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相當於什麼文化水平?抱歉,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比不上

科舉制的出現,是中國古代普通民眾重要的轉折點。古代當官或者想要改變命運,在隋唐以前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唯一的就是接班。當時選舉官員大多都是從世家弟子中挑選出來的,到了漢朝的時候才有了舉孝廉,孝順的人加上名望夠高,得到當地長官的推薦才能當官。

從隋文帝楊堅首創中國科舉開始,平民子弟才有了躋身上層社會的途徑,那個時代是真正讀書人的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要讀好書就有出路。至於要做到什麼地步,還是要靠個人的能力。在眾多不平等條件的古代,科舉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制度。

古代秀才相當於什麼文化水平?抱歉,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比不上

科舉制度出現後,秀才必須要經過科舉考試才能獲得,而且難度相當高。大家知道範進中舉的故事,秀才通過下一輪嚴格的考試後,才能成為舉人,本是秀才的范進考中舉人後,興奮的差點成了瘋子,由此可見考舉人的難度。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秀才相當於今天什麼文化水平?

一個八十萬人的人口大縣,三年兩考 ,每科秀才總共才錄取二十幾個人;

相當於平均每年能有不到二十人被錄取為秀才, 而古代只有科舉一條路,沒有其他分流渠道,落榜的考生會累積下去下一科再考,考生累積越來越多,要知道有的人考到五六十歲連個秀才都沒中到,人口小縣錄取人數更少了。

古代考舉人更是巨難,一個大縣也許二三十年也就兩三個人能中舉,(參考范進中舉)當然中了舉人是很榮光的事,古代中舉可以做官了,可以在一些縣衙裡當一些小官。

至於進士,你就別想了,會試三年一考,除了幾個科舉強省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之外,其他的省份一屆估計能難中一兩個進士就頂天了,有的小省或者偏遠省份多屆連一個進士都中不了的都很多。

甚至偏遠地區的縣城,終科舉一千多年都沒有一個進士。也有很多到了明清才出一個。

古代秀才相當於什麼文化水平?抱歉,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比不上

我們當代人,如果對科舉相關的歷史接觸的少,是完全不懂這些概念的。我們總是拿一本 碩士 博士來類比秀才啊、舉人啊、進士啊什麼的,這是毫無意義的對比。我們現在就算讀到博士畢業,如果不是清華北大這種級別的,哪有什麼直接當公務員的機會,不還是得考,頂多就是社會地位高一些,對於你家族來說也不會帶來什麼實質的收益(普遍意義)。

但是,在古代,你考上了進士,二甲以上級別妥妥的當官(看清楚,是官,不是一般的吏員),二甲(第四名開始往後數)從宋朝開始大概有十幾人到二三十人不等。這些人,水平高的進翰林或者塞到哪個部門,水平低一些的外放哪個縣當縣令。三甲的話,看運氣了,如果還有位置就還是官,如果沒有位置了你就等著吧,但是一般來說都不會等太久。

而舉人呢?如果實在考不上進士了,有些人就會選擇當官,有門路的直接就當了,沒門路的就熬著,熬到什麼時候也是看機緣,但起碼也是有當官的資格。至於秀才,雖然免役不交稅,但只能說是拿到了進入統治階級的門票,所以很多人都會不甘心,會繼續考,有些人考多年沒考上就放棄了,當師爺也好、當教書先生也好,甚至經商的也有,反正有個秀才的名頭,腦子活絡一些也不至於去耕田。

古代秀才相當於什麼文化水平?抱歉,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比不上

至於秀才之下的童生,很多人以為讀書人就是童生。其實不是的,童生也是功名的一種,你也得考,考不上童生是沒法考秀才的。很多人考一輩子才考上童生、甚至有人一輩子都考不上的。而中國古代大部分鄉村私塾先生就是以童生為主體的,畢竟沒有特權,還得養家餬口,還要繼續考秀才。

至於考到童生、考到秀才、考到舉人、考到進士要考多少場,我記得不太清,大概記得考到秀才至少有四到五次,在江浙地區這種地區的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中央部委公務員招聘比例(以上這些不包括捐功名的那種)。

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一句話,考上秀才、舉人、進士,是真正的魚躍龍門,你考上個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就是爬龍門的時候臺階可能相對高一些,但是高的有限。

你覺得現在一個本科生能和秀才比嗎?抱歉,985的博士的都比不上古代的秀才,人家是通過多重考試考上任何有資格進入特權階級的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