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交易是一場賭博,有其獨有的規矩,賭輸了,即使毒藥也得喝下

古玩是一種非一般的特殊商品,識者是寶,不識是草,收藏古玩比的是眼力,玩得是刺激。歷來混跡古玩界的的大都是非富即貴之人,不是王公貴族、文人雅士,就是商賈鉅富。


古玩交易是一場賭博,有其獨有的規矩,賭輸了,即使毒藥也得喝下


不同層次、身份的人,擁有的眼力不同,自然也就對古玩產生不一樣的判斷而產生不同價值觀。所以在古玩界經常會有“打眼”撿漏“等事件發生,古玩行業的行規也在一次次“打眼”“撿漏”的漫長交易中約定俗成了。民國以前,彼此交易是在賣家寬大的袖管中用指頭比畫進行的,絕不將錢字掛在嘴上,可能是上文人雅士認為談錢有點俗,儘管這種特殊的交易方式慢慢被淘汰了,但古玩人群的斯文形象在該行內還是要保持的,所以,古玩界約定的這個行規,天下的文人雅士都是樂意墨守的。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也不例外。


古玩交易是一場賭博,有其獨有的規矩,賭輸了,即使毒藥也得喝下


乾隆下江南 揚州購寶

相傳乾隆爺在一次下江南遊至揚州,在一個古玩店打了眼買了一幅假畫, 素有天下第一自負之稱的乾隆帝並沒有因為這事把賣畫的人滿門抄斬,而是一聲不吭的把假畫收起來帶回了北京。這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乾隆帝大度,還有乾隆帝在墨守古玩界行規的成份在。

那麼古玩界究意都有哪些規矩呢?

還價後不能反悔

當你在古玩店相中一件心愛之物時,可以詢價、討價還價,但是一旦你出價後,店主答應了你給的價,就必須成交。這個時候你不能再作猶豫之狀,更不能再行殺價。

成交後不能退貨

即使打了眼,買到假貨也只能打掉門牙落肚裡,自認倒黴,作為支付的學費。因而在下手前必須自己考慮清楚,一旦成交,是毒藥也得飲下,絕對沒有反悔的道理。


古玩交易是一場賭博,有其獨有的規矩,賭輸了,即使毒藥也得喝下


不能的打探東西的來歷及進價

賣家東西來自何方與買家無關,那是賣家的眼力和機緣,買家只判別東西的真偽及考慮價格是否合自己的心意,至於對方是從哪兒得到的、賣家原始收進的價格與己無任何關係。如果去追問會自討沒趣,所以買家探究東西的來歷、詢問收進價格是十分犯忌的事。

小編覺得古人約定的這些規矩的確合情合理,不是嗎?你試想,如果你打眼了可以言退,那如果是你撿漏了呢?是否店家可以向你要回去?你是否會將撿漏產生的厚利補給對方?

想了解更多收藏知識、行情,或者有藏品想鑑定評估、理性轉讓的話歡迎下方留言或關注頭條號私信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