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检察官白静:80后女检成公益诉讼的亲历者

全国模范检察官白静:80后女检成公益诉讼的亲历者

大公网内蒙古1月17日讯(记者王月通讯员乐炎)在内蒙古这道祖国北部边疆的亮丽风景线之上,监察体制改革风起云涌,呼和浩特市检察院作为首府院是勇立潮头的劲旅。在司法改革的浪潮中,在老一代检察官的培养和鼓励下,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新一代检察官快速成长起来,他们朝气蓬勃、素质优秀、专业精通、使命感强,白静正是新时代年轻检察官典型代表。

正值初冬,白静入选“全国模范检察官”表彰的喜讯传来,她的荣誉,是年轻检察官们的荣耀,年轻检察官的茁壮成长,蕴藏着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的新势能。

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办公楼并十分不高大,却因高悬的国徽而气势威严。每个清晨,身着干练的检察制服的白静进入大楼前,会仰望、凝视国徽数秒,然后才进入大楼,开始忙碌的一天。

“工作数年,进入大楼前仰望国徽是我不经意间养成的习惯,每次凝视,使命感都会充满身体。我告诉自己,要严谨、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检察官,不辱使命。”白静说。

她身着干练的职业装,带着清新的妆容,准确地使用法言法语,逻辑清晰地讲述检察工作。美好的笑容、灵动的双眼,是这位80后女检察官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咖啡机的“误会”

走进白静的办公室,会闻到一缕咖啡的香气。原来白静办公桌旁的角几上,放着一个胶囊咖啡机。在大家的印象里,咖啡带着浓浓的“小资情调”,也带着下午茶休闲、慵懒的气质。正因如此,最初白静的领导,民行处的王处长,“很不喜欢”白静喝咖啡的习惯。

王处长是一辈子在检察战线上工作的“资深”呼检人,他对白静这样的年轻干部赞不绝口:“白静不仅能干,而且肯干,这是年轻人很难得的品质。”

越是优秀,越是应当严格要求。王处长希望白静戒掉咖啡,但白静一直没有“戒”。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个大“误会”——白静喝的咖啡是没有任何调味的苦咖啡,喝咖啡是为了提神,在加班时保持旺盛的精力。

咖啡同样是白静家书房的必需品。提到白静的“咖啡爱好”,她爱人心疼地说:“我逗她,让她‘戒’掉咖啡。但我知道她是‘戒’不掉的,因为白静需要它帮助自己在通宵加班的时候,保持清醒。”

“白静有时会说自己真是老了,熬一夜就缓不过来,但我知道她从未享受过午间的小憩,还常常连续加班到深夜,身体是真的吃不消了。”

正能量的榜样

白静是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的副处长。走进民行处的办公室,三张整洁的办公桌上整齐有序的摆放着文件,几处鲜花映入眼帘,房间里花香四溢还伴着一缕咖啡的浓香。只有爱生活、爱工作的人才能营造出这样的办公氛围吧!

盛开的鲜花,和女检察官们的笑容一样让人心情舒畅。与白静共事多年,这次她获得殊荣,大家都认为实至名归:

“白静是我们的榜样,她的敬业精神常常感染我,有时遇到太多卷宗想懈怠一下,但看看她专注的状态,我也更努力。”

“白静专业特别精通,对我们工作涉及到的每个法条都非常熟悉,而且在实际中解释、运用特别灵活。"

“白静是一个特别耐心的人,每次我遇到问题,请教她的时候,她都不厌其烦。”

“白静比我先有孩子,我在怀孕的时候、宝宝小的时候遇到问题,她都热心的把她的经验分享给我。”

“白静常常到了下班的时候,先把孩子从幼儿园接上送回家,然后再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到很晚。”

“白静对工作从没有抱怨,当日事、当日毕,不隔夜,不拖延”。

“因为我不会开车,有时候我的孩子生病,白静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开车带我接孩子看病,然后再加班”…

白静的“双重标准”

白静的爱人在部队工作,经常有值班任务,一家人难得的每周小聚,周末的相聚,常常是儿子被送到部队大院的“爷俩”相会,白静常常缺席。爱人戏称,她不是在去市检(呼和浩特市)的路上,就是在去区检(自治区检察院)的路上。自从公益诉讼全区推开,白静更忙了。

白静的爱人说:“白静有个习惯,事情不过夜。但是,她执行的是双重标准,工作的事日清月结,但我和儿子的事,往往一拖再拖。”

想要再生一个宝宝的计划,一拖再拖;想要全家人休假的计划,也一拖再拖。六岁的小儿子常常嘟囔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呀?”好容易等妈妈加班回来,陪他进入香甜的梦乡后,白静往往又披衣去书房冲一杯咖啡继续工作了。

作为一名检察官,白静经常要和律师、当事人交流。而当事人常常对因为对法律条款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大量的解释沟通。

内蒙古蒙特律师事务所的郭俊峰律师说:“白检察官是法律专业素养很高的一位检察官,我们之前有一个案子,一、二审败诉后,走到抗诉程序,白检察官接手我们的案子,前后一个多月,当事人和我来了四十多次,每次白检察官都是带着微笑为我们解释和解答。最后,虽然抗诉没有成功,但是因为白检察官的耐心解释,当事人理解了法律条款,心服口服的服从了判决,虽然输了也毫无怨言。”

对于孩子,作为妈妈的白静喜欢“高效陪伴”,在有限的时间里,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但是对于孩子的“慢动作”,白静也常常会和所有妈妈一样,失去耐心。每到此时,白静的家人就又要调侃她的“耐心”双重标准了。

正如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说,“如果想了解我这个人,就去了解我的画吧!”要进一步了解白静,就要去看看是怎样的事业,让白静废寝忘食,如此充满热情。

全国模范检察官白静:80后女检成公益诉讼的亲历者

检察公益诉讼的亲历者

2017年,白静出庭办理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例、全国第二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2015年,呼和浩特市检察院被列入国家先期启动公益诉讼的试点单位,白静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这项全新的工作。彼时,在生态环境领域发起公益诉讼,不仅在国内,在国际法律范畴也是全新的尝试。

公益诉讼案件中,案件主体各有不同,涉及到的领域也多种多样。为了能够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对接和交流,白静和同事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将案件可能涉及到的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整学习和整理,从而能够更顺畅的推进案件的办理,更好的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

白静说,学习无疑是检察官能够担当重任的重要途径,是检察官的职责鞭策我们不断的学习,因为工作需要让我们时时感到一种紧迫感,必须要在相对短的时间迅速的了解案件所在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必须要刻苦的持续的学习才能做到尽职履责。

公益诉讼开展以来,白静和她的同事全程跟踪参与了所有公益诉讼案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因为在公益诉讼工作中表现突出,白静被参与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诉讼外行政检察监督研究”、“公益诉讼制度设计研究”等重点调研课题,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完成的《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以行政公诉与刑事公诉的区分为视角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以内蒙古检察机关试点实践为视角的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问题研究》,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2017年以来,白静作为自治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指导组成员,为全区民事行政检察办案人员集中授课,先后为兴安盟、通辽市、乌兰察布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等盟市检察机关实地巡讲检察公益诉讼,将自身总结的公益诉讼理论要点与实践经验应用分享给全区各地检察人,便于他们顺利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白静说,以“诉”的方式推进公益保护工作,以法律监督的手段去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公益诉讼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职责在身,必需勇于担当,不能畏缩不前,不能躲避退让,如此才能实现检察官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