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生癖字》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作曲 : 陳柯宇

作詞 : 陳柯宇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我們中國的漢字

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撇 = [piě]

釋義:1.平著扔出去

2.傾斜

捺 = [nà]

釋義:1.按;摁

2.忍耐;抑制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跪舉火把虔誠像道光

四方田地落谷成倉

古人象形聲意辨惡良

魃魈魁鬾 魑魅魍魎

魃 = [bá]

釋義:旱魃;傳說中指造成旱災的鬼怪。

魈 = [xiāo]

釋義:山魈是中國神話傳說中是山裡的獨腳鬼怪。

魁 = [kuí]

釋義:1.為首的;居第一位的

2.(身體)高大

3.魁星

4.姓

鬾 = [jì]

釋義:傳說中的小兒鬼。

魑 = [chī]

釋義:魑魅古代傳說中躲在深山密林裡害人的妖怪。

魅 = [mèi]

釋義:古代傳說中住在深山老林裡的鬼怪。

魍 = [wǎng]

釋義:〔魍魎〕也作蝄。

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

現多用來比喻壞人。

魎 = [liǎng]

釋義: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補充一個上面沒有的(可能本喵查的也不足),一個系列的

(魆 = [xū] 釋義:用於“黑魆魆”(形容黑)。 )

以上都是各種鬼怪精怪。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wu~又雙叒叕

wu~火炎焱燚

wu~水沝淼㵘

叒 = [ruò]

釋義:部首為又,古同“若”。

叕 = [zhuó]

釋義:1.連綴。2.短,不足。

焱 = [yàn]

釋義:1.火花;火焰。2.姓。

燚 = [yì]

釋義:火燃燒的樣子。多用於人名。

沝 = [zhuǐ]

釋義:1.二水。2.水。

淼 = [miǎo]

釋義:1.形容水大。 2.姓。

㵘 = [màn]

釋義:屬四疊田字形字,大水的意思。

㙓 = [kuí]

(很尷尬本喵找不到解釋,所以……)>_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㙓 = [kuí]

煢煢孑立 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 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 犄角旮旯

娉婷嫋娜 涕泗滂沱

呶呶不休 不稂不莠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煢 = [qióng]

釋義:1.孤單;孤獨

2.憂愁

孑 = [jié]

釋義:1.單獨;孤單

2.姓

釋義:意思是夜間的水氣。

【煢煢孑立】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晉· 李密《陳情表》

成語典故:

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晉滅東吳,所謂“降孫皓三分歸一統”,結束了幾十年的割據局面,統一了中國。晉武帝司馬炎為了鞏固一統,採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廣攬賢能”,著重於西蜀與東吳的遺老故臣,凡有聲望的、有本事的,都極力籠絡;籠絡不成,就設法除去,以達到不為我用就不許為我害的目的。同時,把“以孝治天下”作為其倫理總綱,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撫卹孤寡。

在“廣攬”中,西蜀的一個故臣引起了司馬炎很大的關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陽人。生下六個月時喪父;四歲時,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劉氏扶養成人。西蜀時,官居尚書郎,是個不大不小卻很重要的官。

蜀歸晉後,蜀地的先後兩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薦李密做官,可李密卻故國難忘,不肯致仕,都藉故謝絕了。司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詔書,要李密任職於宮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後又改為顯要的太子官屬洗馬,李密仍藉口推辭。司馬炎火了,又親手下令,指責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嚴逼,聲稱如再遲緩,就要逮治下獄,甚至按律問斬了。這使李密很為難:出去做官吧,仍懷戀故國,而且這麼出去,也將大丟臉面;不出去吧,是會被殺頭的。經過深思,他就寫了一篇《陳情表》,呈給了司馬炎,文中以“以孝治天下”為主旨,說他幼時,“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至於成立。”多虧了老祖母把他撫養長大。沒有老祖母,就沒有他的今天。“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臣四十有四,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歲,又長年臥病在床,沒有他,祖母怎麼度過晚年!他才四十四歲,報效國家的日子還長,而孝敬祖母的時間已不多了。懇請司馬炎體諒他的苦衷,讓他先盡孝再盡忠。

司馬炎看了很感動“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無法怪罪,又為了籠絡人心,派了不少僕人幫他侍奉老祖母,並且說可以等到他祖母去世後他再出來做官。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沆 = [hàng]

