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這些學生思維正在一步步毀了你……

導讀

有些人明明工作了很久,卻還是像剛畢業的學生懵懵懂懂。有人說這是情商低,其實這是陷入了“學生思維”。典型的“學生思維”有哪些?

職場中,這些學生思維正在一步步毀了你……

典型的學生思維有哪些?

不主動——習慣被動接受事物

在學校裡習慣了老師留作業然後再完成,或者接到了某種通知再手忙腳亂的準備。還沒有完全適應在被動的環境範圍內主動的開拓自己的能力,主動學習。應具備積極主動請教別人、不怕麻煩別人、主動求知探索的能力。

不負責——對所做的事情不能一貫而終

有些事情需要長期的做,持續堅持,才能有更大的收穫。而這種收益是隱性的,需要長時間積累才有效果的。例如減肥健身。有的人急於求成,採用斷食法,恨不能一週就能暴瘦,但是這種成效是以身體健康為重大代價的,而且不能持久容易反彈。而真正健身成功的人都是在別人放棄中不斷堅持,突破自我才取得成果的。常言:“行百里者半九十。”那些放棄的人難道不知道這個事對他自己很重要嗎?當然知道,只是缺乏耐心和恆心。

不拒絕——對於周圍附加的一切沒有選擇

從大學起大家都會面臨QQ群一堆,朋友圈滿人,消息爆滿的情況。固然這樣的情況看起來在大學裡“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其實大浪淘沙以後,真正留下來彼此交心的人沒有幾個。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認為,加了這麼多人和群聊,我就是“人脈寬廣”。但其實這樣的認知非常幼稚也非常可笑。大家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做點事、一起討論和學習,當然還有彼此認同,才叫有很多朋友。而不是因為要刻意去認識人。人際關係和人脈的區分還很混淆。

不取捨——無法分清事情主次和輕重緩急

學生時代,事情的安排都是橫向的。比如考試,這周安排一下,複習個幾天考了就完了。再遇到考試,也是同樣地方法,按部就班的完成。而在工作中,所有執行事情的節奏都需要自己安排,甚至還要經常面對突發狀況的急性處理。在工作中,事情分為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還些是重要緊急和不重要不緊急。我們往往會投入在那些緊急的事上,儘管本身對自己不重要,但卻忽略那些真正重要而不緊急的事。

不理性——容易被他人的負面所影響

不難發現,經常會在大學中出現“學霸宿舍”。當然,“學渣宿舍”也比比皆是。出現這樣的現象說明人和人之間很容易相互影響。看到別人好好學習,自己也不會放鬆,看到別人在玩,自己也會跟著玩起來。無論在哪裡都要明白:自己的路是自己的,以前那種別人不學習,我也跟著不學習的情況,最終結果還得自己買單。

不成熟——無法面對做出成績沒人讚賞的情況

天性使然,人們都希望被認同、被表揚。但是有時候,就是得忍受、承受階段性的在角落裡。可能很辛苦,可能做了成績,沒有人認同會覺得很委屈,稍稍做出點事就特別想獲得認同。其實,往往需要時間、需要積累與沉澱,很多事你是在為自己做,做的多了,大概率會有好結果,即使不是當時立刻就會有。

不探尋——只挖掘表面的問題不找解決的辦法

提出問題是好事,但是隻流於表面的找問題上,而不考慮解決方案。那麼解決問題也就沒有建設性。事物往往都能從多角度多領域找出存在的問題,但是關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才是真正考量人的地方。發現問題不能單單擺在那,還要構思解決方案徵求最優解。

如何擺脫職場“學生思維”?

打造自己的口碑

可能大學四年,你在班級裡是一個開心果,也可能是一個段子手。但在職場裡,你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口碑。

初入職場,你可以依舊保持學校時的著裝風格,髮型也可以無暇顧及,隨意凌亂,懶得打理。上班也穿著圓領T恤,牛仔褲。見誰都可以袒露心聲,無視他人的隨意大笑。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搭配一身西褲襯衣和皮鞋,手帶腕錶,乾淨整潔。也可以做到上班期間不苟言笑,下班也做到少說多聽,遇見他人背後討論同事,做到也只聽不議的狀態。對待工作高效穩重,注重細節,善於總結。

這兩種不一樣的行事和著裝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接觸到的能量場和產生結果都會不一樣。

見誰都可以袒露心聲的那位,會成為負能量的聚散地。匯聚一批時常吐槽公司負能量的同事,遇事容易抱怨,容易養成在背後議論他人的習慣。

職場中的形象和口碑,包括個人的原則,做事方式,都可以由自己刻意去塑造。

主動能讓別人記住你

這裡不當俯視者,我讀書時也有這樣的心態:“這事跟我沒關係,有人負責”或者“我不做,有人做”。

學生時代,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些事,看起來跟自己毫無直接關係的事。大學宿舍也總會遇到不打掃衛生的室友,因為他不做,有人做。

而在職場,我們要主動。

比如電梯內,早晨遇見同事主動問候。電梯看見同事搬東西,主動起身幫忙。

飲水機無水,主動裝水,空調冷暖,主動調節,部門其他同事離開座位,電話主動接聽。這裡的主動不是成為職場的“萬金油”,而是分擔和具備眼力見。去分擔輕而易舉不添亂的簡單事。

只要主動,一定可以讓別的同事記住你。主動和禮貌,從來都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佳搭檔。

懂得請教和反饋

職場初期,遇到不清楚的事和工作流程、方法,要記得善於請教。

請教不一定要找部門領導。基礎名詞知識,自己主動搜索瞭解。不要為一個非常膚淺的知識點,去打擾他人。關於公司文化、業務流程不清,可以請教部門內的老同事,哪怕比你早來一個月,他也一定比你瞭解這個公司的處事方式。

任何一件工作,要懂得及時反饋。

如果心想我工作還沒做完,領導也沒問我,那我就先不管,自己悶頭做。猶如讀書完成作業的心態,不到老師規定的日子,一定不會上交。而職場不同,需要時刻記得反饋事情進度。通過郵件、微信等工具反饋進度。

如果一件工作任務,領導一旦開始過問,這事就已經非常緊急了。

保持每天完成五件事

初入職場,會沒有目的性。學生時代,這樣的情況也無需擔心,有課就上,無課就嗨。

因為很多公司沒有明確的規定,今天一定要完成怎麼樣的任務。所以這個時候你的自覺性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每天給自己定製五件事情,並不一定是工作的事情,因為很有可能你當天已經完成了你自己的工作。那麼,你就可以利用空餘的時間,去完成五件事。譬如說,學習一些英語單詞,看一些和職業相關的提升視頻,技巧教學等等。並且可以選擇每天記錄下來。

之所以要記錄,當你後期寫月末總結或者工作報告等等,你會發現,你之前的努力都是對的,不然,這個時候你就該苦惱自己改如何下筆了。

“學生思維”在職場上是一個貶義詞。千萬不要會錯意,當我們在用學生思維形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說,你幼稚你矯情你好不專業!



綜合MBA、職商網、知乎等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