞不清楚情分和本分的界限,不能把自己的弱作为要求世界让道的资本。

让座,一个“让”字,本身就包含着礼让的意思,是一个人,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无偿礼让给了另一人。并没有必须做的规矩。但如果你坐到了专属座位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必须起身;如果你没有坐在专属人群座位上,当然也不必非要站起来。

文明和礼貌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跟让座捆绑起来甚至上升到道德层面有失偏颇。我们可以接受世界的善意,那是我们的福分,但是不要去做索取者。因为谁也不欠你的。

我想,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