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詔多寫8個字,他的叔叔絕後,祖宗修改廟號,湖北多了一座皇陵

公元1521年,在位十六年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撒手人寰,年僅31歲。因為生前沒有留下子嗣,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讓遠在湖北的弟弟來北京繼承朱厚照留下的皇位。面對突如其來的富貴,如果是一般的皇子一定會眉飛色舞喜形於色,可當這個年僅15歲的王位繼承者走到今天的北京良鄉時,突如其來的給前來接他進京即位的大臣來了個下馬威——不承認自己是正德皇帝的繼承人。而發生這場變故的原因,只是因為正德皇帝的遺詔上多了8個字。

遺詔多寫8個字,王朝上下陷入到尷尬當中

前面提到,王朝繼承人朱厚熜雖然虛歲只有15歲,但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富貴卻表現出了異常的理智。

迎接他的隊伍走到良鄉縣附近時,禮部官員來和皇帝商量進宮的禮節——由東華門進紫禁城,以弘治皇帝朱佑樘過繼太子身份進宮繼承大統,正當滿朝文武都以為王位繼承者會乖乖聽命於禮部安排時,朱厚熜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對大臣說“遺詔以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概意思就是,“遺詔裡讓我來當皇帝,又沒說讓我過繼給我大爺”。

遺詔多寫8個字,他的叔叔絕後,祖宗修改廟號,湖北多了一座皇陵

嘉靖幼年居住並由此出發的鐘祥興王府

原來,在正德皇帝的遺詔中,除了一些套話之外,加了一句“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而正是裡面提到的“遵奉祖訓,兄終弟及”這8個字,給了新皇帝抗衡的理由。

朕紹承祖宗丕業十有七年,深惟有孤先帝付託,惟在繼統得人,宗社先民有賴。皇考孝宗敬皇帝 親弟興獻王長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與內外文武群臣,合謀同詞,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

——正德皇帝遺詔

原本一切都準備按照按部就班的執行,因為新皇帝的冷靜而陷入了僵局,原本歡樂祥和的氣氛在新皇帝的冷漠中截然而至。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新皇帝登基國家即將陷入停擺狀態,最後還是皇太后出面調和,遵從新皇帝的意思才算順利完成了王朝交替。

這個15歲的新皇帝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共在位45年,他主持朝政的時間超越了朱元璋、朱棣,稱為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因為他的執著,讓叔叔絕後,祖宗修改廟號

而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嘉靖皇帝進宮之後,完成登基流程之後,嘉靖皇帝的內心依然耿耿於懷。在嘉靖皇帝的心中,一個信念無比堅定“讓我爹也當上皇帝”。

為了完成這個心願,嘉靖皇帝掀起了旨在給自己父親興獻王朱祐杬樹立正統地位的“大禮議”。儘管朝中老臣想盡一切辦法的組織,最終還是嘉靖皇帝利用自己的皇權達到了目的,在“大禮議”中,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成功被尊為睿宗。

遺詔多寫8個字,他的叔叔絕後,祖宗修改廟號,湖北多了一座皇陵

埋葬嘉靖皇帝的永陵

由於嘉靖固執的堅信自己皇位的正統性,加上自己的哥哥沒有子嗣的史實,最終導致了明代歷史上孝宗一支絕嗣。

同時,由於憑空多了一個皇帝,直接導致太廟的祭祀出了問題,原來,嘉靖堅持自己是靠著兄終弟及取得皇位,繼位之後一心想讓自己追尊為帝的父親也進入太廟正殿,但由於《禮記》中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的內容對太廟正殿供奉牌位有明確的限制,為了即尊重自己的生父又進一步奠定永樂皇帝的歷史地位,嘉靖想出了一個辦法, 把朱棣的廟號由太宗修改成了成祖,言外之意把朱棣與朱元璋並列。

他的執著,湖北留下了唯一的一座皇帝陵

不僅改了太廟的格局,嘉靖皇帝還一心想把自己親生父親的陵墓遷到北京的皇陵當中,有了想法,說幹就幹,嘉靖後來還真下旨在天壽山給自己的親生父親朱祐杬尋找新的萬年吉地修建皇陵,最終在天壽山皇陵內選定大峪山區域給自己的生父修建皇陵。

嘉靖給父親修建的皇陵原本已經初具規模,但在嘉靖親自對比兩地皇陵風水之後,最終得出“峪地空悽,豈如純德山完美”的結論而放棄了將皇陵北遷的想法。最終把自己的生母運到了湖北鍾祥與朱祐杬合葬。

遺詔多寫8個字,他的叔叔絕後,祖宗修改廟號,湖北多了一座皇陵

明顯陵

而嘉靖費盡心思給父親修建的皇陵,也沒有浪費,後來留給了自己的兒子、縱慾過度而死的明穆宗朱載垕。

也正是因為嘉靖的執著,朱祐杬的顯陵也成為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皇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