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興明亡,中國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只有一點清朝貢獻巨大

現在很多人都會爭論,如果明朝沒有滅亡,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平等條約。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讓很多人憤憤不已,那麼滿清取代了明朝,到底是中國的進步還是倒退呢?下面且聽我分析:

政治

眾所周知明朝是內閣制,這可是君主立憲制的開端,在那個時候明朝政治制度遠遠超越西方。在這個制度下,皇帝權力與內閣權力互相牽制,不過後來也慢慢演變成了皇帝要不回行政權,只需要做最高決議者,有點被架空,但是皇帝依然掌握所有大臣的生殺大權,無奈清流黨的不畏死,如果慢慢發展下去明朝皇帝就成了吉祥物了。要知道皇帝要做什麼都需要通過內閣的!如果要強行施行,那就對不起,所有大臣以死相逼!所以皇帝不上朝,國家依然秩序井然。這也是為什麼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明朝能夠立馬緩過來打贏北京保衛戰的原因。

清興明亡,中國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只有一點清朝貢獻巨大

而滿清(以前是奴隸制度)則是封建制度中的君主專制。康熙曾經表明天下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說了算,如果給別人那是千萬不能做的事。而乾隆更加狂妄說“天下繫於朕一人之身,責無旁貸”。這就真的表示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大臣都不敢拿主意了。不過也有優點,他將封建制度推向巔峰,皇權就是一切,不會有明朝的權臣權閹等擾亂朝政了。

很多人都說清朝無昏君,那是因為皇權至上,皇帝昏庸,國家就完了,所以清朝對皇子的培養很是重視。還有一個就是對士大夫的限制,明朝士人不需要繳稅導致國家到最後沒有財政收入,而清朝就極大避免了這個。

經濟

明朝小農經濟為主體,不過資本主義萌芽興起,中外貿易也發展迅速,當時江南以南海商盛行,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從農業社會到資本社會的轉變。雖然明朝也是海禁,但那是有名無實,該怎麼來還是怎麼來,甚至西北部的絲綢之路仍在繼續。

而滿清實行崇農抑商,徹底熄滅資本主義的小火苗。閉關鎖國,真正意義上的海禁,導致國人成為井底之蛙,完全錯過了工業革命,要不是洋人炮火打醒了這群沉醉在天朝上國的滿族人,說不定國家還要更落後。

清興明亡,中國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只有一點清朝貢獻巨大

文化

明朝末期,百家爭鳴有了火苗,君主權力也是被限制,百姓議政,士人議政,言論自由初見成效。可惜在清朝被嚴重打壓,大興文字獄,捕風捉影的任何事都會引起一堆人死亡,甚至一些戲曲,詩詞都被禁止,人人不敢言不敢寫,陷入死板的八股文中,導致國人麻木不仁,奴性教育也讓國人沒有愛國情懷!乾隆所做更甚,自己編纂的四庫全書,對它推廣也就罷了,你毀了70多萬冊古籍幹嘛!那段時間中國文化倒退很多,是最黑暗的歷史。

明朝吸納外國文化,有國子監的湯若望(洋人),還有徐光啟信奉天主教,一些西方理論極大衝擊中國的傳統文化,不過國人不排斥,能夠很好取其精華。清朝一直以朝上國自居,沒有那些屈辱的事情發生,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師夷長技以制夷,向西方學習的人。

明末清初科技也是大為落後,那時候火炮火槍已經得到很好發展,而且技術也較為成熟,而清朝一入關就毀了所有技術,重新回到冷兵器時代,如果經過200年發展,我就不信中國火器會比西方差。

清興明亡,中國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只有一點清朝貢獻巨大

疆域

這是唯一一點清朝為中國做出的最大貢獻,明朝時期,尚且還不能安定雲南西藏新疆蒙古等少數民族居住之地,是不是的衝突完全拖累了中國的進步,因為需要花費太多資源在這上面了。而清朝就不一樣了,完全實現民族大一統,各族文化進行融合,奠定了如今中國版圖,也為如今56個民族大團結打下基礎。

以上僅為個人想法,不同意可以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