釋義:形容水面遼闊。

瀣 = [xiè]

【沆瀣一氣】

沆瀣一氣是一個漢語成語,原比喻氣味相投的人連結在一起,後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典故:

唐代盛行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都爭著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長安舉行一次規模很大的考試, 許多讀書人紛紛來到長安應考。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閱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為讚賞,連聲叫好。發榜那天,許多人圍榜觀看,有的還高聲地念著名單。突然,有個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連聲道喜,原來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崔瀣不免要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門生叫崔瀣,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氣、霧露, 如今剛好在兩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塊,實在難得。一時,許多人聚在崔府門前,看個熱鬧。人們指指點點,津津樂道,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本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也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說崔瀣中舉後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遭到他人質疑,於是便把“沆瀣一氣”的說法暗指他們倆後私人關係。漸漸地,"沆瀣一氣“從一句玩笑話變成了一個含貶義詞的成語。

踽 = [jǔ]

釋義:〔踽踽〕孤獨的樣子。

【踽踽獨行】

意思是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非常孤獨。

宋·張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獨行於世;眾乃以為迂也。”

醍 = [tí]

釋義:最精純的酥酪。

醐 = [hú]

釋義:用作“醍醐”。

【醍醐灌頂】

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比喻聽了精闢高明的意見,受到很大啟發。

唐·顧況《行路難》:“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成語典故: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相公聞語,由於(猶如)甘露入心,夫人聞之,也似醍醐灌頂。”

元·王禎《農書》卷八:宋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蘇,得此而食,世俗所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正謂此也。

《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瓞 = [dié]

釋義:小瓜。

【綿綿瓜瓞】

來源於《詩經》中的《綿》,其首句“綿綿瓜瓞”四字,成為一種祝願子孫昌盛,興旺發達的吉祥圖畫的名稱。

圭 = [guī]

釋義:1.古代帝王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

2. 古代測日影的儀器。

3. 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臬 = [niè]

釋義:1.射箭的目標;靶子。

2.古代測日影的標杆。

3.法度;標準。

【奉為圭臬】

奉為圭臬是一個詞語,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出自清·錢大昕《六書音韻表序》。

清·錢泳《履園叢話》:“三公者;餘俱嘗親炙;奉為圭臬;何敢妄生議論。”

黃佐《乾清宮賦》:“揆日晷,驗星文,陳圭臬,挈於輪。”

本喵查了好些出處,但是也不確定,所以都放上來了,喜歡的自己收藏吧!

龘 = [dá]

釋義:古同“龖”,形容群龍騰飛的樣子。

【龍行龘龘】

《玉篇》:“龘,音沓。龍行龘龘也。”

犄 = [jī]

釋義:1.獸角

2.稜角

3.角落

旮 = [gā]

釋義:〔旮旯〕〈方〉角 落;偏僻的地方。

旯 = [lá]

釋義:指某個地方比較髒

【犄角旮旯】

指邊邊角角,不起眼的地方。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詮釋,是“狹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

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婦誥》:“草創宏開於柏府,長城壯犄角之雄。”

娉 = [pīng]

釋義:本意是指“問名”,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即男方請媒人問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也形容女子的姿態美。

嫋 = [niǎo]

釋義:柔弱,柔軟細長的樣子。

娜 = [nuó]

釋義:用於女子姓名。

【娉婷嫋娜】

形容女子姿態柔美。亦借指美人。

明·徐復祚《紅梨記·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雖多,端沒有這妮子娉婷嫋娜。”

涕 = [tì]

釋義:1.眼淚。 2.鼻涕。

泗 = [sì]

釋義:1.鼻涕。2.泗河,水名,在山東。

滂 = [páng]

釋義:1.水勢浩大的樣子。2.形容水湧出。

沱 = [tuó]

釋義:1.沱江,水名,是長江的支流,在四川中部。

2.〈方〉可以停泊船隻的水灣。

【涕泗滂沱】

雨下得很大的樣子。形容哭得很厲害,眼淚鼻涕象下雨一樣。

《南史·梁本紀》:“月中再設淨饌;每至辰拜;涕泗滂沱;哀動左右。”

呶 = [náo]

釋義:叫嚷,表示所放的處所等。

【呶呶不休】

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豈可使呶呶者早晚咈吾耳;騷吾心!”

