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小时候把厕所叫什么?

种花生的小孩


我们农村厕所都是叫:“茅屎”。



在我们农村上“茅屎”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最重要的一点,要记得把你贵重物品拿出来,不要带去厕所,不然掉在我们农村的“茅屎”里,那就毁天灭地、尸骨无存了;

②要记得带照明灯,不然一脚走进粪坑,就真可谓是与蛆搏斗与屎竞争;

③小孩老人没在成人的照顾下,一定不要进入“茅屎”里,只能来个风景的;


④“茅屎”空间不是很大,不用像城市里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反之:来时缓缓,去时雪满天山路。不遵守此纪律,很容易就在一个人的“茅屎”撞车,导致翻车;

⑤最好的一点就是:我们农村厕所没到手纸没关系,可以用树叶、玉米壳、石子、瓦片等。

最后,感谢你的观看,很高兴把我家乡的上厕所文化分享给大家!😂😂😂😂


搞笑达人阿巍


“茅楼”“茅厕”。

在我们老家去厕所方便都非常注重效率,讲究速战速决,不管大便小便都不会超过五分钟。因为时间长了在冬天你冻得受不了,夏天你熏的受不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上个厕所要看十分钟报纸、要玩二十分钟手机的情况,除非你喝多了不知道冷,又喜欢臭豆腐的味儿。


在老家,每户的厕所都会建在离居住的房子二十米开外的地方,因为到了夏天,大家都会把窗户打开,所以味道特别大,而且上厕所的时候也会尽量选择在清晨和傍晚,因为白天的苍蝇非常多,它们不停的在厕所的上方和下方盘旋、着陆,而下方都是粑粑了,你想想会有多脏?如果白天去厕所那就会苍蝇包围了,而且一个不注意就往你的身上落,此时你的衣服就相当于擦脚抹布,苍蝇刚从下边洗完脚总是要擦一擦的,恰巧你蹲这了。😄


吐槽段子手一正浩


对于七八十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不太愿意回首的“尴尬”的话题!

小时候,在乡下农村生活。我们那旮旯的农村一般说话都是比较直接的,把厕所就叫做“屎坑(屎窝)”。

然后,通常一个大约3~4百人的村子里,建有约四到五座厕所不等。每座厕所的面积都不大,一般设有男性三个和女性三个共六个蹲位;每座厕所的后面都直接相连着一个,面积稍稍大一点的露天的化粪池;每座厕所里一律地脏乱差,而且还都没有门口。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尴尬的事情就多起来了。

尴尬事情之一:厕所里经常是“人满为患”的。每当这个时候,小屁孩儿们(六岁以下的)就都得让着大人们了;尴尬事情之二:因为厕所里面都没有门口,人们真的临到事儿忒急了,不假思索地就闯将进去,然后正在如厕的人的隐秘部位就都“春光乍泄”了;尴尬事情之三:每每到了寒(暑)假时期,已经读了小学的孩子们,就都会被叔伯长辈们安排着,去冲洗那些又脏又臭的厕所了……

印象中小时候吧,还特别地调皮,记得有一次,一个外乡的走街串巷的“货郎”,来到我们村子里叫卖东西。看见我们几个小孩子正在一起玩耍。那个外乡的“货郎”突然就问我们:“你们村子里哪里有厕所呀。”我们就耍起坏来----偏不告诉他厕所在哪里。后来,不知道那个外乡的“货郎”怎么样就找到了一个露天的化粪池,然后自己就地解决问题了……











乔布斯690


茅房,是不是很土。那年代村里穷,也都没见过真正的城里的厕所。就在院子角落里搭个棚,甚至有些家院都不搭棚。财务外面透过缝隙都能看到里面。冬天风大冻腚,夏天没风闷热,关键是还是很久才把米田共弄走当肥料施在田里。臭气满天。我们那还有一个设施叫粪坑,就类似现在的化粪池。只不过是露天的。那到了夏天更臭,满院子都是粪味。那个坑有的挖的还挺深。据说有的小孩子在里面淹死过。外面的厕所更简陋了,没人去打扫管理,基本上进出都是满脚黄金进,满脚黄金出。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就全部改了。不过现在有些地方家庭还是这种传统的茅房。但是都升级改造了。人也勤快收拾了。


