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大哥為何要拍爛片?這些只會撈錢的球星告訴你答案!

在金元時代,沒有一位傳奇能明哲保身。

成龍大哥為何要拍爛片?這些只會撈錢的球星告訴你答案!

每年的賀歲都是神仙打架的時段,《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加入太空競賽,《飛馳人生》韓寒式幽默碰撞沈騰式喜感,《瘋狂的外星人》延續了甯浩幽默的荒誕,豆瓣評分四字當頭《神探蒲松齡》顯然非但沒有殺出重圍,還明顯落了個非死即傷的結局。

《飛馳人生》中一句“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讓一群焦慮的中年人不免有些尷尬,而《神探蒲松齡》中一改大哥本色,破天荒演了個混不吝的老流氓式文豪的成龍,面對這樣的成績——上映4天票房1.1億,但排片已經跌破3%,豆瓣評分停留在4字頭和合計高達66%的一星二星,可能更崩潰。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而大哥的崩潰是從紆尊降貴向金錢低頭開始的。畢竟出演蒲松齡的成龍,已經不用拳腳勞頓,重心已經轉移到賣萌上了,這讓人不免有些“圈錢”的尷尬。

而這種“大哥的尷尬”不單單出現在成龍身上,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我們熟悉的足球競技中,發現“尷尬的大哥”也不在少數。

伴隨著中超轟轟烈烈掀起的“金元足球”風暴,各位足壇老大哥們趕往這塊“足球鹽鹼地”淘金的腳步紛至沓來,當我們用競技精神、前途、歷練都無法解釋這一現象之後,面對金錢這一萬能萬用的解,尷尬的或許不只是大哥們。

2012年,德羅巴和阿內爾卡簽約申花拉開了大牌外援來中超淘金的序幕,這兩位曾經在世界足壇名動一時的大哥,在中國的414天的故事更像是一場過山車式的鬧劇。

成龍大哥為何要拍爛片?這些只會撈錢的球星告訴你答案!

到了近兩年,曾經大名如雷貫耳的球星如過江之鯽一般湧入中國,奧斯卡、胡爾克、馬斯切拉諾等“尚能飯否”的一線球星馬不停蹄的趕往中超淘金,甚至謝特拉這種聲名鵲起的未來之星,都趕上了東方神秘力量的春風來進修改造。

如今中超對於球星而言,不僅是個養老的寶地,還是輛賺錢的快車。

如果說當年德羅巴與阿內爾卡空降上海灘的500萬歐元年薪還在人們的接受範圍之內,畢竟還等同於他們效力與歐洲俱樂部的最後一份合同的年薪。那麼近兩年“脫歐入亞”的外援們水漲船高的年薪已經直接令人嘖嘖稱奇:至少四倍於歐洲薪水。

2018年西班牙《馬卡報》做了一項有關世界足壇工資的排名,前十名球員中五人來自中超:效力於上海申花的特維斯年薪3800萬,效力於上海上港的奧斯卡年薪2400萬,效力於河北華夏幸福的拉維奇年薪2200萬,效力於上海上港的浩克年薪2000萬,效力于山東魯能的佩萊年薪1500萬。

成龍大哥為何要拍爛片?這些只會撈錢的球星告訴你答案!

這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迷惑的或許不僅是這些外援們,連我們自己也迷惑了:我們真的比想象中有錢。

2017年,世界數據網站“sporting intelligence”發佈的世界各大體育聯盟薪資排行榜中,中超以5.03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3億)的總薪資排名世界第11位。這樣的成績單由一個足球第三世界國家、FIFA世界排名72、商業開發程度並不高的聯賽提交出來,令人有些匪夷所思。

然而這個價值高達33億的蛋糕到底是怎麼切的?佔中超球員數量10%的外援,分走了33億元薪水總額中的75%,即將近25億人民幣。琳芃這樣國內一線球星1500萬人民幣年薪的工資單,在這些“脫歐入亞”的打工皇帝面前,顯然不值一提。

而對於那些還沒來得及乘上前往東方淘金的快車就早已退役的球星,比如貝克漢姆、歐文、古利特等而言,雖然已經丟失了上場“技術扶貧”的機會,但是層出不窮的商業活動同樣也是撈金的快速通道。

世界盃期間舉辦的“g-expo世界足球峰會”邀請到貝克漢姆,出場費等前後各種花銷加起來超過2000萬人民幣,足以頂上20個普約爾。

成龍大哥為何要拍爛片?這些只會撈錢的球星告訴你答案!

我們無意去指摘這些球星“淘金”的行為,正如曾經出演過《寶貝計劃》、《大兵小將》、《十二生肖》、《新警察故事》的成龍老大哥,也不在選擇勞心費力,而是在賀歲檔的《神探蒲松齡》中開始選擇“賣臉”,影片中大哥搬桌子扛椅子也算起了硬戲,儘管跟以前的飛簷走壁比起來也就是“三腳貓”的小打小鬧。

正如那些身處中超的打工皇帝們,中超足球的競技強度與曾經逐鹿歐羅巴的強度難以比擬,身擔“技術扶貧”的任務下鄉指導,輕輕鬆鬆還能賺個盆盈缽滿,一舉兩得的買賣但是偏偏掛上了個“圈錢”的名頭,不免有些尷尬。

但是成龍已經65歲,明顯早已不是之前飛簷走壁無所不能的Jackie Chan,說起來不免有些英雄遲暮的滄桑感,但是我們因為這樣而對他失望不已,是否有些過於苛責?

那些降臨中超賽場務工的打工皇帝們,在帶走大筆薪水的同時,也在短時間內提升了俱樂部的實力,擴大了品牌知名度,某些層面上進入了良性循環。

只是不知道,這些“尷尬的大哥”們,在這金元的洪流中,得到了更多,還是失去了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