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朱元璋,無出身背景,無文憑學歷,明朝的開創者。他是今天我們口中勵志故事的主人公。生於1328年,享年70歲。那麼朱元璋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且聽我娓娓道來......

這還得從1328年的一個不同尋常的夜晚開始,那天天空突然出現一道耀眼的紅光,一個孩子伴隨著奇異的紅光出生,預示著這個孩子的特別,也預示著這個孩子會有所作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少年放牛的朱元璋

朱元璋(此時應該叫朱重八),十六歲前的生活與大多數農民出身的孩子一樣,給地主家放牛。此時,他最大的願望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長大之後,娶妻生子,子承父業,然後落葉歸根。

此時的元朝,及其腐敗,百姓與朝廷的矛盾一觸即發,只等最後的一根救命的稻草來臨,元朝將走向毀滅。

1344年,黃河氾濫,沿岸幾十萬難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同時淮河沿岸發生嚴重的瘟疫與旱災。這最後的稻草來了,由於官府的貪汙腐敗,倘如百姓不反抗,只能活活的被餓死。

那一年的朱重八,父親、大哥、侄子、母親相繼餓死。而這筆帳應該算在元朝頭上,此時復仇的種子深深埋在他幼小的心裡。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

為了活命,安葬好家人後,朱重八找了一個和尚的活,整整差不多做了八年的和尚,每天都收到老和尚的欺負,所有的重活、累活多是他,吃的沒有他的份,這之間他體會到什麼是世態炎涼,什麼是人情冷漠?他就像是韓信一樣,於屈辱之中,慢慢的成長,沉穩,剛毅的性格也是這時候形成。

這時的元朝已經開始出現農民起義,朝廷多次鎮壓,而官府為了交差,大肆抓老百姓充當起義者殺掉。其實他害怕自己被殺掉,恰巧他收到好友湯和來信讓他投靠起義軍,此時的他進退兩難,最後投奔好友湯和。從此開始他起義的生涯。

1352年,投奔郭子興-濠州城元帥,也他後來的岳父。在濠州的日子裡,他逐漸的成長,結識了軍中的一些能人,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威望,他的軍事也慢慢的顯現出來,有了王者的氣質。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朱元璋得到第一桶金-驢牌寨

隨後,他一路以王者的氣質,收服了驢牌寨、橫澗山的廖大亨,於是他的部隊變成了兩萬餘人。因為在橫澗山以少勝多的戰例,吸引不少的英雄豪傑來投奔,特別是馮國用,馮國勝。這為以後橫掃蒙古打下堅實的基礎。

之後的他,野心增大,佔領和州,打下地勢險要,物產豐富的軍事重地集慶。一代霸業就此開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朱元璋打敗元軍無敵鐵騎

之後的朱元璋,利用張士誠、陳友諒、元朝等對手之間的複雜關係,一步一步的將對手逼向死路。洪都的奇蹟-潘陽湖決死戰滅掉陳友諒,滅掉不可一世的張士誠,遠征沙漠滅掉已經腐敗到根部的元朝,復仇成功建立自己的國家——明朝。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朱元璋是怎樣走向成功?

建國後的朱元璋

他這一路走來,應驗了那句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路上總會有荊棘,這樣的成功才甘之如飴,你覺得呢?

我是籬上青,喜歡我的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