稂 = [láng]

釋義:古書上指狗尾草。形狀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長的雜草。比喻害群之人。

莠 = [yǒu]

釋義:1.狗尾草。2.比喻品質壞的(人)。

【不稂不莠】

原意指耕作精細,沒有什麼雜草。後用不稂不莠指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喻一個人不成材或沒出息。

《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卬 = [áng]

釋義:1.人稱代詞,我。

2.同“昂”。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

囹圄 蘡薁 覬覦 齟齬

咄嗟 = [duō jiē]

釋義:1、霎時

2、嘆息

3、呵叱;吆喝

〖出處〗顧盼可以蕩川嶽, 咄嗟可以降雷雨。—— 王勃《上劉右相書》

蹀躞 = [duō jiē]

釋義:1.小步走路

2.往來徘徊

蹀躞是唐代出現的一種功能型腰帶。隋唐時期出現的一種功能型腰帶,稱為蹀躞帶,簡稱蹀躞。

耄耋 = [mào dié]

釋義:指老年;高齡(耋:七八十歲的年紀)。

《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本喵查這個詞的時候發現很多很好玩的東西,比如:黃口是指十歲以下的年齡;金釵之年是指女孩十二歲;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知天命是指五十歲的年齡同樣也是知非之年……是不是覺得很的意思呢?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打資料查看,這邊本喵就不再補充了,實現在光這首歌就很吃力了……

饕餮 = [tāo tiè]

釋義:1.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

2.比喻兇惡貪婪的人

3.比喻貪吃的人

囹圄 = [líng yǔ]

釋義:監獄。

《韓非子·三守》“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後又引伸出束縛、困難的意思。

蘡薁 = [yīng yù]

釋義:落葉藤本植物,枝條細長有稜角,葉子闊卵形,有三到五個深裂,圓錐花序,漿果黑紫色,可以釀酒。莖的纖維可以做繩索。

《唐本草》:薁、山葡萄,並堪為酒。

覬覦 = [jì yú]

釋義:渴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1. 非分的希望或企圖

2.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齟齬 = [jǔ yǔ]

釋義:1.牙齒上下對不上,比喻意見不合

2.比喻不平整;參差不齊

3.不相投合,牴觸

4.不協調﹐差失。多用於文辭

5.不順達。多指仕途

6.謂別離

本喵多一句小嘴,這個詞本喵剛開始以為是齷蹉呢?兩個有點傻傻分不清,怕有可愛和我一樣,本喵也註釋一下

(齷齪=【wò chuò】釋義是不乾淨;髒 。形容人品質惡劣,思想不純正 。形容氣量狹小,拘於小節。

出自《文選·張衡》:“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

薛綜 注:“《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狖軛鼯軒 怙惡不悛

其靁虺虺 醃臢孑孓

陟罰臧否 針砭時弊

鱗次櫛比 一張一翕

狖 = [yòu]

釋義:古書上說的一種黑色長尾猴。

軛 = [è]

釋義:牛鞅,牛拉東西時 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

鼯 = [wú]

釋義:“鼯”一般指“鼯鼠”。齧齒目松鼠科動物,形似松鼠,前後肢之間長有飛膜,能從樹上飛降下來。住在樹洞中,晝伏夜出。

軒 = [xuān]

釋義:1.高:~昂。~敞。~朗。

2.姓

3.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舊時多用為書齋名或茶館、飯館等的字號)

4.古代一種有帷幕而前頂較高的車

5.窗戶;門

【狖軛鼯軒】

形容極其靈巧的車馬。

唐·羅隱《巫山高》詩:“下壓重泉上千仞,香雲結夢西風緊。縱有精靈得往來,狖軛鼯軒亦顛隕。”

怙 = [hù]

釋義:1.依靠;仗恃。2.堅持。

悛 = [quān]

釋義:停止,止息;後悔做過某事。

【怙惡不悛】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亦作“諱惡不悛”、“怙惡不改”。

出自《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典故: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前趙的國君劉曜,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後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和劉曜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後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將。石勒對劉曜的篡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曜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曜交戰,使劉曜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於是,劉曜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雲馬,冕帶十二旒,夫人封王后。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曜處拜謝。劉曜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曜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起攻戰。”劉曜聽後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並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石勒聽後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並無他意,但劉曜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恕!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於是,石勒設了太醫、尚方、御府諸令,並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曜,建立起後趙政權。“長惡不悛”,後引申為“怙惡不悛”,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虺 = [huī]

