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這門文化,包羅萬象。學書法和修其他學科一樣,需要術業有專攻。如果基礎不牢而後繁雜學習,很難得到突破性的進步。要做到專一深入學習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書法的真諦。

鄭板橋在學書法方面就大不如其畫。雖說書畫同源,但書法的難度遠大於國畫。鄭板橋擅長竹子、蘭花、石頭。這三種對象在他的筆下就似給植物賦予了感情,給石頭賦予了生命。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練習和國畫練習是一個道理,有了基礎之後再專攻。古往今來那些大家們都是有最擅長的一種字體,融會貫通後形成自己特有的字跡,最後再把自己的書體不斷的捶打精細,做到別人難以模仿的地步,自成一家。整個過程中,離不開深入地學習研究和專注突破的精神。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的學習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是把什麼都會作為最終目標。這是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因為書法練習過程中非常枯燥,要不是有特別的喜好和必要的學習,估計很多人難以堅持到底。這時候就會出現新鮮感,看到新的字體都想去嘗試一下,總以為可以找到更好的字體。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學楷書的人看膩了一筆一劃,看到行書飄逸後很感興趣,結果發現行書似乎更加好寫,於是逐漸丟失了楷書的練習,轉向行書甚至草書的練習。兜兜轉轉饒了一圈,最終又回到了楷書的練習,進展似乎有,但沒有太多明顯進步。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回到鄭板橋的書法學習和他對自己書法的定位。康熙32年半夜,鄭板橋出生在一個落寞的書香門第人家裡。剛剛學會走路,沒多久母親離他而去。古時講求女性要相夫教子,沒了母親只要隨父親到處奔波,鄭板橋幼兒期便隨父親去異地讀書。少年時期繼母又離開了他,最終是乳母養育成人。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鄭板橋聰明過人,也受到父親的薰陶,年少便可詩詞。大約20歲考取了秀才,23歲左右娶了妻子。此時的他書法方面已有不錯的功底,能用小楷書寫了長篇辭賦。相對穩定之後回到曾經上學的地方教書。鄭板橋一生可謂是坎坎坷坷,到康熙32年底,離開了人世,享年73歲。一生留下的詩書畫精品不少。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方面,鄭板橋兼收幷蓄後創作了“六分半書”,後世人稱這種書體為“板橋體”。早期他的字主要學習歐陽詢,後期的變化似乎與個人書法定位有關係。將隸書作為主體,然後把篆楷行草四體書摻和到一起。因為隸書也叫“八分書”,他這種摻雜體取名為“六分半”。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後世對鄭板橋的書法評價還挺高,認為這是獨樹一幟的。但這些人基本上以鄭板橋的國畫成就作為參考,附和性的誇獎他的字。專門研究或者真正的書法家,對鄭板橋的字都是持普通水平看待,甚至還認為有點惡搞。如果鄭板橋將早年鑽研的歐體繼續下去,之後再成就一番,效果絕對比“六分半”書要好。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也要術業專攻,否則淪為鄭板橋的“六分半”體

書法的難度比起畫竹子、蘭草、石頭要難得多。鄭板橋早年學習歐體,或許是對書法枯燥的練習失去了興趣,又或者對自己的字跡不自信而產生速成念頭。這些推測也都無關緊要。鄭板橋在書法方面的定位,嚴格來說不適合我們模仿,屬於典型的主攻不專。如果鄭板橋能把專心於畫竹子、石頭、蘭草的想法放在書法裡,或許就會留下一種字體叫——鄭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