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连带运动”和“面肌痉挛”区别

高先生,今年50岁,2个月前突然觉得说话舌头不自然,还流口水,过了2个小时后右侧半边脸就不能动了,眼睛也不能闭合,嘴巴歪斜,到医院看了,说是神经麻脾,要针灸吃药就可以解决了,可针灸了有3个月一直没有完全愈合,期间也试了各种民间的方子,也是没用,现在还有一点后遗症,笑的时候不自然,脸部肌肉还在微跳动。


面瘫后“连带运动”和“面肌痉挛”区别


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张世荣:患者的情况是“面瘫”的后遗症“连带运动”。面瘫过程中,在恢复期,受损的面神经纤维之间出现混乱的“错接”现象,导致出现患侧面部任何一部分肌肉(如眼部)活动时,肌肉电信号会异常传导到其他部位的肌肉上(如口唇),所以每一次眨眼均会出现同侧口唇周围肌肉同时抽动的现象。

“连带运动”与“面肌痉挛”在病因病理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治疗方式也不同。

一般来说,面瘫患者经过正规的神经内科治疗,绝大部分患者会很快恢复正常,如果超过1个月仍无明显恢复者,需要考虑限期(最好在半年内)接受“面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将“水肿”的面神经从狭窄的“面神经管”部位充分解放出来,已利于面神经的血运恢复,从而减轻、甚至避免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您的病情已将超过6年,受损的面神经通过“面神经管”的部位已经“纤维化”,目前已经没有进一步治疗的方法!好在面神经没有受到彻底的破坏,神经功能已经部分恢复,建议长期坚持做面部康复运动“如鼓腮、示齿等”,减缓患侧面部肌肉萎缩即可!


面瘫后“连带运动”和“面肌痉挛”区别


“面肌痉挛”和面瘫后“连带运动”的区别

面瘫后“连带运动”与“面肌痉挛”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面肌痉挛的初始症状表现为半侧面部不自主的抽搐,一般起病于患侧下眼睑跳动,逐渐扩展到面部、嘴角、甚至颈部。呈间歇性发作,间歇期间表现正常。多数面肌痉挛是由于颅内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造成,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脑内面神经根局部的肿瘤、血管畸形、肉芽肿和囊肿等原因产生面肌痉挛。

而面瘫后“连带运动”产生的痉挛则属于,面瘫在恢复期,受损的面神经纤维之间出现混乱的“错接”现象。

原发性面肌痉挛一般需要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解除面神经所受压迫,面瘫后“连带运动”引起的痉挛一般没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患者不断的进行康复锻炼,如鼓腮、示齿等来改善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