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很多妈妈都抱怨过:孩子做事磨磨蹭蹭,起床慢慢悠悠,写作业拖沓,一边玩一边学。你越着急,孩子越不慌不忙的。亲子冲突一触即发。当妈的天天处于崩溃的边缘。

之前看过一个测试,是问父母们每天和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还没看答案之前,我以为会是“不”,没想到一半以上的人把答案投给了“快点”。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你是以成年人的节奏带了他的节奏。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具体如下: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焦虑;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分得清了;4岁的孩子,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开始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对于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却是他们最磨蹭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所以,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只有当他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长成情商超高、人见人爱的人。其实,如果尊重孩子的生长节奏,他是完全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的。

但如果你越俎代庖,强行阻断他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后果不堪设想。

拖延症背后的真相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1-

完美小孩害怕失败

这样的完美小孩后面

往往有严厉、挑剔的父母

无论孩子做什么大人都能挑出毛病久而久之,

造成了孩子眼高手低,

缺乏行动力跌入拖延、磨叽的行列

-2-

消极抵抗大人的不满

为什么又增加课外班

为什么取消掉我的周末游戏时间

小孩子对大人不满

他没有办法骂父母,骂老师

但是可以消极抗议“我不愿意”

父母越催促,孩子越拖延

拖延便成了孩子对付大人的“有力武器”

-3-

即时满足,玩痛快再说

人性本来趋利避害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哪怕再重要,先顾了眼前的玩要紧

孩子的自控能力弱

所以更屈从于快乐本能

拖延着不去做那些

大人认为正确的事情

-4-

被大人怀疑而自我否定而拖延

如果孩子每每遇到事情

还没开始做,就已经解读到

父母的内心话“你能做好吗?”

父母是总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将父母的不信任

内化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

既然都预先知道会失败了

谁还有动力去实现它呢

当然是能拖就拖

很多大人善于給孩子埋下恐惧的种子

导致孩子一遇到事情

就采取拖延来逃避

管的太多,教的太少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长最要命!



-1-

我们往往急于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很多时候

是因为内心的“等不及”和“不忍心”

才让我们忍不住替孩子做完了所有的事情

孩子洗脸可能会花上5分钟,而我们来弄也就顶多3分钟孩子收拾书包可能会丢三落四,而我们帮他们收拾好了就万事大吉孩子吃饭可能会花上半个钟头,而我们喂饭也就15分钟搞定


我们似乎忘记了

孩子本来就比大人能力弱一些

我们觉得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孩子们来说也许难度就大很多

正是我们的“包办”

让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了依赖

“反正最后有人给我搞定,我磨蹭一会怕什么?”


-2-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感觉

觉得小时候时间过得慢

年纪越大,越感觉时间飞逝

这是因为孩子们的时间感与咱们成人不同

再加上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阶段

所以做起事情来难免有些“笨手笨脚”

最后

我们根本没办法忍住别插手

往往推开孩子亲自上阵

-3-

我们总喜欢替孩子决定一切

一个朋友为了治孩子的磨蹭病

给孩子列了一个任务清单

可孩子根本不买账、不执行

学习时间管理这件事

就是为了要让自己成为掌控时间的那个人

当我们替孩子决定好一切之后

他只能感到一种对生活的“失控感”

所以,任务清单也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定


-4-

我们总喜欢牺牲一切时间来满足孩子

很多人抱怨,

为什么孩子就看不见她的忙

不能主动来分担一些事情?

“因为你早起的那一个小时,她根本不知道呀!”

是啊,我们总习惯用自己的一切时间换取对孩子的迁就

我们藏起的那份牺牲

并不会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时间


他们根本无从知晓

他们磨蹭掉的

是别人在尽力付出的时光

父母心态是解决之道


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根本的是要解决父母的心态问题。因为我们看到,每一个真正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一个越界的父母。这些父母所催促的,其实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比如吃饭呀,穿衣服呀,上学呀,写作业呀,等等。

看起来,这些父母不仅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节奏,而且他们好似也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们随时随地都在关注孩子,催促孩子,挑剔孩子,这样密不透风的关注和催逼,会不断挤占孩子的心理空间。

于是,原本单纯的事情,现在演变为了关系问题,演变成了权力之争。

孩子们要么会厌倦了父母的唠叨和催促,同样也厌烦了生活和自己本身;要么他们会用力反抗,甚至拿故意磨蹭去对抗父母。

不管如何,孩子都很难再自发地、精力饱满地去做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

所以,关于孩子磨蹭这个事,也许我们不仅需要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和空间,同样需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