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具骨氣的文將,二千對二十萬,堅守縣城五晝夜,下場悲慘

明末亂世,英雄輩出,暫且不說李自成與張獻忠,朝廷當中倒有很多能人,就比如盧象升,曹文詔,毛文龍,孫承宗等等,這些都是在亂世期間大放光彩,只是無奈遇到崇禎,很多大將都是直接或者間接死於黨爭,實乃可惜。

本文主人公卻是一名鮮有人知的文將,錚錚鐵骨,憑藉兩千士兵對陣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堅守襄城五晝夜,最後城破,自己也被抓,並且慘被五牛分屍,他就是汪喬年。

明末最具骨氣的文將,二千對二十萬,堅守縣城五晝夜,下場悲慘

汪家祠堂

鮮有人知也是因為他活得一直很簡單,史料上對他記載也是寥寥幾筆,但他依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大明史上畫下濃重的一筆,讓人敬佩。

汪喬年簡介

汪喬年,浙江淳安人,屬於東林黨一派,天啟二年考中的進士,先後當任刑部主事,工部郎中。因為政績突出,百姓稱讚,最後提拔為巡撫陝西。別看他是個文人,他一直把自己當成將帥一般培養,練習騎術,箭術,常在野外模擬大軍駐紮,適應惡劣環境。事實也證明汪喬年所做的一切未雨綢繆,在當時亂世中用處極大。

臨危受命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率軍包圍了開封,當時的三邊總督傅宗龍到達陝西,期望練出秦兵平定賊寇之亂。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庫無錢,招兵買馬都需要錢,糧食,武器,鎧甲哪一樣不耗錢!傅宗龍與汪喬年多次討論對策,最終都是無奈哀嘆,有心無力,實乃國之悲矣。

後來因為開封告急,崇禎著急催促,傅宗龍只好帶著部隊前往鎮壓起義軍。經過幾次遭遇戰,傅宗龍被圍,因為無糧,就吃騾馬,最後什麼都沒得吃,傅宗龍只好率軍突圍,可惜失敗被抓,砍下頭顱而死。汪喬年聽到並說:傅公死,討賊無人矣。很快崇禎就將汪喬年趕上傅宗龍的總督之位,並且一直催促汪喬年出征。

明末最具骨氣的文將,二千對二十萬,堅守縣城五晝夜,下場悲慘

汪喬年劇照

因為最後的精銳都在之前損失,汪喬年不想出去,想先穩定人心,但是在崇禎的多次催促下又不得不出,只好急急忙忙的湊齊三萬人馬出潼關。

襄城大戰

當時左良玉圍魏救趙,率先攻下起義軍受的臨潁,結果李自成大怒,直接將開封圍城士兵調出攻打左良玉,就這樣左良玉被圍。汪喬年聽說後,立馬下命令突襲李自成老營襄城,到時候並可與左良玉前後夾擊徹底消滅起義軍,就這樣汪喬年果然攻入襄城。這李自成就坐不住了,被兩般戲耍,聽說是汪喬年在襄城,那更是得報家仇,立刻拋棄左良玉,去攻打襄城。原來這汪喬年為了激發士兵鬥志,將李自成的祖墳給挖了,破壞李自成的龍氣。

汪喬年計策很好,可惜終歸有個變數,那就是左良玉。因為左良玉被圍多日,早已不敢再打,看到李自成去攻打襄城,自己就直接逃了。而他之前聯合的三員大將-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也逃了,導致自己大敗,最後只剩不到2000人的步卒。

明末最具骨氣的文將,二千對二十萬,堅守縣城五晝夜,下場悲慘

李自成劇照

汪喬年悍不畏死,堅決守城,與李自成的二十萬打了多日,自己的帥旗被大炮轟倒,城牆的掩體也被打沒,汪喬年依然親自在城牆上作戰。手下曾勸阻汪喬年下城牆,這樣安全。但是汪喬年直接提腳踢他們的頭,說“爾輩怕死,吾不怕死也”。

被抓,慘遭五牛分屍

就這樣汪喬年與李自成兩軍廝殺五晝夜,最終城破。汪喬年想要自殺,不過還是被俘獲了。李自成看到這個令他恨之入骨之人,就想要先羞辱一番,讓他下跪,汪喬年不肯,口中大罵不止,李自成無法,只好挖其膝蓋,割其喉舌,五牛分屍來發洩自己的憤恨。

殺身成仁,明末很多文臣並不都是朝廷中只會黨爭之人,他們的錚錚鐵骨造就漢人血魂。

昔年雞犬鬧相聞,此際蕭條為寇焚。瓦礫參差餘敗壁,人煙斷絕暗愁雲。連天荒草駒迷路,翳日深林虎嘯群。焉得免槍全迅掃,哀鴻重聚樂耕耘。 ——出關剿李自成之作《即事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