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网络互助、重疾险、消费贷,滴滴金融野心有多大?

流量变现从来是互联网行业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滴滴能否如愿凭借金融板块走出当前战略困局,依然悬念重重。

1月2日,潮姐注意到,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上线。这是自2018年滴滴金融事业部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从滴滴“金融服务”页面可以看到,目前已经上线的产品包括名为“点滴相互”的重大疾病互助产品、大病筹款平台“点滴求助”,医疗保障项目“点滴医保”以及车险、理财等板块。

点滴相互:网络互助计划,有打监管擦边球嫌疑

继相互宝、京东互保之后,滴滴也杀入网络互助领域,近期推出的“点滴相互”项目,目前参与人数已超过3万人。和支付宝平台升级后的“相互宝”相比,滴滴的“点滴相互”项目各项条件似乎更加严苛。

在保额方面将低度恶性肿瘤单独分出。“点滴相互”似乎更胜一筹。两款产品均将会员分为28天-39周岁,40周岁-59周岁两个年龄段,对于39周岁以下的会员,“点滴相互”最高保额达到50万元,“相互宝”最高为30万元。不过,“点滴相互”对低度恶性肿瘤在两个年龄段最高保额分别为25万元和5万元。

管理费方面,“相互宝”为保障金额的8%,“点滴相互”为6%。虽然管理费费率降低,但涉及保额分摊时,每一位会员享有的优惠力度似乎并不大。因为会员总量这一基数很重要,假设同样是2个会员生病获赔最高保额,“相互保”有超过1000万人来分摊这笔60万元,而目前“点滴相互”仅有3万人来进行分摊。

如果仔细对比可发现,“点滴相互”的健康认可门槛更加严苛。例如在就医行为方面,“相互宝”要求近两年没有连续住院超过15天,“点滴相互”要求近三年没有因为疾病连续住院超过7天。在过往疾病方面,“点滴相互”比“相互保”包含的范围更广,包括甲状腺疾病,三度烧伤,失聪、失明、失语的残障人士等均不能加入“点滴相互”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点滴相互”和“相互宝”一样也不是保险产品,而是一种网络互助计划,它不要保险牌照也能运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网络互助是互联网和科技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通过集合同类风险的个体来分散同质风险,对于扩大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保障程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网络互助符合保险集合与分散风险的基本原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尚无法可依,未纳入监管,这使得其发展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重疾险+车险:流量变现套路,市场是否买账?

滴滴和保险结缘可推至几年前。早在2016年,中国人寿就投资6亿美元给滴滴,于是,中国人寿财险成为滴滴打车第一批1.6万辆车的保险供应商。

目前,据滴滴页面显示,其合作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大地保险、众安保险、安联保险等13家。

滴滴同时也拥有保险代理牌照。2016年3月28日,中安风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保险代理资格获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为滴滴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博通畅达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目前滴滴保险平台由中安风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提供保险代理服务。

互联网保险中的畅销产品医疗险和重疾险,也是滴滴金融服务推出的产品之一。目前金融服务频道推出了“点滴医保·100种重疾保障计划”和医疗险“点滴医保·定制医疗保障”,产品均为一年期的消费型重疾险,并且可按月支付保费,有效降低客户门槛。而从滴滴APP的其他入口还能找到更多医疗、重疾险产品。不过,消费者买不买账?并不好说。

消费贷款产品:场景单一,合规压力犹存

信用贷——滴水贷

近期滴滴与合作银行推出了一款针对滴滴平台司机和用户群体的信用贷款产品——“滴水贷”,以芝麻信用分为风控依托,并全面接入征信系统。

滴水贷的合作模式为半导流半自营型,滴滴平台主要提供流量入口以降低合作方的获客成本;在风控方面,滴滴也会通过平台大数据协助资金方进行初步筛选,但是授信决策、风险承担最终还是归于资金提供方。不过,滴水贷并没有在金融频道中显露身影,不知道是否与“现金贷”监管趋严有关系?

信用付—只针对部分用户

滴滴打车“信用付”功能,新用户可享受500元的额度。目前,该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通,不支持用户主动开通。用滴滴信用付的用户可以选择在结算时从500元的额度里预支车费,在到期日之前还款即可。

据了解,滴滴信用付的借款方是深圳华强小额贷款公司。“个人征信等信息查询及使用授权书”中提到:(用户)本人(身份证号)向贵司作以下不可撤销的授权:授权本公司在个人信贷业务申请阶段及业务存续期间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

汽车融资租赁:奠定车源基础

2016年3月,滴滴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融资租赁全资子公司,主要针对滴滴生态内的司机提供汽车融资租赁服务,缓解司机群体的购车压力,为滴滴的出行扩张奠定了车源基础。2018年3月19日,滴滴储架发行汽车融资租赁专项ABS,储架额度100亿,为该业务的扩张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弹药。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提到,滴滴与人人车的战略协同对融资租赁业务意义重大。2017年9月,人人车获得滴滴出行2亿美元战略投资;2018年3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为滴滴平台上的车主提供二手车、新车的高性价比车源和用车解决方案,并在汽车售后领域展开合作,人人车将全面对接小桔车服维保服务。有了人人车的战略支撑,滴滴就具备了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必备的汽车供应链基础。

曲线求取支付牌照

2018年12月18日,高鸿股份发布公告称,央行已同意其子公司高阳捷迅转让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100%股份给新增出资人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已经订立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3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一九付100%的股权。一九付为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为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唯一股东。这样,滴滴终于通过收购获取了支付牌照。支付机构将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的消息对支付行业产生巨大震动。与此同时,收购支付牌照快满一年的滴滴支付却没有太多大动作。滴滴支付会否发力渠道专注支付业务?

布局网络互助、重疾险、消费贷,滴滴金融野心有多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认为,滴滴信用贷业务存在两大潜在问题:一是自有场景以出行为主,较为单一,相较阿里、苏宁、美团等泛零售巨头优势寥寥。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强化消费场景,严控现金贷”的消费金融监管导向下,滴滴场景单一化的问题可能存在较大的合规压力。

二是大数据风控问题。滴滴的特殊场景对于司机端的信用贷风险控制特别有力,车辆信息审核、活体验证上岗,线下的驾驶监控、评价和调查体系,控制司机收入实现强效的贷后管理等特殊风控机制能发挥特效。但在乘客端,目前滴滴场景内积累的出行数据金融或交易属性不强,与现金贷所需数据的关联度不足;出行、购车频次相对餐饮、社交等还是较低,数据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