釋義: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毒蛇,常在水中。

【虺虺】

“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出自南朝時期著作《述異記》。

醃 = [yān]

釋義:用鹽等浸漬食品。

臢 = [zā]

釋義:玷汙,汙染。

孑 = [jié]

釋義:1.單獨;孤單。 2.姓。

孓 = [jué]

釋義:孑孓,蚊子的幼蟲。

【孑孓】

孑孓,蚊子的幼蟲,是蚊子由卵成長至蛹的中間階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體細長,相對頭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較為寬大,游泳時身體一屈一伸,俗稱跟頭蟲。孑孓身體細長,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空氣。

《爾雅·釋魚》“蜎,環”晉郭璞注:“井中小蛣蟩赤蟲,名孑孓。”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貓犬之類,拗折其足,捩之向後,觀其孑孓跳號以為戲。”

陟 = [zhì]

釋義:登高;上升。

否 = [pǐ]

釋義:1.壞;惡。2.批評人家的壞處。

【陟罰臧否】

指對下級的獎罰或提拔,賞罰褒貶。

《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砭 = [biān]

釋義:1.古代一種治病的石針

2.用石針扎穴位治病

3.刺

弊 = [bì]

釋義:1.欺詐矇騙、圖佔便宜的行為

2.害處;毛病(跟“利”相對)

【針砭時弊】

現代漢語成語比喻指出錯誤,勸人改正。針者,以針刺也。砭者,以石刮也。運用針刺治病的醫術稱為針,運用砭石治病的醫術稱為砭。針、砭分別是中醫的六大療法之一:針· 砭· 灸· 藥· 按蹺和導引。時弊指出現在社會中的不正之風、惡劣習氣等。比喻指出一時的錯誤。

櫛 = [zhì]

釋義:1.梳子、篦子等梳頭髮的用具

2.梳(頭髮)

【鱗次櫛比】

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等密集。也說櫛比鱗次。

明·陳貞慧《秋園雜佩·蘭》:“自長橋以至大街;鱗次櫛比;春光皆馥也。”

翕 = [xī]

釋義:1.相合;和順。2.合攏;收斂。

【一張一翕】

形容呼吸時嘴唇一張一合的樣子。

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歙,一本作”翕“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o^)┘有個很可愛的網友把它改成了以下模樣,快來看看吧!

窮窮傑立,漢謝一氣。

居居獨行,踢湖逛頂

綿綿瓜跌,奉為龜滅。

龍行打打,雞角嘎啦。

拼婷鳥挪,剃四盤坨。

撓撓不休,不浪不友。

多節 電線 貓鐵 老鐵

淋雨 英語 鯽魚 舉魚

有娥勿選 虎耳不全

其累灰灰 啊渣結局

之發丈屁 朕別自筆

林自漬逼 一張一息

O(∩_∩)O是不是很可愛,好吧,也有人說它是魔鬼,哈哈 (=^ω^=)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我們中國的漢字

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現在全世界各地

到處有中國字

黃皮膚的人驕傲地把頭抬起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平一仄譜寫成詩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煢煢孑立 沆瀣一氣

踽踽獨行 醍醐灌頂

綿綿瓜瓞 奉為圭臬

龍行龘龘 犄角旮旯

娉婷嫋娜 涕泗滂沱

呶呶不休 不稂不莠

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

囹圄 蘡薁 覬覦 齟齬

狖軛鼯軒 怙惡不悛

其靁虺虺 醃臢孑孓

陟罰臧否 針砭時弊

鱗次櫛比 一張一翕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我們中國的漢字

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現在全世界各地

到處有中國字

黃皮膚的人驕傲地把頭抬起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平一仄譜寫成詩

優美旋律自宮商角徵羽

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最近很火的生僻字歌詞你都認識嗎?快看來看看本喵的註釋吧

:.ヽ(。- 3-)ノ★゜.:撒花完結,終於結束了,那麼,下一次再見吧(๑→ܫ←)

喵~o( =•ω•= )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