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帶娃的“怨婦”背後都有一個靈魂飄忽不定的孩子他爸

結婚之後,我們總是期待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可愛小寶寶,等到寶寶出生後,我們又恨不得把它塞回去。

我昨天晚上去上培訓課,下課回到家的時候,差不多十點了,發現孩子他爸竟然還沒有給孩子洗澡,我就開始氣不打一處來,大聲吼道:”這都幾點了還不給孩子洗澡,但到每次都要等我回來給他洗嗎!”

“快去接水給寶寶洗澡啊!”我接著說。

孩子他爸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電視看,靈魂此時比大西洋還要遙遠,完全過濾了我的獅子吼。

這種情況幾乎每天都發生,到最後孩子他爸沒事,倒是我把自己氣個半死。

更讓你氣到夜不能寐地是這樣的,幾個月大的娃,半夜需要喝夜奶,孩子只要一餓,就哭得跟快斷氣死似的,可孩子他爸此時的聽力為零,就像個木乃伊躺在旁邊一動不動,我自己起來又是倒水又是衝奶粉還要一邊哄著娃,內心是相當崩潰的。

一系列折騰之後,孩子睡了,我自己倒是清醒的很,開始思考,結婚到底是不是對的,生孩子到底是不是對的,無果。

每一個帶娃的“怨婦”背後都有一個靈魂飄忽不定的孩子他爸

我們常說,上課的時候會開小差,但是那個誤差只是幾分鐘,而面對帶娃,孩子他爸開小差的誤差是他自己可控的,娃不鬧騰的時候,他的誤差就沒了。

他們經常 在娃鬧騰的時候,靈魂都遊離到身體外面去,而作為媽媽的我們居然還要當他們“靈魂的守護者”,隨時幫他們把它召回來。更可恨的是,有些還不願意回來。

雖然現在已經是新社會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爸爸認為,帶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孩子只要一有什麼事情找爸爸,爸爸的第一句話就是:找你媽媽去。

拜託了爸爸們,成熟一點好嗎,當初打算要孩子的時候你們是最積極的,現在孩子生下來了,你們還想當甩手掌櫃,怎麼好事都讓你們佔了呢。我們懷胎十月,也沒當上十月的皇后,生完了就直接當上一輩子的保姆,我們不成怨婦,都對不起上帝。

如果說,孩子是夫妻之間的紐帶,那麼帶孩子是導致夫妻雙方感情危機的最大導火線。

孩子是夫妻雙方的結晶,我們都有義務去撫養他,陪伴他,教育他。

薩提亞語錄中寫道,在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主要來自媽媽,而關於“我是誰,我是怎麼樣的”自我概念來自於爸爸。

所以我們要明白孩子的成長需要夫妻雙方的用心付出,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維繫一個好的婚姻,如果只是把孩子推給媽媽,那感情危機是必然的。

如果把生活看作是研究所,那麼婚姻是個很難的研究課題,有了孩子的婚姻是個難上加難的課題,要把這個課題研究透徹,那就是登峰造極。

希望每一個靈魂飄忽不定的孩子他爸把魂收回來,夫妻之間好好溝通,選擇一個合理的方法去陪伴孩子。雖然一輩子很長,但你能陪孩子的時間畢竟也就那麼十來年,等他長大了,他就不是你的了。

每一個帶娃的“怨婦”背後都有一個靈魂飄忽不定的孩子他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