樱桃娱乐吧


哈哈!这个问题感觉有点意思!不过刚才看了看大家的回答,有种想吐🤮的感觉。想想过去那时候还真有想哭的时候。

我是山东夏津县乡下农村的,我们那叫“茅子”,如果想方便的时候就说,我上个“茅子”,那时候家里穷,都是在自家不碍事的犄角旮旯挖一大坑一小坑,大坑与小坑基本都是想通的,在小坑四周用碎砖块砌起来,蹲下看不到人就行,小坑粪多了自然就流到了大坑里,因为小坑是斜坡的。我们那管大坑叫粪坑,来年春天就用牛车把粪拉到自己的庄稼地里,粪越多庄稼长的越旺盛。我小时候还从粪坑里往外出过粪哪!想起来都是心酸😔!

夏天不但臭蚊子还多,上个茅子屁股蛋会被咬满腚包,不是万不得已也不愿去。到冬天就更受罪了!屁股冻得冰凉冰凉的,冻透的那种。农村人都有这种感受。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时候穷没有卫生纸,多数都是孩子反正面都写完的作业本作为手纸,有时候忘了或者没有手纸了,有时候找块坷垃去擦一下,也有的撅起屁股在墙角蹭一下!哈哈!不说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都懂,没经历过的会觉得不可思议!


视家影视圈


我小时候厕所叫做:“夹道:”说起夹道,我就想起我外甥在几岁的时候,有一次上完厕所,电视里正放着清朝片,啥片不记得了,里面喊到:“皇上驾到:”我外甥仰着天真的小脸问到:“妈妈皇上老是去夹道弄啥了:”我跟姐姐顿时大笑,姐姐解释道:“电视里面那个皇上驾到,是来的意思,皇上来了,跟我们这的夹道两码事,我们这的夹道是厕所”。

现在的人都讲文明,不在说:“夹道:”了,说:“厕所:”出门在外就是,:“卫生间,洗手间”。




齐灵283


小时候,我们那里的人把厕所都叫"圈"。有个笑话,那个时候名叫"劝生"的,绝大多数是在厕所里出生的。不象现在的女人生孩子,那时候有些女人上趟厕所,都能生下孩子,这个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都养猪,盖的大点的是猪圈,隔壁小点的是人"圈"。猪圈是一个小平台,前面就是一个大坑子,猪的尿水粪便都集中在里面,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垫点土,以保持猪卧的位置的干燥。

厕所和猪圈为邻,但比猪圈小许多。就是一个一米二三见方的水泥地大坑,边上横过一条宽一尺,半米长的慢坡小槽。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旱厕"。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般人家院子里的厕所都是没有盖顶的,下雨天上厕所,对人也是一种"考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慢慢地,又脏又臭的"圈"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但是人们的习惯用语,还是把厕所叫"圈"。

********* ********* ******** ********

把厕所称为"圈"是甘肃天水一带的习惯用语


韩啟斌


茅坑。露天的那种,隔屛都有味儿,冬天还好点儿~😁




老卓侃天下


在老家叫屎窝,在学校叫厕所,叫卫生间。同学们也给它取了不少雅号:比如说叫伦敦,就是大家轮流去那里蹲着的意思;读中学时,学校的厕所外墙是刷成白色的,所以有同学调皮的称它为白宫。学校化粪池中物归周围的村民所有,他们经常来挑去做肥料,所以同学们又把上厕所戏称为交公粮。厕所自然而然又得了个粮仓的雅号了。


血染战旗红


说起厕所有感叹,

河南豫东有奇观。

砖砌不高还露天,

刮风下雨更难堪。

男女解手四周看,

唯恐生人在里边。

先打招呼咳声唤,

速战速决拉尿完。

过去条件很有限,

临街旯旮茅室建。

随地挖个小深坑,

左右分别放两砖。

热天蝇蛆乱飞窜,

恶臭扑鼻心生烦!

寒冷冬天人不暖,

雪花飞舞雨打脸!

现在情况不同前,

县城乡镇少可怜。

人若内急到处转,

单位学校解决难。

垦切政府多完善,

从此不在望眼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